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野炊生态炉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3539 阅读:2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野炊生态炉,属于燃烧炉技术领域。所述的野炊生态炉,包括本体,本体内部设有风机、燃烧室和风道腔;所述燃烧室设于风道腔内部,燃烧室下方设有除灰室,除灰室下方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机设于进风口上,燃烧室上方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形成混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混风口通过风道腔连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燃烧室的下方设置进风口、在燃烧室上方设置混风口,风机开启后,冷风从进风口进入燃烧室催动燃料燃烧,并同时通过风道从混风口进入燃烧室进一步加速燃烧,形成多道喷射式火焰,提升燃烧率及热能转换率,从而达到无烟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野炊生态炉
本技术属于燃烧炉
,具体涉及一种野炊生态炉。
技术介绍
有户外露营野炊的生火炊具有野外建灶和自带燃烧炉。野外建灶一般有三种方法:一种是土炕灶,二是石垒灶,三是篝火。土炕灶是在一土台上修挖一个临时支锅的土炕,土炕灶的灶顶要与烧锅大小相适应,此方法不易找到合适的地方。石垒灶是要用几块石头垒成的灶,石垒灶一是要将三围的石头支稳,否则锅因支不稳而翻倒,其次有些石头的导热性差,在烧火时会出现炸裂等现象,大的炸裂会将烧锅掀翻并伤人。篝火只适合于烧饭及烧水,但用柴较多,实用性较差。现有燃烧炉虽然有的功能完善、实用性强,为人们的做饭提供便利,但是,在具体的使用过程中,炉烟会四处飞扬,而且给人们带来呛鼻子、迷眼睛等不适。目前有些燃烧炉体积和重量过大,不便携带,有些户外旅行用的燃烧炉虽然轻便,便于携带,但功能单一,多数只能用于烧烤,少部分可以用于铁板烧,但无法用于烹饪、烧水。现在急需一种轻巧便于携带同时易于生火的多功能野炊生态炉。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通过提供一种野炊生态炉,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的技术解决方案是:一种野炊生态炉,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设有风机、燃烧室和风道腔;所述燃烧室设于风道腔内部,燃烧室下方设有除灰室,除灰室下方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机设于进风口上,燃烧室上方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形成混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混风口通过风道腔连通。优选地,所述本体外壳内侧设有隔热层。优选地,所述本体上方设有炉头支架。优选地,所述除灰室呈凹槽状,底部设有若干向下倾斜的斜孔,所述斜孔与进风口相通。优选地,所述斜孔向下呈45°倾斜。优选地,所述若干斜孔朝向不同方向向下倾斜。优选地,所述除灰室底部设有提手。优选地,所述本体下方设有支撑脚。优选地,所述本体侧壁设有把手。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燃烧室的下方设置进风口、在燃烧室上方设置混风口,风机开启后,冷风从进风口通过除灰室的通孔进入燃烧室催动燃料燃烧,并同时通过风道从混风口进入燃烧室进一步加速燃烧,形成多道喷射式火焰,提升燃烧率及热能转换率,从而达到无烟效果。2.本技术通过风机引进冷风促进燃烧室内的燃料燃烧,使用过程中可利用风机调速装置进行风量控制,以此来控制火焰的大小以达到最佳烹饪效果。3.本技术体积小巧,方便携带,炉内的燃烧室内可以适用多种燃料,例如生物燃料、颗粒燃料、木炭、秸秆、干柴等,户外取材方便,利于在户外野炊使用。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技术的风向示意图。图3是本技术除灰室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风机;2-燃烧室;21-通孔;3-风道腔;4-进风口;5-隔热层;6-炉头支架;7-把手;8-除灰室;81-斜孔;82-提手。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需要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所有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在本技术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连接”、“固定”等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固定”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技术中的具体含义。另外,本技术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参见图1至图3,一种野炊生态炉,包括本体,所述本体上设有风机1、燃烧室2和风道腔3;所述燃烧室2设于风道腔3内部,燃烧室2下方设有除灰室8,除灰室8下方与进风口4连接,风机1设于进风口4处,燃烧室2上方设置有若干通孔21,所述通孔形成混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混风口通过风道腔3连通。以上所述的野炊生态炉,其内部的除灰室8呈凹槽状,底部设有若干向下倾斜的斜孔81,所述斜孔81与进风口4相通。优选地,所述斜孔81向下呈45°倾斜。更优选地,所述若干斜孔81朝向不同方向向下倾斜。除灰室底部设有提手82,当燃烧室内的燃料燃尽后,从燃烧室顶部通过提拉提手82将除灰室拿出燃烧室。燃烧室内可以适用于生物燃料、颗粒燃料、木炭、秸秆、干柴等燃料的燃烧,非常适合户外使用。风机1将冷风从进风口通过除灰室8的斜孔81进入燃烧室2促进燃料燃烧,同时一部分风经过风道3受热向上运动,通过顶部混风口进入燃烧室2参与燃烧,进一步加速燃料燃烧,形成多道喷射式火焰,提升燃烧率及热能转换率,从而实现无烟效果。以上所述的除灰室底部设有45℃斜孔,防止灰落入底部进风口而堵住进风口,同时冷风可以通过该斜孔进入燃烧室,燃烧室上方下来的烟也可以通过此斜孔进入风道,达到一个循环。进一步地,所述本体外壳内侧设有隔热层5。使用过程中,隔热层5能够防止人们被外壳烫伤,风道设置于燃烧室和隔热层之间。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上方设有炉头支架6。所述的炉头支架6用于放置煮饭或者炒菜的锅具。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侧壁上设有把手7,方便拿取生态炉。进一步地,所述本体下方设有支撑脚。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在燃烧室的下方设置进风口、在燃烧室上方设置混风口,风机开启后,冷风从进风口进入燃烧室催动燃料燃烧,并同时通过风道从混风口进入燃烧室进一步加速燃烧,形成多道喷射式火焰,提升燃烧率及热能转换率,从而达到无烟效果。2、本技术通过风机引进冷风促进燃烧室内的燃料燃烧,使用过程中可利用风机调速装置进行风量控制,以此来控制火焰的大小以达到最佳烹饪效果。3、本技术体积小巧,方便携带,炉内的燃烧室内可以适用多种燃料,如生物燃料、颗粒燃料、木炭、秸秸、干柴等,户外取材方便,利于在户外野炊使用。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它相关的
,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野炊生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设有风机、燃烧室和风道腔;所述燃烧室设于风道腔内部,燃烧室下方设有除灰室,除灰室下方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机设于进风口上,燃烧室上方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形成混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混风口通过风道腔连通。/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野炊生态炉,其特征在于,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内部设有风机、燃烧室和风道腔;所述燃烧室设于风道腔内部,燃烧室下方设有除灰室,除灰室下方设有进风口,所述风机设于进风口上,燃烧室上方设置有若干通孔,所述通孔形成混风口,所述进风口和混风口通过风道腔连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炊生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外壳内侧设有隔热层。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野炊生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本体上方设有炉头支架。


4.根据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野炊生态炉,其特征在于,所述除灰室呈凹槽状,底...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冯永辉张伟晓孟昆仑高建宾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伟齐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