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池盒清洗脱水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74162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池盒清洗脱水装置,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以上设计,其通过在底部支撑架上设置前后两副驱动链条,在驱动链条上共同固定有多片支撑板形成支撑面并在支撑面上设置贯穿孔和多个阻挡片,通过阻挡片与顶部夹头的配合实现整个电池悬挂架的固定;在以上结构设置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贯穿孔的底部设置有可竖向提升以及下降的脱水驱动模块,其配合水平移动的支撑面,同时将脱水驱动模块区域采用脱水箱体密封,通过以上动作设置,可实现定点脱水,脱水后实现向外部输送,以此完成半自动化或者自动化脱水,防止电池盒表面存在水渍,并且其脱水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电池盒清洗脱水装置。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池盒清洗脱水装置
本技术属于电池盒清洗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电池盒清洗脱水装置。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中为确保电池的使用安全以及稳定性,多使用金属外壳将电池内芯包覆,此种金属外壳由材质较轻的金属制作。为了保证其防爆系数,此类电池盒的成型过程为一体冲压成型,即通过冲压设备将单块金属板冲压成方形盒体,在电池盒成型完毕后,其内外侧皆附着的油脂以及其它杂质需通过清洗设备清理。在进行电池盒清洗时,需通过专用的悬挂装置将多个电池盒悬挂固定后放入至清洗筐内进行清理,现有的此类清洗筐在进行电池盒固定清洗时遇到如下问题:电池盒清洗完毕后电池盒表面存在液体附着,残存液体影响包装甚至后续的电池组装以及电池盒表面防锈防腐蚀处理。目前的解决方式是采用烘干的方式,此种方式干燥效果差,效率低,成本高。针对现有技术上的弊端,作为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如何通过技术改进,设计一款电池盒清洗脱水装置,通过新的结构,解决现有技术中遇到的以上液体残留、无法快速脱水的弊端是本行业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技术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鉴于以上所述现有技术的缺点,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池盒清洗脱水装置,其通过一个横向输送装置和一个竖向旋转驱动装置配合,通过离心转动实现电池盒的脱水,同时通过送风装置实现高温气流的供应,在电池盒表面脱水的同时实现烘干。本技术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电池盒清洗脱水装置,其包括一个底部支撑架,底部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横移驱动模块,所述的横移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底部支撑架左右两端的联动轴,每个联动轴上设置有前后两个驱动轮,前后两个驱动轮上分别固定有驱动链条,前后两副驱动链条上共同固定有多片支撑板形成支撑面,支撑面上设置有一个贯穿孔;贯穿孔的下部设置有一个可竖向升降的脱水驱动模块,所述的脱水驱动模块包括一个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竖向设置有多根导柱,支撑底座上设置有一个竖向驱动电机,所述的竖向驱动电机的通过竖向驱动模块和竖向驱动轴连接实现驱动,与竖向驱动轴配合设置有一个竖向从动轴,所述的竖向从动轴固定在竖向盘上,竖向盘的底面设置有旋转驱动电机和脱水驱动模块,所述的脱水驱动模块的驱动端穿过竖向盘且设置有驱动底座;所述的支撑面上,围绕贯穿孔均布设置有多个阻挡片实现电池盒悬挂架的底部约束;对应脱水驱动模块设置有一个脱水箱体,所述的脱水箱体的前后侧壁以及左侧壁密封,其顶面和右侧面为可开启式,所述的脱水箱体的前后侧壁上设置有送风口,所述的送风口和外部的增压增温装置连接实现向脱水箱体内部送热风。所述的脱水箱体的顶面上设置有两片左右开启的水平门,每个水平门上设置有一个水平驱动模块可实现水平门的驱动。所述的水平驱动模块的施力端上设置有顶部夹头,两个水平驱动模块相对设置,当两个水平驱动模块结合后形成了顶部夹头的结合,以此实现电池悬挂架顶部的固定。脱水箱体的前后侧壁上,其内侧面上设置有底部集水槽,底部集水槽的上方贴附固定有一层海绵;所述的底部集水槽位置处,在脱水箱体的前后侧壁上设置有排液孔,通过排液孔实现底部集水槽内部液体的导出;脱水箱体的外部设置有一个集液管将前后侧壁内部液体收集。所述的脱水箱体的右侧面上设置有顶部轨道和底部轨道,在两轨道之间设置有一个可前后移动的右侧密封门,所述的右侧密封门上设置有把手,在右侧密封门关闭时,在右侧密封门的前端设置有一个密闭开关和脱水驱动模块以及竖向驱动模块联动。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以上设计,其通过在底部支撑架上设置前后两副驱动链条,在驱动链条上共同固定有多片支撑板形成支撑面并在支撑面上设置贯穿孔和多个阻挡片,通过阻挡片与顶部夹头的配合实现整个电池悬挂架的固定;在以上结构设置的基础上,本技术在贯穿孔的底部设置有可竖向提升以及下降的脱水驱动模块,其配合水平移动的支撑面,同时将脱水驱动模块区域采用脱水箱体密封,通过以上动作设置,可实现定点脱水,脱水后实现向外部输送,以此完成半自动化或者自动化脱水,防止电池盒表面存在水渍,并且其脱水效率高,是一种理想的电池盒清洗脱水装置。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一步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内部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的脱水驱动模块立体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A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B区域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底部支撑架,2、横移驱动模块,21、联动轴,22、驱动轮,23、驱动链条,3、增压增温装置,31、送风管,4、脱水箱体,41、前侧壁,42、水平门,43、右侧密封门,44、把手,45、密闭开关,46、集液管,47、集风管,48、送风口,49、排液孔,5、水平驱动模块,51、水平驱动缸,52、水平施力杆,53、底部集水槽,54、海绵,55、送风口,56、顶部夹头,57、夹头固定板,6、顶部轨道,61、底部轨道,7、支撑板,71、阻挡片,8、脱水驱动模块,80、支撑底座,81、导柱,82、竖向从动轴,83、竖向驱动电机,84、竖向驱动模块,85、竖向驱动轴,86、竖向盘,87、驱动底座,88、旋转驱动电机,89、脱水驱动模块。具体实施方式以下通过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描述,如图1所示,一种电池盒清洗脱水装置,其包括一个底部支撑架1,底部支撑架1的内部设置有横移驱动模块2,所述的横移驱动模块2包括设置在底部支撑架1左右两端的联动轴21,每个联动轴21上设置有前后两个驱动轮22,前后两个驱动轮22上分别固定有驱动链条23,前后两副驱动链条23上共同固定有多片支撑板7形成支撑面,支撑面上设置有一个贯穿孔;贯穿孔的下部设置有一个可竖向升降的脱水驱动模块8,如图所述的脱水驱动模块8包括一个支撑底座80,支撑底座80上竖向设置有多根导柱81,支撑底座80上设置有一个竖向驱动电机83,所述的竖向驱动电机83通过竖向驱动模块84和竖向驱动轴85连接实现驱动,与竖向驱动轴85配合设置有一个竖向从动轴82,所述的竖向从动轴82固定在竖向盘86上,竖向盘86的底面设置有旋转驱动电机88和脱水驱动模块89,所述的脱水驱动模块89的驱动端穿过竖向盘86且设置有驱动底座87;所述的支撑面上,围绕贯穿孔均布设置有多个阻挡片71实现电池盒悬挂架的底部约束,通过此种约束可实现电池盒悬挂架在旋转时的定点转动,防止电池盒悬挂架底部偏摆动;通过以上结构设置,当采用本装置实现脱水作业后,可通过两副驱动链条23旋转,带动已脱水完毕的电池悬挂架向外部移动,以实现下料动作。对应脱水驱动模块8设置有一个脱水箱体4,所述的脱水箱体4的前后侧壁以及左侧壁密封,其顶面和右侧面为可开启式,所述的脱水箱体的前后侧壁上设置有送风口48,如图1和图2所示,在前侧壁41上,所述的送风口48和外部的增压增温装置3通过送风管31连接实现向脱水箱体4内部送风,此处所述的增温增压装置为和加热箱体连接的吹风机,其向脱水箱体内部送热风实现电池盒表面水渍的快速蒸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电池盒清洗脱水装置,其包括一个底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底部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横移驱动模块,所述的横移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底部支撑架左右两端的联动轴,每个联动轴上设置有前后两个驱动轮,前后两个驱动轮上分别固定有驱动链条,前后两副驱动链条上共同固定有多片支撑板形成支撑面,支撑面上设置有一个贯穿孔;贯穿孔的下部设置有一个可竖向升降的脱水驱动模块,所述的脱水驱动模块包括一个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竖向设置有多根导柱,支撑底座上设置有一个竖向驱动电机,所述的竖向驱动电机的通过竖向驱动模块和竖向驱动轴连接实现驱动,与竖向驱动轴配合设置有一个竖向从动轴,所述的竖向从动轴固定在竖向盘上,竖向盘的底面设置有旋转驱动电机和脱水驱动模块,所述的脱水驱动模块的驱动端穿过竖向盘且设置有驱动底座;所述的支撑面上,围绕贯穿孔均布设置有多个阻挡片实现电池盒悬挂架的底部约束;/n对应脱水驱动模块设置有一个脱水箱体,所述的脱水箱体的前后侧壁以及左侧壁密封,其顶面和右侧面为可开启式,所述的脱水箱体的前后侧壁上设置有送风口,所述的送风口和外部的增压增温装置连接实现向脱水箱体内部送热风。/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电池盒清洗脱水装置,其包括一个底部支撑架,其特征在于:底部支撑架的内部设置有横移驱动模块,所述的横移驱动模块包括设置在底部支撑架左右两端的联动轴,每个联动轴上设置有前后两个驱动轮,前后两个驱动轮上分别固定有驱动链条,前后两副驱动链条上共同固定有多片支撑板形成支撑面,支撑面上设置有一个贯穿孔;贯穿孔的下部设置有一个可竖向升降的脱水驱动模块,所述的脱水驱动模块包括一个支撑底座,支撑底座上竖向设置有多根导柱,支撑底座上设置有一个竖向驱动电机,所述的竖向驱动电机的通过竖向驱动模块和竖向驱动轴连接实现驱动,与竖向驱动轴配合设置有一个竖向从动轴,所述的竖向从动轴固定在竖向盘上,竖向盘的底面设置有旋转驱动电机和脱水驱动模块,所述的脱水驱动模块的驱动端穿过竖向盘且设置有驱动底座;所述的支撑面上,围绕贯穿孔均布设置有多个阻挡片实现电池盒悬挂架的底部约束;
对应脱水驱动模块设置有一个脱水箱体,所述的脱水箱体的前后侧壁以及左侧壁密封,其顶面和右侧面为可开启式,所述的脱水箱体的前后侧壁上设置有送风口,所述的送风口和外部的增压增温装置连接实现向脱水箱体内部送热风。


2...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培麟
申请(专利权)人:厦门泰其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福建;35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