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坐式操作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0455 阅读:2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坐式操作平台,包括遮挡部及操作部,操作部包括支撑座以及安装于支撑座上的坐板,遮挡部包括支撑架及连接于支撑架顶部的遮挡棚,遮挡棚位于操作部上方。操作部设有可供施工人员乘坐的坐板,施工人员不需一直保持站立姿态进行作业,改善了施工的作业条件,从而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遮挡棚位于操作部的上方,避免高空掉落的重物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提高坐式操作平台的安全性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坐式操作平台
本技术涉及建筑及施工设备
,尤其涉及一种坐式操作平台。
技术介绍
针对高层建筑的施工作业,施工人员在室外施工时,一般采用较为简陋的绳索、踏板保持身体平衡,虽价格较为低廉,但安全性能低,具有较高的事故发生率。传统的施工结构采用筒状结构代替上述的施工方法,但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一般保持站立姿态进行各项作业,在较高的劳动强度下需要消耗较多的体能,容易产生疲惫并引发安全事故,影响施工进度,并且施工现场经常有重物掉落,严重影响作业人员的安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坐式操作平台,以克服施工结构防护措施差、安全性能低及施工效率低的缺陷。本技术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坐式操作平台,包括遮挡部及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支撑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坐板,所述遮挡部包括支撑架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遮挡棚,所述遮挡棚位于所述操作部上方。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所述坐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分布有若干踩踏单元。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踩踏单元分布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两侧,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同侧的所述踩踏单元等间距排列。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操作部还包括靠背,所述靠背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并与所述坐板相邻。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坐板的边缘围设有护栏。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端部还安装有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加持件及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第一加持件并能够锁紧或释放所述第一加持件。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座上还安装有挂钩,所述挂钩挂设于所述支撑架上。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挡部包括第一支撑杆及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的顶部均与所述遮挡棚连接。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第二支撑杆之间设有第一加强杆,所述第一支撑杆与所述遮挡棚之间以及所述第二支撑杆与所述遮挡棚之间设有第二加强杆。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第一支撑杆与第二支撑杆的端部均设有第二夹具,所述第二夹具包括锁紧件与第二加持件,所述锁紧件穿过所述第二加持件并能够锁紧或释放所述第二加持件。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遮挡棚包括防护板及若干骨架,所述防护板覆盖于所述骨架的上表面,所述骨架安装于所述支撑架的顶部。在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中,所述支撑座、所述坐板、所述支撑架与所述遮挡棚的表面均涂覆有防护漆。本技术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操作部设有可供施工人员乘坐的坐板,施工人员不需一直保持站立姿态进行作业,改善了施工的作业条件,从而提高工效、加快施工进度;遮挡棚位于操作部的上方,避免高空掉落的重物对施工人员造成伤害,提高坐式操作平台的安全性能,保证施工人员的作业安全。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进一步说明。图1是坐式操作平台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坐式操作平台另一方向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坐式操作平台使用状态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实施例和附图对本技术的构思、具体结构及产生的技术效果进行清楚、完整的描述,以充分地理解本技术的目的、方案和效果。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申请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需要说明的是,如无特殊说明,当某一特征被称为“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它可以直接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也可以间接地固定、连接在另一个特征上。此外,本技术中所使用的上、下、左、右等描述仅仅是相对于附图中本技术各组成部分的相互位置关系来说的。此外,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本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文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而不是为了限制本技术。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组合。参照图1至图3,本实施例中的坐式操作平台包括遮挡部10与操作部20,操作部20包括支撑座21和坐板22,坐板22固定安装于支撑座21上;遮挡部10包括支撑架11和遮挡棚12,遮挡棚12固定安装于支撑架11的顶部,遮挡棚12位于操作部20的上方。施工人员能够坐在坐板22上休息或者进行施工作业,改善施工人员的作业条件,减轻施工人员的劳动强度,提高工效并加快施工进度;位于操作部20上方的遮挡棚12对施工人员进行保护,防止高处掉落的重物砸伤施工人员,危害施工人员人身安全,提高坐式操作平台的安全性能,并具有防晒遮雨的效果。支撑座21包括第一支撑柱211及第二支撑柱212,第一支撑柱211与第二支撑柱212可为一体结构或者第一支撑柱211与第二支撑柱212固定连接,本实施例中的第一支撑柱211沿竖直方向延伸,第二支撑柱212沿水平方向延伸,第一支撑柱211与第二支撑柱212垂直连接。坐板22安装于第二支撑柱212的上表面,并呈水平状态,以使施工人员坐在坐板22上时保持平衡。操作部20还包括靠背23,靠背23安装于第二支撑柱212上,并位于坐板22的后方,便于施工人员坐在坐板22上向后倚靠,提高坐板22的舒适度。优选的,操作部20还包括护栏,护栏围设于坐板22的周围,供施工人员坐在坐板22上后把持,使施工人员在执行各项操作时能够保持平稳,防止施工人员在坐板22上倾斜甚至掉落,提高坐式操作平台的安全性。优选的,还可在坐板22上连接绑带,绑带上设置插接的插扣,在施工人员坐在坐板22上后,通过绑带将施工人员绑缚于坐板22上,进一步提高施工人员在进行作业时的安全系数。第一支撑柱211上设有分布有若干踩踏单元24,供施工人员踩踏,踩踏单元24为施工人员提供支撑支点,使施工人员保持平衡,施工人员在进行作业时也可通过踩踏单元24进行攀登,踩踏单元24可供施工人员进行踩踏,并能充当扶手,使施工人员能够针对不同的建筑区域进行施工,提高坐式操作平台的使用灵活性。踩踏单元24可以是踏柱或者踏板,并且分布于第一支撑柱211的两侧,踩踏单元24沿第一支撑柱211的延伸方向等间距分布,第一支撑柱211两侧的踩踏单元24相对于第一支撑柱211的中心对称,或者第一支撑柱211两侧的踩踏单元24呈交错式分布,符合人们的行走及攀登习惯,使施工人员的各项操作更为便捷。第一支撑柱211的端部还安装有第一夹具25,第一夹具25包括第一加持件251及调节件252,该第一加持件251包括呈U型,调节件252可采用调节螺杆,调节件252穿过第一加持件251进入第一加持件251的开口内,将第一加持件251的开口插入固定装置处,旋动调节件252,调节件252顶紧固定装置,实现操作部20的固定安装。在进行实际施工时,固定装置可以是固定的钢梁或者建筑物上的固定固件。支撑架11包括第一支撑杆111与第二支撑杆112,第一支撑杆111与第二支撑杆112平行并列设置,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坐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遮挡部及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支撑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坐板,所述遮挡部包括支撑架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遮挡棚,所述遮挡棚位于所述操作部上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坐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遮挡部及操作部,所述操作部包括支撑座以及安装于所述支撑座上的坐板,所述遮挡部包括支撑架及连接于所述支撑架顶部的遮挡棚,所述遮挡棚位于所述操作部上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支撑座包括第一支撑柱与第二支撑柱,所述坐板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所述第一支撑柱上分布有若干踩踏单元。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踩踏单元分布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两侧,位于所述第一支撑柱同侧的所述踩踏单元等间距排列。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坐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操作部还包括靠背,所述靠背安装于所述第二支撑柱上并与所述坐板相邻。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坐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坐板的边缘围设有护栏。


6.根据权利要求2至4任一项所述的坐式操作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支撑柱的端部还安装有第一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加持件及调节件,所述调节件穿过所述第一加持件并能够锁紧或释放所述第一加持件。


7.根据...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宁宁高杰王春旭何鲁清黄梅坤王星广朱兴旭
申请(专利权)人:中建钢构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