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5227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5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包括:光具座、平行光管、漫射屏、夹持器、摄像组件、位移台和计算机;平行光管设置在光具座上,漫射屏、待测物镜、摄像组件依次位于平行光管的光轴方向上;漫射屏通过固定架设置在光具座上;待测照相物镜设置在夹持器上,待测照相物镜通过夹持器设置在光具座上;摄像组件设置在位移台上,摄像组件通过位移台设置在光具座上,摄像组件与计算机相连接。通过上述方式,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既可以测量入瞳直径又可以测量焦距,无需通过两种设备分别测量,简化了测量步骤,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
本技术涉及光学测量
,特别是涉及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
技术介绍
传统对于照相物镜相对孔径的测量是通过分别对其入瞳直径和焦距测量实现其相对孔径的测量。对于入瞳直径的测量一般使用焦面点光源法进行测量或者实验测量显微镜测量。在传统的入瞳直径测量中,用焦面点光源法测量照相物镜的入瞳直径,通过毛玻璃拦得的投影亮斑其大小等于入瞳直径。在其测量过程中,因为毛玻璃的选择、刻尺的选择以及操作员通过手动测量等均会存在误差,如仪器误差、条件误差、人为误差等,且该方法测量精度不是很高。使用测量显微镜测量照相物镜的入瞳直径,需要操作人员手动测量,不能实现自动测量,费时费力。对于照相物镜焦距的测量一般使用放大率法。传统的焦距测量用放大率法测量透镜或光学系统的焦距,通过显微镜上的目镜测微器读取玻罗板像的间距。因为目镜测微器自身结构的复杂性,在测量过程中旋转测微手轮时容易造成成像不稳定,导致回旋误差。而且由于仅依靠操作员主观判断,对操作者要求较高,容易产生人为误差。当工作量较大时,人眼极易疲劳,更会增加判读误差,工作效率大大降低。传统的对于照相物镜入瞳直径的测量只能分别对其焦距和入瞳直径进行测量,测得两个数值,然后通过计算得到其相对孔径值,不能实现一次测量,操作步骤繁琐,容易导致测量精度不够精确。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能够既测量入瞳直径又测量焦距,无需通过两种设备分别测量,简化了测量步骤,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br>为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包括:光具座、平行光管、漫射屏、夹持器、摄像组件、位移台和计算机;所述平行光管设置在所述光具座上,所述漫射屏、待测物镜、摄像组件依次位于所述平行光管的光轴方向上;所述漫射屏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漫射屏通过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光具座上;待测照相物镜设置在所述夹持器上,待测照相物镜通过所述夹持器设置在所述光具座上;所述摄像组件设置在所述位移台上,所述摄像组件通过所述位移台设置在所述光具座上,所述摄像组件与计算机相连接。优选的,所述平行光管内部包括灯泡、毛玻璃、玻罗板、平行光管物镜,所述灯泡、毛玻璃、玻罗板、平行光管物镜自平行光管进离待测照相物镜的一侧到平行光管靠近待测照相物镜的一侧依次排列。优选的,所述玻罗板插设在所述平行光管内,所述玻罗板与平行光管可拆卸连接。优选的,所述摄像组件为CCD工业相机。优选的,所述漫射屏的材质为亚兊力板。优选的,所述漫射屏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层。优选的,所述位移台包括底板、压电马达、滑块和弹簧,所述压电马达和滑块设置在所述底板上,所述滑块与压电马达连接,所述滑块在所述压电马达的驱动下在所述底板上滑动;所述弹簧设置在所述压电马达进离所述滑块的一端与所述底板之间。优选的,所述位移台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设置在所述滑块与所述底板之间。由于上述技术方案的运用,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下列有益效果:(1)提供了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既可以测量入瞳直径又可以测量焦距,无需通过两种设备分别测量,简化了测量步骤,有利于提高测量精度;(2)在测量入瞳直径的过程中,摒弃了传统的显微镜测量方法,通过摄像组件和位移台使得待测照相物镜成像到摄像组件光敏面上,依次对左右刻线对的像进行调焦定位,根据电移台的位移量确定入瞳直径的大小,实现了自动化测量,有效避克了因人工测量导致的误差,可以有效同时保证测量精度;(3)在测量焦距的过程中,摄像组件光敏面接收待测照相物镜所成的刻线对的像,通过计算机和摄像组件连接输出得到所需的测量竖直,可以实现自动判读和测量,提高了测量效率。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在焦距测量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在入瞳直径测量过程中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中位移台的爆炸图。图5为本技术的位移台中压电马达、滑块与弹簧配合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光具座1、平行光管2、灯泡21、毛玻璃22、玻罗板23、平行光管物镜24、漫射屏3、固定架4、待测照相物镜5、夹持器6、摄像组件7、位移台8、底板81、压电马达82、滑块83、弹簧84、导轨85、计算机9、对刻线的间距y、对刻线的像的间距y′、平行光管物镜焦距fc′、待测物镜焦距f′。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本技术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参阅附图,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包括:光具座1、平行光管2、漫射屏3、夹持器6、摄像组件7、位移台8和计算机9。平行光管2设置在光具座1上,平行光管2内部包括灯泡21、毛玻璃22、玻罗板23、平行光管物镜24,灯泡21、毛玻璃22、玻罗板23、平行光管物镜24自平行光管2进离待测照相物镜5的一侧到平行光管2靠近待测照相物镜5的一侧依次排列。玻罗板23可拆卸连接在平行光管2内,即玻罗板23可以从平行光管2内任意地插入拔出。由于在焦距测量和入瞳直径测量的过程中,焦距测量需要插入玻罗板23,入瞳直径测量需要拔出玻罗板23,所以玻罗板23与平行光管2设置为可拆卸连接可以使得平行光管2在两个测量过程中适用。漫射屏3、待测物镜、摄像组件7依次位于平行光管2的光轴方向上,平行光管2的光轴方向作为该测量装置光轴方向,如图1所示的虚线位置。漫射屏3设置在固定架4上,漫射屏3通过固定架4设置在光具座1上。漫射屏3的材质可以选用亚兊力板,且漫射屏3的外表面设置有磨砂层,可以使得由平行光管2发出的平行光经过漫射屏3更好地形成漫射光源,有效保证入瞳直径的测量结果。待测照相物镜5设置在夹持器6上,待测照相物镜5通过夹持器6设置在光具座1上。摄像组件7设置在位移台8上,摄像组件7通过位移台8设置在光具座1上,摄像组件7与计算机9相连接。摄像组件7可以选用现有技术中常规的CCD工业相机。位移台8包括底板81、压电马达82、滑块83和弹簧84,压电马达82和滑块83设置在底板81上,滑块83与压电马达82连接。滑块83在压电马达82的驱动下在底板81上滑动,由于压电马达82的直驱特征,没有普通电磁马达所需要的丝杆结构和回程间隙,使得整体尺寸减小;同时,由于压电马达82没有回程间隙和具有极高的步进精度的特点,使得位移台8的移动精度也大大提高,从而可以提高该测量装置的测量精度。弹簧84设置在压电马达82进离滑块83的一端与底板81之间,为了使压电马达82更好地将力作用在滑块83上,可以施加一定的预紧力于压电马达82上。通过弹簧84的设置,可以起到提供预紧力的作用。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具座、平行光管、漫射屏、夹持器、摄像组件、位移台和计算机;所述平行光管设置在所述光具座上,所述漫射屏、待测物镜、摄像组件依次位于所述平行光管的光轴方向上;所述漫射屏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漫射屏通过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光具座上;待测照相物镜设置在所述夹持器上,待测照相物镜通过所述夹持器设置在所述光具座上;所述摄像组件设置在所述位移台上,所述摄像组件通过所述位移台设置在所述光具座上,所述摄像组件与计算机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光具座、平行光管、漫射屏、夹持器、摄像组件、位移台和计算机;所述平行光管设置在所述光具座上,所述漫射屏、待测物镜、摄像组件依次位于所述平行光管的光轴方向上;所述漫射屏设置在固定架上,所述漫射屏通过所述固定架设置在所述光具座上;待测照相物镜设置在所述夹持器上,待测照相物镜通过所述夹持器设置在所述光具座上;所述摄像组件设置在所述位移台上,所述摄像组件通过所述位移台设置在所述光具座上,所述摄像组件与计算机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平行光管内部包括灯泡、毛玻璃、玻罗板、平行光管物镜,所述灯泡、毛玻璃、玻罗板、平行光管物镜自平行光管远离待测照相物镜的一侧到平行光管靠近待测照相物镜的一侧依次排列。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照相物镜相对孔径测量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玻罗板插设在所述平行光管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再丰秦明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东辉光学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