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立式浮动支撑轴系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1955 阅读:3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立式浮动支撑轴系结构,定位调节结构套设在第一轴上,定位调节结构驱动第一轴在第一轴的轴向方向上运动,短轴结构与第三轴在第三轴的轴向方向上相对静止;调节螺母位于轴套的端面上,调节螺母驱动第一轴相对于轴套在第一轴的轴向方向上运动;若干个滚动轴承套设在第二轴上,轴承浮动套与滑动键连接,滑动键与滑动槽相互嵌套;定位调节结构驱动第一轴运动,第一轴带动第二轴运动,滑动键在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上运动。通过上述方案,在轴系的输入端、传动中间段及输出端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轴向定位,保证传动中间段的振动减少,提高整体轴系的性能,实现降本增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立式浮动支撑轴系结构
本技术涉及机械传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立式浮动支撑轴系结构。
技术介绍
立式长轴传动结构多用于水平空间结构尺寸受限、动力源位于机械结构垂直方向的立式系统中。具有占地面积小、无需大面积预留安装空间、控制原动机实现长距离操作等特点。传统的立式长轴轴系结构轴径较粗,材料浪费严重。尤其在轴系较长的传动中,很难保证加工质量、装配质量等,可调整性差,容差性差,对零部件要求高,无补偿结构,影响到轴系运行效果,导致振动大,最终使得机械寿命严重降低。有鉴于此,现提出一种立式浮动支撑轴系结构来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式浮动支撑轴系结构,通过设置配合定位调节机构与浮动支撑结构,通过短轴结构保证与工作段的传动稳定,不受前端影响,解决了传统立式长轴轴系材料浪费、转子动力学性能差等问题,降低了零部件加工装配难度,提高了轴系容差性及补偿性,延长整体机械寿命。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是:一种立式浮动支撑轴系结构,包括定位调节结构、若干浮动支撑结构及短轴结构,还包括第一轴、若干个第二轴及第三轴,第一轴、若干个第二轴及第三轴依次连接,定位调节结构套设在第一轴上,定位调节结构驱动第一轴在第一轴的轴向方向上运动,短轴结构套设在第三轴上,短轴结构与第三轴在第三轴的轴向方向上相对静止;定位调节结构包括第一止推轴承、轴套及轴承箱体,轴套套设在第一轴上,第一止推轴承套设在轴套上,第一止推轴承外圈相对轴承箱体静止,第一止推轴承的内圈相对于轴套静止,定位调节结构还包括调节螺母,调节螺母套设在第一轴上,调节螺母位于轴套的端面上,调节螺母驱动第一轴相对于轴套在第一轴的轴向方向上运动;短轴结构包括第二止推轴承、短轴轴承箱体,第二止推轴承的外圈与短轴轴承箱体相对静止,第二止推轴承套设在第三轴上,第二止推轴承的内圈与第三轴相对静止;浮动支撑结构包括滚动轴承、轴承浮动套、滑动键及浮动轴承支架,至少一个第二轴上设有一个滚动轴承,滚动轴承的内圈与第二轴相对静止,轴承浮动套套设在滚动轴承的外圈,轴承浮动套与滚动轴承的外圈相对静止,轴承浮动套与滑动键连接,浮动轴承支架设有滑动槽,滑动键与滑动槽相互嵌套;定位调节结构驱动第一轴运动,第一轴带动第二轴运动,滑动键在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上运动;第三轴与第二轴之间采用联轴器连接。通过上述方案,在轴系的输入端、传动中间段及输出端进行优化设计,实现了轴向定位,保证传动中间段的振动减少,提高整体轴系的性能,实现降本增效。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浮动支撑结构还包括轴用挡圈,第二轴上设有第二限位轴肩,滚动轴承内圈的一个端面与轴用挡圈接触,另一个端面与第二限位轴肩接触。采用轴用挡圈配合第二限位轴肩能快速实现对滚动轴承的内圈进行轴向固定,拆除便捷,方便维护。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浮动支撑结构还包括套筒,套筒设于轴肩与滚动轴承之间。套筒能实现补偿修正作用,应对加工误差与滚动轴承厚度误差。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定位调节结构还包括第一轴承压盖,第一轴承压盖与轴承箱体连接,轴承箱体设有第一轴承限位槽,第一止推轴承的外圈一个端面与第一轴承限位槽接触,另一个端面与第一轴承压盖接触。通过第一轴承压盖与第一轴承限位槽的配合实现对第一止推轴承外圈的轴向固定。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端盖与密封结构,第一止推轴承位于端盖与第一轴承压盖之间,端盖与轴承箱体连接,密封结构设于端盖上,密封结构套设在第一轴上。设置密封结构有利于对第一轴与第一止推轴承进行保护。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还包括润滑件,第一止推轴承、第一轴、密封结构与轴承箱体形成封闭的润滑腔,轴承箱体上设有连通润滑腔的润滑通道,润滑件位于润滑通道的入口处。润滑腔能提高第一轴与第一止推轴承的运动顺畅性,减少磨损。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第一轴上设有第一限位轴肩,轴套一端与第一限位轴肩接触时,限制第一轴与轴套的相对运动。第一限位轴肩提供一端调节终点,保证不会调节过度。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短轴结构还包括第二轴承压盖,第二轴承压盖与短轴轴承箱体连接,短轴轴承箱体设有第二轴承限位槽,第二止推轴承的外圈一个端面与第二轴承限位槽接触,另一个端面与第二轴承压盖接触。利用第二轴承压盖与第二轴承限位槽实现了对第二止推轴承外圈的轴向固定。作为方案的进一步优化,短轴结构还包括止推螺母,第三轴设有第三限位轴肩,第二止推轴承的内圈一个端面与第三限位轴肩接触,另一个端面与止推螺母接触,止推螺母套设在第三轴上。止推螺母与第三限位轴肩能实现对第二止推轴承内圈的稳定轴向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根据传动功率进行计算得出的轴径能够完全满足传动需求,但是对于细长轴系尤其是长跨距传动,轴系对于振动十分敏感,对于临界转速的控制严格,对于加工装配精度要求高。该新型轴系解决了原轴系因振动等问题不断放大轴径而产生的材料浪费、转子动力学性能差、对加工装配要求高、无法在使用现场方便的进行调节、无法自动补偿适应等缺点,从而使长跨距立式传动可以在更合理的轴径下进行,提高转子动力学性能,并方便现场调节。滚动轴承能随着第二轴轴向尺寸变化时,随着第二轴进行浮动,始终实现对第二轴的中心固定,减少由于轴心不居中导致的振动问题。定位调节结构能为第二轴的轴向尺寸变化提供调节让位空间,同时保证第一轴在周向的稳定转动。短轴结构能稳定固定第三轴,保证第三轴稳定转动,不发生轴向与周向相对运动。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立式浮动支撑轴系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立式浮动支撑轴系结构的浮动支撑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立式浮动支撑轴系结构的定位调节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立式浮动支撑轴系结构的短轴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所示的各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说明,但应当说明的是,这些实施方式并非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作的功能、方法、或者结构上的等效变换或替代,均属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本实施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纵向”、“横向”、“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专利技术创造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技术创造的限制。此外,术语“第一”、“第二”、“第三”等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等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一个或者更多个该特征。在本专利技术创造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术语“安装”、“相连”、“连接”应做广义理解,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立式浮动支撑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调节结构(27)、若干浮动支撑结构(26)及短轴结构(28),还包括第一轴(17)、若干个第二轴(7)及第三轴(25),所述第一轴(17)、若干个所述第二轴(7)及第三轴(25)依次连接,所述定位调节结构(27)套设在所述第一轴(17)上,所述定位调节结构(27)驱动所述第一轴(17)在所述第一轴(17)的轴向方向上运动,所述短轴结构(28)套设在所述第三轴(25)上,所述短轴结构(28)与所述第三轴(25)在所述第三轴(25)的轴向方向上相对静止;/n所述定位调节结构(27)包括第一止推轴承(11)、轴套(10)及轴承箱体(15),所述轴套(10)套设在所述第一轴(17)上,所述第一止推轴承(11)套设在所述轴套(10)上,所述第一止推轴承(11)外圈相对所述轴承箱体(15)静止,所述第一止推轴承(11)的内圈相对于所述轴套(10)静止,所述定位调节结构(27)还包括调节螺母(9),所述调节螺母(9)套设在所述第一轴(17)上,所述调节螺母(9)位于所述轴套(10)的端面上,所述调节螺母(9)驱动所述第一轴(17)相对于所述轴套(10)在所述第一轴(17)的轴向方向上运动;/n所述短轴结构(28)包括第二止推轴承(21)、短轴轴承箱体(22),所述第二止推轴承(21)的外圈与所述短轴轴承箱体(22)相对静止,所述第二止推轴承(21)套设在所述第三轴(25)上,所述第二止推轴承(21)的内圈与所述第三轴(25)相对静止;/n所述浮动支撑结构(26)包括滚动轴承(4)、轴承浮动套(3)、滑动键(6)及浮动轴承支架(1),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轴(7)上设有一个所述滚动轴承(4),所述滚动轴承(4)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轴(7)相对静止,所述轴承浮动套(3)套设在所述滚动轴承(4)的外圈,所述轴承浮动套(3)与所述滚动轴承(4)的外圈相对静止,所述轴承浮动套(3)与所述滑动键(6)连接,所述浮动轴承支架(1)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键(6)与所述滑动槽相互嵌套;/n所述定位调节结构(27)驱动所述第一轴(17)运动,所述第一轴(17)带动所述第二轴(7)运动,所述滑动键(6)在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上运动;所述第三轴(25)与第二轴(7)之间采用联轴器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立式浮动支撑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定位调节结构(27)、若干浮动支撑结构(26)及短轴结构(28),还包括第一轴(17)、若干个第二轴(7)及第三轴(25),所述第一轴(17)、若干个所述第二轴(7)及第三轴(25)依次连接,所述定位调节结构(27)套设在所述第一轴(17)上,所述定位调节结构(27)驱动所述第一轴(17)在所述第一轴(17)的轴向方向上运动,所述短轴结构(28)套设在所述第三轴(25)上,所述短轴结构(28)与所述第三轴(25)在所述第三轴(25)的轴向方向上相对静止;
所述定位调节结构(27)包括第一止推轴承(11)、轴套(10)及轴承箱体(15),所述轴套(10)套设在所述第一轴(17)上,所述第一止推轴承(11)套设在所述轴套(10)上,所述第一止推轴承(11)外圈相对所述轴承箱体(15)静止,所述第一止推轴承(11)的内圈相对于所述轴套(10)静止,所述定位调节结构(27)还包括调节螺母(9),所述调节螺母(9)套设在所述第一轴(17)上,所述调节螺母(9)位于所述轴套(10)的端面上,所述调节螺母(9)驱动所述第一轴(17)相对于所述轴套(10)在所述第一轴(17)的轴向方向上运动;
所述短轴结构(28)包括第二止推轴承(21)、短轴轴承箱体(22),所述第二止推轴承(21)的外圈与所述短轴轴承箱体(22)相对静止,所述第二止推轴承(21)套设在所述第三轴(25)上,所述第二止推轴承(21)的内圈与所述第三轴(25)相对静止;
所述浮动支撑结构(26)包括滚动轴承(4)、轴承浮动套(3)、滑动键(6)及浮动轴承支架(1),至少一个所述第二轴(7)上设有一个所述滚动轴承(4),所述滚动轴承(4)的内圈与所述第二轴(7)相对静止,所述轴承浮动套(3)套设在所述滚动轴承(4)的外圈,所述轴承浮动套(3)与所述滚动轴承(4)的外圈相对静止,所述轴承浮动套(3)与所述滑动键(6)连接,所述浮动轴承支架(1)设有滑动槽,所述滑动键(6)与所述滑动槽相互嵌套;
所述定位调节结构(27)驱动所述第一轴(17)运动,所述第一轴(17)带动所述第二轴(7)运动,所述滑动键(6)在所述滑动槽的长度方向上运动;所述第三轴(25)与第二轴(7)之间采用联轴器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立式浮动支撑轴系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浮动支撑结构(26)还包括轴用挡圈(2),所述第二轴(7)上设有第二限位轴肩,所述滚动轴...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谷帅坤魏清希王丹魏艺璇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泵阀总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