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高净化率的污水处理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8109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8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净化率的污水处理装置,通过设计有过滤箱和过滤网以及换网槽可有效对污水处理装置进行过滤预处理,同时,通过设计的增压箱和水泵进行增压处理并通过二次增压罐和增压泵进行二次增压可有效将沉积在管道内部的沉淀物通过增压排出,污水输入连接管的前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管连接阀,污水输入连接管的右表面固定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污水进水管的右表面固定设置有过滤箱,过滤箱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除了以上有益效果之外,通过设计的消毒罐和消毒液输液管可污水处理进行消毒处理,通过设计的催化活性微电解罐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污水。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高净化率的污水处理装置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特别涉及一种高净化率的污水处理装置。
技术介绍
生活污水成分比较固定,主要含有碳水化合物、蛋白质、氨基酸、脂肪等有机物,比较适合于细菌的生长,成为细菌、病毒生存繁殖的场所;但生活污水一般不含有毒性,且具有一定的肥效,可用来灌溉农田。农业废水的成分则多种多样,不同的季节,不同的地方,不同发展目标的村镇,其废水需要用不同的处理方法。在处理污水时,为减小污水排放量及其复杂程度,应结合国家正在大力推广的沼气池建设,将生活用水中的冲厕用水(黑水)和其他生活用水灰水分开。灰水用自然净化系统处理,黑水以及人畜粪便经厌氧沼气池处理,不但可以降低污水的排放量、复杂程度和处理费用,而且对发展农村清洁新能源,保护人居环境、促进农村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具有重要的意义;污水处理站的作用是对生产、生活污水进行处理,达到规定的排放标准,是保护环境的重要设施。工业发达国家的污水处理站已经很普遍,而我国村镇的污水处理站很少,但今后会逐渐多起来。要使这些污水处理站真正发挥作用,还需要靠严格的排放制度、组织和管理体制来保证;但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存在以下问题,其一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没有设置有预处理模块,其二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在排污时没有设置有二次增压装置这就使得有的污水沉积在管道内部无法进行增压排出,其三是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处理时没有设置有排污消毒。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净化率的污水处理装置,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没有设置有预处理模块,没有设置有二次增压装置这就使得有的污水沉积在管道内部无法进行增压排出,现有的污水处理装置在处理时没有设置有排污消毒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净化率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输入连接管,所述污水输入连接管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管连接阀,所述污水输入连接管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污水进水管,所述污水进水管的端面固定设置有过滤箱,所述过滤箱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过滤网,所述过滤网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换网槽,所述过滤箱的左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所述第一连接管的末端面螺栓连接有增压箱,所述增压箱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泵凸台,所述泵凸台的端面螺栓连接有水泵,所述第一连接管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所述第二连接管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消毒罐;所述消毒罐的外表面螺栓连接有消毒液输液管,所述消毒液输液管的管道端面焊接连接有液管连接凸台,所述消毒罐的前表面管道连接有第三连接管,所述第三连接管的左表面固定设置有二次增压罐,所述二次增压罐的前表面固定设置有增压凸台,所述增压凸台的焊接连接在增压泵的前端面,所述二次增压罐的左表面固定设置有泵管,所述泵管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催化活性微电解罐,所述催化活性微电解罐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排水管,所述排水管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排水管连接头。优选的,所述污水输入连接管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所述污水进水管且所述污水进水管采用不锈钢材质。优选的,所述过滤箱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所述过滤网且所述过滤网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孔。优选的,所述泵凸台的泵台端面螺栓连接有所述水泵。优选的,所述消毒罐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所述消毒液输液管且所述消毒液输液管与所述消毒罐焊接连接。优选的,所述增压凸台的前表面转动设置有所述增压泵且在所述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轴承。优选的,所述催化活性微电解罐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所述排水管且所述排水管连接头与所述排水管焊接连接。本技术的技术效果和优点:1、本技术通过设计有过滤箱和过滤网以及换网槽可有效对污水处理装置进行过滤预处理,同时,通过设计的增压箱和水泵进行增压处理并通过二次增压罐和增压泵进行二次增压可有效将沉积在管道内部的沉淀物通过增压排出;2、本技术除了以上有益效果之外,通过设计的消毒罐和消毒液输液管可污水处理进行消毒处理,通过设计的催化活性微电解罐对污水中的有机物进行处理污水。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结构的后侧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结构的前侧主视图。图3为本技术结构的侧向示意视图。图4为本技术结构的俯向示意视图。图中:1、污水输入连接管;2、连接管连接阀;3、污水进水管;4、过滤箱;5、过滤网;6、换网槽;7、第一连接管;8、增压箱;9、泵凸台;10、水泵;11、第二连接管;12、消毒罐;13、消毒液输液管;14、液管连接凸台;15、第三连接管;16、二次增压罐;17、增压凸台;18、增压泵;19、泵管;20、催化活性微电解罐;21、排水管;22、排水管连接头。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本技术提供了如图1-4所示的一种高净化率的污水处理装置,如图1所示,污水输入连接管1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管连接阀2对污水进行阀门控制,污水输入连接管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污水进水管3与污水管相连接,污水进水管3的端面固定设置有过滤箱4进行过滤,过滤箱4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过滤网5,通过过滤网5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换网槽6进行换网,过滤箱4的左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7,第一连接管7的末端面螺栓连接有增压箱8,增压箱8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泵凸台9,泵凸台9的端面螺栓连接有水泵10,第一连接管7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1,第二连接管11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消毒罐12进行消毒。如图2所示,消毒罐12的外表面螺栓连接有消毒液输液管13,消毒液输液管13的管道端面焊接连接有液管连接凸台14,消毒罐12的前表面管道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5,第三连接管15的左表面固定设置有二次增压罐16,二次增压罐16的前表面固定设置有增压凸台17,增压凸台17的焊接连接在增压泵18的前端面,二次增压罐16的左表面固定设置有泵管19,泵管19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催化活性微电解罐20,催化活性微电解罐20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排水管21,排水管21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排水管连接头22,通过设计的增压箱8和水泵10进行增压处理并通过二次增压罐16和增压泵18进行二次增压可有效将沉积在管道内部的沉淀物通过增压排出。结合图2和图3所示,污水输入连接管1的右表面固定设置有污水进水管3且污水进水管3采用不锈钢材质,过滤箱4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过滤网5且过滤网5的上表面设置有密孔,泵凸台9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水泵10,消毒罐12的后表面固定设置有消毒液输液管13且消毒液输液管13与消毒罐12焊接连接,通过设计的消毒罐12和消毒液输液管13可污水处理进行消毒处理,增压凸台17的前表面转动设置有增压泵18且在转动连接处设置有转动轴承,催化活性微电解罐20的左表面固定设置有排水管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高净化率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输入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输入连接管(1)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管连接阀(2),所述污水输入连接管(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污水进水管(3),所述污水进水管(3)的端面固定设置有过滤箱(4),所述过滤箱(4)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换网槽(6),所述过滤箱(4)的左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7),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末端面螺栓连接有增压箱(8),所述增压箱(8)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泵凸台(9),所述泵凸台(9)的端面螺栓连接有水泵(10),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1),所述第二连接管(11)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消毒罐(12);/n所述消毒罐(12)的外表面螺栓连接有消毒液输液管(13),所述消毒液输液管(13)的管道端面焊接连接有液管连接凸台(14),所述消毒罐(12)的前表面管道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5),所述第三连接管(15)的左表面固定设置有二次增压罐(16),所述二次增压罐(16)的前表面固定设置有增压凸台(17),所述增压凸台(17)的焊接连接在增压泵(18)的前端面,所述二次增压罐(16)的左表面固定设置有泵管(19),所述泵管(19)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催化活性微电解罐(20),所述催化活性微电解罐(20)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排水管(21),所述排水管(21)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排水管连接头(2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高净化率的污水处理装置,包括污水输入连接管(1),其特征在于:所述污水输入连接管(1)的外表面固定设置有连接管连接阀(2),所述污水输入连接管(1)的下表面固定设置有污水进水管(3),所述污水进水管(3)的端面固定设置有过滤箱(4),所述过滤箱(4)的内表面固定设置有过滤网(5),所述过滤网(5)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换网槽(6),所述过滤箱(4)的左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一连接管(7),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末端面螺栓连接有增压箱(8),所述增压箱(8)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泵凸台(9),所述泵凸台(9)的端面螺栓连接有水泵(10),所述第一连接管(7)的上表面固定设置有第二连接管(11),所述第二连接管(11)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消毒罐(12);
所述消毒罐(12)的外表面螺栓连接有消毒液输液管(13),所述消毒液输液管(13)的管道端面焊接连接有液管连接凸台(14),所述消毒罐(12)的前表面管道连接有第三连接管(15),所述第三连接管(15)的左表面固定设置有二次增压罐(16),所述二次增压罐(16)的前表面固定设置有增压凸台(17),所述增压凸台(17)的焊接连接在增压泵(18)的前端面,所述二次增压罐(16)的左表面固定设置有泵管(19),所述泵管(19)的管道端面螺栓连接有催化活性微电解罐(20),所述催化活性微电解罐(20)的管道端面螺栓连...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振吴玉迎赵京安
申请(专利权)人:山东信尔建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