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公路桥梁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9245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4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桥梁建筑工程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公路桥梁工程桥涵支撑结构。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桥涵支撑结构支撑角度不方便调节的问题。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桥梁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的中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壁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为四棱锥台。该公路桥梁工程桥涵支撑结构通过伸缩杆配合三角架结构,有效的实现了两个侧边固定座朝向可调节的效果,使该设备能够适用的工作场合更多,实现了两个侧边固定座和一个中心固定座之间相互关联的效果,并且构成三角形结构有效的增强了设备支撑的稳固性,使用性更高,更加便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公路桥梁工程桥涵支撑结构
本技术涉及桥梁建筑工程设备
,具体为一种公路桥梁工程桥涵支撑结构。
技术介绍
桥梁及涵洞结构建筑一般用于跨越河流深谷及山岳水底。在桥梁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桥涵进行支撑以承载桥面的重量,方便堆砌,塑造良好的外观。现行的桥涵支撑结构常采用钢管进行拼接,不经拼装过程复杂占用大量工时,而且结构松散不牢固容易造成安全事故。现有专利(公告号:CN208633845U)公开了桥涵隧道内用的液压式支撑装置,包括底座,底座呈矩形状,且底座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四处呈矩形阵列的万向轮。在实现本技术的过程中,发现现有技术中至少粗在如下问题没有得到解决:1、该设备中固定座向45°和135°展开,其展开朝向不可改变,实用过程中局限性较高;2、该设备未使用时固定座展开的角度较大,收纳时占用大量空间;3、该设备三个固定座之间关联性不高,支撑效果不够稳固。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桥梁工程桥涵支撑结构,解决了桥涵支撑结构支撑角度不方便调节的问题。(二)技术方案为实现以上目的,本技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公路桥梁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包括底座,所述底座顶面的中部开设有收纳槽,所述收纳槽内壁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台,所述固定台为四棱锥台,所述固定台正面的中部插接有中心轴,所述中心轴的表面套接有两个伸缩杆,两个所述伸缩杆关于底座的中线呈轴对称设置。所述底座顶面的左右侧均铰接有三角架,两个所述三角架相对一侧的角相互铰接,所述三角架的底边开设有与伸缩杆相配合的活动槽,所述伸缩杆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槽并与三角架背离底座中线的一条边的内侧铰接,所述三角架两边内侧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侧边液压升降杆,所述侧边液压升降杆的输出端贯穿三角架背离底座中线的一条边并延伸至三角架外侧,所述侧边液压升降杆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侧边固定座。两个所述三角架相对一侧顶部的边均镶嵌有活动轨,两条所述活动轨均通过销轴分别与伸缩底板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伸缩底板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心液压升降杆,两个所述三角架的顶角与伸缩顶板的两端铰接,所述中心液压升降杆的输出端贯穿伸缩顶板的中部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中心液压伸缩杆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边固定座。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支撑柱,所述支撑柱为钢制螺纹丝杆状,所述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套接有把手,所述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套接有抗压橡胶垫。进一步优选的,所述底座顶面的背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泵,所述电动液压泵通过液压管与两个所述侧边液压升降杆和所述中心液压升降杆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并相通。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收纳槽内壁前后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两个所述三角架相背离的角插接有活动轴,所述活动轴与滑槽滑动连接。进一步优选的,所述支撑板的长度应小于三角架侧边的长度,所述三角架背离底座中线的边的表面开设有与支撑板相匹配的卡合槽。进一步优选的,两个所述侧边固定座和所述顶边固定座的顶面均固定连接有调节杆,所述调节杆的顶端螺纹连接有托板。(三)有益效果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公路桥梁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该公路桥梁工程桥涵支撑结构通过伸缩杆配合三角架结构,有效的实现了两个侧边固定座朝向可调节的效果,使该设备能够适用的工作场合更多,使用性更高,更加便捷。(2)、该公路桥梁工程桥涵支撑结构通过三角架结构实现了两个侧边固定座和一个中心固定座之间相互关联的效果,并且构成三角形结构有效的增强了设备支撑的稳固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正剖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三角架的正视图。图中:1底座、2收纳槽、3固定台、4中心轴、5伸缩杆、6三角架、7活动槽、8支撑板、9侧边液压升降杆、10侧边固定座、11活动轨、12伸缩底板、13中心液压升降杆、14伸缩顶板、15顶边固定座。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2,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公路桥梁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底座1的左右两侧均螺纹连接有支撑柱,支撑柱为钢制螺纹丝杆状,支撑柱的顶端固定套接有把手,支撑柱的底端固定套接有抗压橡胶垫,通过支撑柱的上下调节方便了该设备运输和位置调整,使其能够有效的应对放置面不平整的问题,底座1顶面的中部开设有收纳槽2,收纳槽2内壁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台3,固定台3为四棱锥台,固定台3正面的中部插接有中心轴4,通过中心轴实现了两伸缩杆在伸缩时的偏转移动,中心轴4的表面套接有两个伸缩杆5,两个伸缩杆5关于底座1的中线呈轴对称设置。底座1顶面的左右侧均铰接有三角架6,收纳槽2内壁前后侧的顶部开设有滑槽,两个三角架6相背离的角插接有活动轴,活动轴与滑槽滑动连接,由于两个三角架6相铰接的角只会在竖直平面内移动,在两个三角架6随伸缩杆5偏移旋转时,两个三角架6的底端角之间的距离会发生变化,使用滑槽能够有效规范该底端角的位置移动,两个三角架6相对一侧的角相互铰接,三角架6的底边开设有与伸缩杆5相配合的活动槽7,伸缩杆5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槽7并与三角架6背离底座1中线的一条边的内侧铰接,三角架6两边内侧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支撑板8的长度应小于三角架6侧边的长度,三角架6背离底座1中线的边的表面开设有与支撑板8相匹配的卡合槽,实现支撑板8的有效收纳,以减少设备收纳时的占用空间,支撑板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侧边液压升降杆9,侧边液压升降杆9的输出端贯穿三角架6背离底座1中线的一条边并延伸至三角架6外侧,侧边液压升降杆9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侧边固定座10,底座1顶面的背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液压泵,电动液压泵通过液压管与两个侧边液压升降杆9和中心液压升降杆13的输入端固定连接并相通。两个三角架6相对一侧顶部的边均镶嵌有活动轨11,两条活动轨11均通过销轴分别与伸缩底板12的两端活动连接,伸缩底板12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心液压升降杆13,两个三角架6的顶角与伸缩顶板的两端铰接,中心液压升降杆13的输出端贯穿伸缩顶板14的中部并延伸至其上方,中心液压伸缩杆5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边固定座15。工作原理:伸缩杆5伸展,推动两个三角架6以位于底座1中线上方的角进行旋转,两个三角架6的底端角在滑槽内相向移动,两个三角架6顶端的角相背移动促使伸缩顶板14的水平位置提升,两个三角架6背离底座1中线的边与水平面之间倾角变大,促使与三角架6同步运动的侧边液压升降杆9与水平面之间的倾角变小,随侧边液压升降杆9移动且同向的侧边固定座10朝向改变。伸缩杆5收缩可使两个三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公路桥梁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面的中部开设有收纳槽(2),所述收纳槽(2)内壁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台(3),所述固定台(3)为四棱锥台,所述固定台(3)正面的中部插接有中心轴(4),所述中心轴(4)的表面套接有两个伸缩杆(5),两个所述伸缩杆(5)关于底座(1)的中线呈轴对称设置;/n所述底座(1)顶面的左右侧均铰接有三角架(6),两个所述三角架(6)相对一侧的角相互铰接,所述三角架(6)的底边开设有与伸缩杆(5)相配合的活动槽(7),所述伸缩杆(5)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槽(7)并与三角架(6)背离底座(1)中线的一条边的内侧铰接,所述三角架(6)两边内侧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侧边液压升降杆(9),所述侧边液压升降杆(9)的输出端贯穿三角架(6)背离底座(1)中线的一条边并延伸至三角架(6)外侧,所述侧边液压升降杆(9)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侧边固定座(10);/n两个所述三角架(6)相对一侧顶部的边均镶嵌有活动轨(11),两条所述活动轨(11)均通过销轴分别与伸缩底板(12)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伸缩底板(12)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心液压升降杆(13),两个所述三角架(6)的顶角与伸缩顶板的两端铰接,所述中心液压升降杆(13)的输出端贯穿伸缩顶板(14)的中部并延伸至其上方,所述中心液压伸缩杆(5)的顶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顶边固定座(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公路桥梁工程桥涵支撑结构,包括底座(1),其特征在于:所述底座(1)顶面的中部开设有收纳槽(2),所述收纳槽(2)内壁的底部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固定台(3),所述固定台(3)为四棱锥台,所述固定台(3)正面的中部插接有中心轴(4),所述中心轴(4)的表面套接有两个伸缩杆(5),两个所述伸缩杆(5)关于底座(1)的中线呈轴对称设置;
所述底座(1)顶面的左右侧均铰接有三角架(6),两个所述三角架(6)相对一侧的角相互铰接,所述三角架(6)的底边开设有与伸缩杆(5)相配合的活动槽(7),所述伸缩杆(5)的输出端贯穿活动槽(7)并与三角架(6)背离底座(1)中线的一条边的内侧铰接,所述三角架(6)两边内侧中点位置固定连接有支撑板(8),所述支撑板(8)的顶面固定连接有侧边液压升降杆(9),所述侧边液压升降杆(9)的输出端贯穿三角架(6)背离底座(1)中线的一条边并延伸至三角架(6)外侧,所述侧边液压升降杆(9)的输出端通过螺栓固定连接有侧边固定座(10);
两个所述三角架(6)相对一侧顶部的边均镶嵌有活动轨(11),两条所述活动轨(11)均通过销轴分别与伸缩底板(12)的两端活动连接,所述伸缩底板(12)顶面的中部固定连接有中心液压升降杆(13),两个所述三角架(6)的顶角与伸缩顶板的两端铰接,所述中心液压升降杆(13)的输出端贯穿伸缩顶板(14)的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梁建军李衡徐志尧毛雪峰李克召黄彦军黄彦玲
申请(专利权)人:中交一公局集团有限公司中交一公局第三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