一种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6512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包括线光源阵列,显示屏和障壁阵列。障壁阵列由一系列不透光的障壁组成。障壁阵列位于线光源阵列与显示屏之间。线光源阵列由多个参数相同的线光源间隔排列组成。微图像阵列由子微图像阵列I中的子图像元I和子微图像阵列II中的子图像元II紧密排列组成。在障壁阵列中,障壁的一端固定在图像元的中心,障壁的另一端固定在线光源的中心;每个线光源照明与该线光源对应的图像元中的子图像元I和子图像元II,从而在左边和右边重建三维场景I和三维场景II。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本技术涉及集成成像3D显示,更具体地说,本技术涉及一种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双视显示是近年来出现的一种新型显示,它的原理是通过在一个显示屏上同时显示两个不同的画面,在不同观看方向上的观看者只能看到其中一个画面,从而实现在一个显示屏上同时满足多个观看者的不同需求。现有的双视显示通过视差光栅或柱透镜等分光元件将两个画面分开,或者让观看者佩戴不同的滤镜,来达到在某一观看方向上只显示一个画面的效果。但是,现有的双视显示存在一个明显的缺点:显示画面为2D画面,无法实现三维显示。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线光源阵列,显示屏和障壁阵列。显示屏用于显示微图像阵列。显示屏平行放置在线光源阵列正前方。线光源阵列的中心与显示屏的中心对应对齐。障壁阵列由一系列不透光的障壁组成。障壁阵列位于线光源阵列与显示屏之间。线光源阵列由多个参数相同的线光源间隔排列组成。如附图2所示,微图像阵列由子微图像阵列I中的子图像元I和子微图像阵列II中的子图像元II紧密排列组成。子微图像阵列I中的子图像元I的尺寸等于子微图像阵列II中的子图像元II的尺寸;子微图像阵列I中的子图像元I的数目等于子微图像阵列II中的子图像元II的数目。图像元由子图像元I和子图像元II组成;图像元的节距等于线光源的节距。微图像阵列中图像元的数目等于线光源阵列中线光源的数目。在障壁阵列中,障壁的一端固定在图像元的中心,障壁的另一端固定在线光源的中心;每个线光源照明与该线光源对应的图像元中的子图像元I和子图像元II,从而在左边和右边重建三维场景I和三维场景II。优选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的每个3D视区的观看视角θ为:(1)其中,w为线光源的宽度,p为线光源的节距,g为微图像阵列与线光源阵列的间距,l为观看距离,m为线光源阵列中线光源的数目。附图说明附图1为本技术的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的示意图附图2为本技术的微图像阵列的示意图附图3为本技术的3D视区I和3D视区II的观看视角的示意图上述附图中的图示标号为:1.线光源阵列,2.显示屏,3.障壁阵列,4.微图像阵列,5.子微图像阵列I,6.子微图像阵列II,7.3D视区I,8.3D视区II。应该理解上述附图只是示意性的,并没有按比例绘制。具体实施方式下面详细说明本技术的一种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的一个典型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的具体描述。有必要在此指出的是,以下实施例只用于本技术做进一步的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技术保护范围的限制,该领域技术熟练人员根据上述本
技术实现思路
对本技术做出一些非本质的改进和调整,仍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本技术提出了一种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如附图1所示,包括线光源阵列,显示屏和障壁阵列。显示屏用于显示微图像阵列。显示屏平行放置在线光源阵列正前方。线光源阵列的中心与显示屏的中心对应对齐。障壁阵列由一系列不透光的障壁组成。障壁阵列位于线光源阵列与显示屏之间。线光源阵列由多个参数相同的线光源间隔排列组成。如附图2所示,微图像阵列由子微图像阵列I中的子图像元I和子微图像阵列II中的子图像元II紧密排列组成。子微图像阵列I中的子图像元I的尺寸等于子微图像阵列II中的子图像元II的尺寸;子微图像阵列I中的子图像元I的数目等于子微图像阵列II中的子图像元II的数目。图像元由子图像元I和子图像元II组成;图像元的节距等于线光源的节距。微图像阵列中图像元的数目等于线光源阵列中线光源的数目。在障壁阵列中,障壁的一端固定在图像元的中心,障壁的另一端固定在线光源的中心;每个线光源照明与该线光源对应的图像元中的子图像元I和子图像元II,从而在左边和右边重建三维场景I和三维场景II。优选的,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的每个3D视区的观看视角θ为:(1)其中,w为线光源的宽度,p为线光源的节距,g为微图像阵列与线光源阵列的间距,l为观看距离,m为线光源阵列中线光源的数目。微图像阵列与线光源阵列均包含10个单元,微图像阵列与线光源阵列的间距为g=10mm,线光源的节距为p=20mm,观看距离为l=500mm,线光源的宽度为w=5mm,由式(1)计算得到,每个3D视区的观看视角为27°。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包括线光源阵列,显示屏和障壁阵列;显示屏用于显示微图像阵列;显示屏平行放置在线光源阵列正前方;线光源阵列的中心与显示屏的中心对应对齐;障壁阵列由一系列不透光的障壁组成;障壁阵列位于线光源阵列与显示屏之间;线光源阵列由多个参数相同的线光源间隔排列组成;微图像阵列由子微图像阵列I中的子图像元I和子微图像阵列II中的子图像元II紧密排列组成;子微图像阵列I中的子图像元I的尺寸等于子微图像阵列II中的子图像元II的尺寸;子微图像阵列I中的子图像元I的数目等于子微图像阵列II中的子图像元II的数目;图像元由子图像元I和子图像元II组成;图像元的节距等于线光源的节距;微图像阵列中图像元的数目等于线光源阵列中线光源的数目;在障壁阵列中,障壁的一端固定在图像元的中心,障壁的另一端固定在线光源的中心;每个线光源照明与该线光源对应的图像元中的子图像元I和子图像元II,从而在左边和右边重建三维场景I和三维场景II。/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一维集成成像双视3D显示装置,包括线光源阵列,显示屏和障壁阵列;显示屏用于显示微图像阵列;显示屏平行放置在线光源阵列正前方;线光源阵列的中心与显示屏的中心对应对齐;障壁阵列由一系列不透光的障壁组成;障壁阵列位于线光源阵列与显示屏之间;线光源阵列由多个参数相同的线光源间隔排列组成;微图像阵列由子微图像阵列I中的子图像元I和子微图像阵列II中的子图像元II紧密排列组成;子微图像阵列I中的子图像元I的尺寸等于子微图像阵列II中的子图像元II的尺寸;子微图像阵列I中的子图像元I的数目等于子微图像阵列II中的子图像元II的数目;图像元由子图像元I和子图像元II组成;图...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为王迹陈章达吴洋刘洪江李宇航温海辉
申请(专利权)人:成都工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