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幕墙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70073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幕墙,属于建筑结构技术领域,用于安装在墙体外侧,包括若干幕墙本体,还包括导轨、限位板和连接杆:导轨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墙体外侧,导轨上设有滑槽;限位板位于滑槽内部并可沿滑槽移动;连接杆一端与限位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幕墙本体固定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种幕墙将带有滑槽的导轨固定在墙体上,限位板不仅可带动连接杆在滑槽内移动,还可防止连接杆与导轨脱离,提高导轨的可靠性,提高幕墙本体的形变量,使幕墙本体适应不同形状的建筑;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降低后期修复的劳动量。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幕墙
本技术属于建筑结构
,更具体地说,是涉及一种幕墙。
技术介绍
幕墙是建筑的外墙围护,不承重,像幕布一样挂上去,是现代大型和高层建筑常用的带有装饰效果的轻质墙体。由面板和支承结构体系组成的,可相对主体结构有一定位移能力或自身有一定变形能力、不承担主体结构所作用的建筑外围护结构或装饰性结构(外墙框架式支撑体系也是幕墙体系的一种)。然而,经过分析发现,现有的环保绿色节能型幕墙存在以下不足:幕墙在安装后会出现缝隙,需要人工后期修补,增加劳动强度,降低工作效率,其二:幕墙有时需要人工进行拼接,幕墙的形变量有限,因此,专利技术一种幕墙来解决上述问题很有必要。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幕墙,旨在解决目前幕墙形变量有限且后期需要进行修补的技术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的技术方案是:用于安装在墙体外侧,包括若干幕墙本体,还包括:导轨,所述导轨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墙体外侧,所述导轨上设有滑槽;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滑槽内部并可沿所述滑槽移动;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幕墙本体固定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所述幕墙本体沿所述墙体纵向方向一端设有第一插槽,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槽相配合的第一插块;沿所述墙体纵向方向相邻的两块所述幕墙本体通过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一插块插接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所述幕墙本体沿所述墙体横向方向一端设有第二插槽,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槽相配合的第二插块;沿所述墙体横向方向相邻的两块所述幕墙本体通过所述第二插槽和第二插块插接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所述连接件为螺栓,所述螺栓将所述导轨固定安装于所述墙体外侧。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所述墙体上设有与所述螺栓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导轨相对应位置上设有供所述螺栓通过的通孔。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所述导轨对称设于所述幕墙本体。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所述导轨设有两个,两个所述导轨对称设于所述幕墙本体两侧。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所述幕墙本体自外而内包括防老层、密封层、基板、减震层和隔音层。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所述防老层的下表面与密封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密封层的下表面与基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作为本申请另一实施,所述基板的下表面与减震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减震层的下表面与隔音层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幕墙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幕墙将带有滑槽的导轨固定在墙体上,限位板不仅可带动连接杆在滑槽内移动,还可防止连接杆与导轨脱离,提高导轨的可靠性,提高幕墙本体的形变量,使幕墙本体适应不同形状的建筑;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降低后期修复的劳动量。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幕墙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幕墙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3为图1中幕墙本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图1中导轨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1中幕墙本体的剖视结构示意图;图中:1、墙体;2、导轨;3、螺纹槽;4、螺栓;5、限位板;6、连接杆;7、幕墙本体;8、第一插槽;9、第一插块;10、第二插块;11、第二插槽;12、防老层;13、密封层;14、基板;15、减震层;16、隔音层;17、滑槽。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使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及有益效果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进一步详细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技术,并不用于限定本技术。请一并参阅图1至图5,现对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幕墙进行说明。一种幕墙,用于安装在墙体1外侧,包括若干幕墙本体7,还包括导轨2、限位板5及连接杆6;导轨2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墙体1外侧,导轨2上设有滑槽17;限位板5位于滑槽17内部并可沿滑槽17移动;连接杆6一端与限位板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幕墙本体7固定连接。本技术的幕墙本体7通过导轨2、限位板5和连接杆6安装在墙体1外侧,导轨2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在墙体1外侧,导轨2上设有滑槽17,滑槽17内部设有限位板5,限位板5可在滑槽17中移动,连接杆6一端与限位板5固定连接,另一端与幕墙本体7固定连接,连接杆6的底端通过限位板5与导轨2活动连接,限位板5在滑槽17内移动时可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连接杆6一起移动,连接杆6的移动可带动与其固定连接的幕墙本体7移动。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幕墙的有益效果在于: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一种幕墙将带有滑槽17的导轨2固定在墙体1上,限位板5不仅可带动连接杆6在滑槽17内移动,还可防止连接杆6与导轨2脱离,提高导轨2的可靠性,提高幕墙本体7的形变量,使幕墙本体7适应不同形状的建筑;设计简单,结构合理,降低后期修复的劳动量。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幕墙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幕墙本体7沿墙体1纵向方向一端设有第一插槽8,另一端设有与第一插槽8相配合的第一插块9;沿墙体1纵向方向相邻的两块幕墙本体7通过第一插槽8和第一插块9插接连接。本实施例中,幕墙本体7沿墙体1纵向方向的两端中部分别设有第一插槽8和与第一插槽8相配合的第一插块9,通过第一插槽8和第一插块9的配合使相邻两块幕墙本体7无缝连接,降低后期修复的劳动量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幕墙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至图3,幕墙本体7沿墙体1横向方向一端设有第二插槽11,另一端设有与第二插槽11相配合的第二插块10;沿墙体1横向方向相邻的两块幕墙本体7通过第二插槽11和第二插块10插接连接。本实施例中,幕墙本体7的一侧中部固定连接有第二插块10,幕墙本体7的另一侧中部开设有第二插槽11,第二插块10和第二插槽11相适配,通过第二插块10和第二插槽11的配合设置使相邻两块幕墙本体7无缝连接,提高幕墙本体7的形变量,使幕墙本体7适用不同形状的建筑。作为本技术提供的一种幕墙的一种具体实施方式,请参阅图1及图2,连接件为螺栓4,螺栓4将导轨2固定安装于墙体1外侧;墙体1上设有与螺栓4相适配的螺纹槽3,导轨2相对应位置上设有供螺栓4通过的通孔。本实施例中,导轨2通过螺栓4固定安装在墙体1外侧,导轨2的内部开设有供螺栓4通过的通孔,通孔的内部与螺栓4的外螺纹连接,墙体1的外侧设有螺纹槽3,螺纹槽3具有内螺纹,螺栓4的外螺纹与螺纹槽3的内螺纹连接,螺栓4和螺纹槽3的数量相同,螺栓4的螺帽一端与限位板5可解除但不固定连接,螺栓4的螺帽不会影响限位板5在滑槽17内的移动,通过螺纹槽3和螺栓4配合将导轨2固定在墙体1外侧。作为本技术提供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幕墙,用于安装在墙体外侧,包括若干幕墙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n导轨,所述导轨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墙体外侧,所述导轨上设有滑槽;/n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滑槽内部并可沿所述滑槽移动;/n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幕墙本体固定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幕墙,用于安装在墙体外侧,包括若干幕墙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导轨,所述导轨通过连接件固定安装于所述墙体外侧,所述导轨上设有滑槽;
限位板,所述限位板位于所述滑槽内部并可沿所述滑槽移动;
连接杆,所述连接杆一端与所述限位板固定连接,另一端与所述幕墙本体固定连接。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本体沿所述墙体纵向方向一端设有第一插槽,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一插槽相配合的第一插块;沿所述墙体纵向方向相邻的两块所述幕墙本体通过所述第一插槽和所述第一插块插接连接。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幕墙本体沿所述墙体横向方向一端设有第二插槽,另一端设有与所述第二插槽相配合的第二插块;沿所述墙体横向方向相邻的两块所述幕墙本体通过所述第二插槽和第二插块插接连接。


4.如权利要求1-3任一项所述的一种幕墙,其特征在于,所述连接件为螺栓...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贾真谷洪雁刘玉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