压力容器安装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298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容器安装架,包括:安装板、两个相对设置的移动台、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架固机构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架固机构:两个第一架固机构分别与两个移动台连接,两个第二架固架构分别与两个移动台连接,第一架固机构和第二架固机构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第一架固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架杆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架杆中间的第一弹性压条,两个第一弹性压条用于弹性抵压压力容器的侧壁:第二架固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架杆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二架杆中间的第二弹性压条,两个第二弹性压条用于弹性抵压压力容器的侧壁。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的压力容器安装架,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压力容器进行固定。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压力容器安装架
本技术涉及压力容器
,尤其涉及一种压力容器安装架。
技术介绍
压力容器,是指盛装气体或者液体,承载一定压力的密闭设备。由于压力容器内部或者外部承受着气体或液体的压力,所以压力容器在使用或者运输时对其安全性有较高的要求。一些压力容器在使用时需要竖直放置(比如煤气罐等),是通过压力容器安装架将其固定,现有技术中,压力容器安装架都是根据压力容器的尺寸进行选择。但,压力容器安装架根据压力容器的尺寸进行选择会导致一种压力容器安装架只能固定一种尺寸的压力容器,不能固定不同型号尺寸的压力容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压力容器安装架,用以至少部分解决压力容器安装架不能适用于不同尺寸的压力容器的问题或者其他潜在技术问题。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一种压力容器安装架,包括:安装板、两个相对设置的移动台、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架固机构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架固机构;所述安装板用于支撑所述压力容器;两个所述移动台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并且两个所述移动台可相对所述安装板往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两个所述第一架固机构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台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架固架构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台连接,所述第一架固机构和所述第二架固机构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第一架固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架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架杆中间的第一弹性压条,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压条用于弹性抵压所述压力容器的侧壁;所述第二架固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架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架杆中间的第二弹性压条,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压条用于弹性抵压所述压力容器的侧壁。在一种可能实施方式中,所述移动台包括顶端具有圆弧形凹槽的支撑板以及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柱;所述第一架固机构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架固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间转动;所述第二架固机构与所述支撑柱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架固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柱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间转动。可选地,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架杆上设置有卡块,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卡槽。可选地,所述支撑柱上设有第一条形凹槽,所述第一条形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架杆。可选地,所述第二架杆上设置有第二条形凹槽;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内设置有第二弹性件,所述第二弹性压条的一部分滑设在所述第二条形凹槽内,并且所述第二弹性件的两端分别与所述第二弹性压条和所述第二条形凹槽的内壁抵顶。进一步的,所述压力容器安装架还包括:所述支撑柱能够沿竖直方向伸缩。可选地,所述压力容器安装架还包括:旋转主轴,电机和电机开关;所述旋转主轴可转动的设置在所述支撑柱上,并且所述旋转主轴分别与两个所述第二架杆固定连接;所述电机与所述旋转主轴传动连接,所述电机开关用于控制所述电机的启停。可选地,所述第一架固结构通过设置在所述支撑板上的连接耳与所述支撑板转动连接;和/或,所述安装板的底面设置有多个万向轮。可选地,所述压力容器安装架还包括:拉手机构;所述拉手机构用于拉动所述移动台,所述拉手机构包括第一连接杆,竖板和第二连接杆,所述竖板通过所述第一连接杆与所述移动台固定连接,所述竖板通过所述第二连接杆与所述安装板弹性连接。进一步地,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圆槽、第一弹性件和滑道;所述圆槽内设置有所述第一弹性件,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一端与所述圆槽的内壁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弹性件的第二端与所述第二连接杆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上还设置有用于与所述移动台滑动配合的滑道,所述滑道偏离所述圆槽设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容器安装架,通过在安装板上设置两个可以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移动台,在移动台上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有第一架固机构和第二架固机构,第一架固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架杆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一架杆中间的第一弹性压条,两个第一弹性压条用于弹性抵压压力容器的侧壁,第二架固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架杆以及设置在两个第二架杆中间的第二弹性压条,两个第二弹性压条用于弹性抵压压力容器的侧壁,由于两个移动台的可移动性、两个第一弹性压条和两个第二弹性压条的弹性,可以对不同尺寸的压力容器进行固定限位,而且固定稳定,不会发生脱落现象。进一步,在一个可选的方式中,还通过设置有两个含有圆弧形凹槽的支撑板,并且第一架固机构能够相对支撑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间转动,第二架固机构能够相对支撑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间转动,实现了既可以对竖直放置的压力容器进行固定限位,还可以对横向放置的压力容器进行固定限位,方便压力容器的移动运输。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一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取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容器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容器安装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容器安装架的另一局部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容器安装架的圆槽内部结构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容器安装架当压力容器横向放置时第一弹性压条和第二弹性压条对压力容器的作用状态图;图6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容器的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00-安装板;110-圆槽;120-第一弹性件;130-滑道;200-移动台;210-支撑板;211-圆弧形凹槽;212-第一卡槽;213-连接耳;220-支撑柱;221-第一条形凹槽;300-第一架固机构;310-第一架杆;311-卡块;320-第一弹性压条;400-第二架固机构;410-第二架杆;411-第二条形凹槽;412-第二弹性件;420-第二弹性压条;500-旋转主轴;600-电机;700-电机开关;800-万向轮;900-拉手机构;910-第一连接杆;920-竖板;930-第二连接杆;1000-固定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下面参考附图并结合具体的实施例描述本技术。图1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容器安装架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容器安装架的局部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实施例提供的压力容器安装架的另一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压力容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两个相对设置的移动台、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架固机构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架固机构;/n所述安装板用于支撑所述压力容器;/n两个所述移动台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并且两个所述移动台可相对所述安装板往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n两个所述第一架固机构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台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架固架构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台连接,所述第一架固机构和所述第二架固机构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n所述第一架固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架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架杆中间的第一弹性压条,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压条用于弹性抵压所述压力容器的侧壁;/n所述第二架固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架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架杆中间的第二弹性压条,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压条用于弹性抵压所述压力容器的侧壁。/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压力容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包括:安装板、两个相对设置的移动台、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一架固机构和两个相对设置的第二架固机构;
所述安装板用于支撑所述压力容器;
两个所述移动台与所述安装板连接,并且两个所述移动台可相对所述安装板往相互靠近或者相互远离的方向移动;
两个所述第一架固机构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台连接,两个所述第二架固架构分别与两个所述移动台连接,所述第一架固机构和所述第二架固机构沿竖直方向间隔设置;
所述第一架固机构包括两个第一架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一架杆中间的第一弹性压条,两个所述第一弹性压条用于弹性抵压所述压力容器的侧壁;
所述第二架固机构包括两个第二架杆以及设置在两个所述第二架杆中间的第二弹性压条,两个所述第二弹性压条用于弹性抵压所述压力容器的侧壁。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压力容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移动台包括顶端具有圆弧形凹槽的支撑板以及与所述支撑板固定连接的支撑柱;
所述第一架固机构与所述支撑板连接,并且所述第一架固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板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间转动;
所述第二架固机构与所述支撑柱连接,并且所述第二架固机构能够相对于所述支撑柱在水平方向和垂直方向之间转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容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至少一个所述第一架杆上设置有卡块,所述支撑板上设置有与所述卡块相配合的卡槽。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容器安装架,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柱上设有第一条形凹槽,所述第一条形凹槽用于容纳所述第二架杆。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压力容...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鄢运德顾嘉默羊林成丹萍黄明殷智勇赵冬立马晓曦文远静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石油天然气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