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SF双层储油罐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0718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2
一种SF双层储油罐,其包括罐身,所述罐身顶部设置有两个由壁厚不小于12mm的钢板焊接制成的入口,每个所述入口焊接连接有一个在径向方向上环绕所述罐身的“口”型框,所述罐身底部的两个所述“口”型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基础支撑梁,所述基础支撑梁设置在所述罐身的轴线所在的垂面上,所述罐身顶部的两个所述“口”型框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根平行的加强梁,所述“口”型框与所述罐身的切线位置设置有缓冲衬垫。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所提供的SF双层储油罐,结构简单,部署灵活,能有效提升小规模应急加油设置的部署效率和降低部署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SF双层储油罐
本技术涉及储油罐
,特别涉及一种便于应急部署的SF双层储油罐。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高铁、高速公路、水利设施等工地基建工程越来越多的向人烟稀少、基础道路条件差的区域延伸。在这些区域的基建工地上,不但有很多大型工程机械,还会有较多的后勤、支援等用途的车辆需要运行。如每次都需要去远离工地的加油站加油,则存在着大量的在途油量损耗,如果通过油罐车将油料运输至工地现场进行加注,则又存在着一定的安全隐患。因此,在基建工地设置临时加油设施,是一种较好的解决方案。SF双层储油罐作为一种核心加油设施,由于其具有能有效防止地下油罐渗(泄)漏的功能,已得到了大量的引用,但现有的SF双层储油罐产品通常指提供有油罐本体,需要安装在预先使用混凝土建设的安装空间才能使用,而使用混凝土建设的安装空间一方面需要严格选址,另一方面需要一定的施工周期,因此,并不能作为一种高效应急方式进行部署。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SF双层储油罐,以减少或避免前面所提到的问题。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提出了一种SF双层储油罐,其包括罐身,所述罐身顶部设置有两个由壁厚不小于12mm的钢板焊接制成的入口,每个所述入口焊接连接有一个在径向方向上环绕所述罐身的“口”型框,所述罐身底部的两个所述“口”型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基础支撑梁,所述基础支撑梁设置在所述罐身的轴线所在的垂面上,所述罐身顶部的两个所述“口”型框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根平行的加强梁,所述“口”型框与所述罐身的切线位置设置有缓冲衬垫。优选地,所述“口”型框、所述基础支撑梁和所述加强梁均由工字钢焊接而成。优选地,所述“口”型框、所述基础支撑梁和所述加强梁均由U型钢焊接而成。优选地,所述缓冲衬垫由橡胶材料或木制材料制成。优选地,所述基础支撑梁与所述罐身之间等间隔部署有多个所述缓冲衬垫。优选地,所述基础支撑梁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罐身的长度。优选地,所述加强梁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罐身的长度。本技术所提供的SF双层储油罐,结构简单,部署灵活,能有效提升小规模应急加油设置的部署效率和降低部署成本。附图说明以下附图仅旨在于对本技术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技术的范围。其中,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SF双层储油罐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为图1的仰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为了对本技术的技术特征、目的和效果有更加清楚的理解,现对照附图说明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其中,相同的部件采用相同的标号。图1为根据本技术的一个具体实施例的SF双层储油罐的立体结构原理示意图;图2为图1的侧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图3为图1的俯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图4为图1的仰视结构原理示意图。参见图1-图4所示,本技术提供了一种SF双层储油罐,其包括罐身1,所述罐身1顶部设置有两个由壁厚不小于12mm的钢板焊接制成的入口11,每个所述入口11焊接连接有一个在径向方向上环绕所述罐身1的“口”型框2,所述罐身1底部的两个所述“口”型框2之间固定连接有基础支撑梁3,所述基础支撑梁3设置在所述罐身1的轴线所在的垂面上,所述罐身1顶部的两个所述“口”型框2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根平行的加强梁4,所述“口”型框2与所述罐身1的切线位置设置有缓冲衬垫5。所述“口”型框2、所述基础支撑梁3和所述加强梁4均可以是由工字钢或者U型钢焊接而成,通过这一套外置结构能够为所述罐身1提供结构支撑,从而在部署所述SF双层储油罐可不需要混凝土建设的安装空间,只需在工地现场找到有一定硬度的土层挖安装坑,然后将所述SF双层储油罐置于安装坑内,回土填埋即可,土体变化所产生的力以及安装位置上方小强度的压力均能够被所述“口”型框2、所述基础支撑梁3和所述加强梁4所承载,从而能确保SF双层储油罐的使用安全,待工地施工完成,需要转场时,也只需将所述SF双层储油罐挖出,转移至新的现场选址埋设即可。从而大大提升了小规模应急加油设置的部署效率和降低了部署成本。所述缓冲衬垫5可以是橡胶垫也可以是由木制材料制成,其主要为所述罐身1与承力结构之间提供缓冲。除了在所述“口”型框2与所述罐身1之间部署,在所述基础支撑梁3与所述罐身1之间也可等间隔部署多个所述缓冲衬垫5,具体可根据埋设现场的地质条件进行设置。所述罐身1可以采用常用的结构,也就是说,所述罐身1内的钢质内壳可采用6-8mm钢板制成,外部的强化玻璃纤维层可采用4mm以上的玻璃纤维制成,钢质内壳与强化玻璃纤维层之间的间隙可控制在1-2mm。本技术的技术方案与现有技术的最大不同在于,通过采用壁厚不小于12mm的钢板来焊接制成入口11,之后即可经由所述入口11的结构将大部分外力传递至所述“口”型框2,从而经由所述基础支撑梁3传入地底。如图4所示,所述基础支撑梁3的长度不小于所述罐身1的长度,这样可确保支撑的有效性。同样的,所述加强梁4的长度也可以设置为不小于所述罐身1的长度,这样可在所述罐身1上方底面的载荷较大时,利于载荷被所述加强梁4传递至所述“口”型框2。当土层硬度较小时,所述基础支撑梁3的截面形状可以设置为倒梯形,也就是所述基础支撑梁3的截面的底边长度小于顶边长度,这样在下压过程中可增加与土层的接触面积,从而能够更加稳定。本技术所提供的SF双层储油罐,结构简单,部署灵活,能有效提升小规模应急加油设置的部署效率和降低部署成本。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理解,虽然本技术是按照多个实施例的方式进行描述的,但是并非每个实施例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中如此叙述仅仅是为了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加以理解,并将各实施例中所涉及的技术方案看作是可以相互组合成不同实施例的方式来理解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示意性的具体实施方式,并非用以限定本技术的范围。任何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不脱离本技术的构思和原则的前提下所作的等同变化、修改与结合,均应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SF双层储油罐,其包括罐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身顶部设置有两个由壁厚不小于12mm的钢板焊接制成的入口,每个所述入口焊接连接有一个在径向方向上环绕所述罐身的“口”型框,所述罐身底部的两个所述“口”型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基础支撑梁,所述基础支撑梁设置在所述罐身的轴线所在的垂面上,所述罐身顶部的两个所述“口”型框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根平行的加强梁,所述“口”型框与所述罐身的切线位置设置有缓冲衬垫。/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SF双层储油罐,其包括罐身,其特征在于,所述罐身顶部设置有两个由壁厚不小于12mm的钢板焊接制成的入口,每个所述入口焊接连接有一个在径向方向上环绕所述罐身的“口”型框,所述罐身底部的两个所述“口”型框之间固定连接有基础支撑梁,所述基础支撑梁设置在所述罐身的轴线所在的垂面上,所述罐身顶部的两个所述“口”型框之间固定连接有至少两根平行的加强梁,所述“口”型框与所述罐身的切线位置设置有缓冲衬垫。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SF双层储油罐,其特征在于,所述“口”型框、所述基础支撑梁和所述加强梁均由工字钢焊接而成。


3.如权利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川
申请(专利权)人:贵州创奇环保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贵州;5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
相关领域技术
  • 暂无相关专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