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浙江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带防跑料装置的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7945 阅读:3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带防跑料装置的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设置在池体内底部内的曝气系统、设置在曝气系统上的滤料层,滤料层上设置有防跑料装置,防跑料装置的进口与所述滤料层连接,防跑料装置的出口连接有反冲排水排气层。防跑料装置包括多个挡料器以及多组固液气分离器。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在滤料层上设置有防跑料装置,能够增大装置的水力负荷,增加滤池滤料层高度。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利用固液气分离器与挡料器防止高强度反冲洗时的滤料流失,克服了传统生物滤池反洗时跑料的弊端,极大改善了曝气生物滤池出水水质,并为带有防跑料装置的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应用于水污染治理领域提供了新思路。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带防跑料装置的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
本技术涉及污水处理
,具体涉及一种带防跑料装置的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
技术介绍
曝气生物滤池(biologicalaeratedfilter,BAF)是20世纪80年代末在欧美国家兴起的一种新型生物膜法污水处理技术。该技术集滤层的截留过滤效能和生物膜的生物氧化降解能力于一体,既可以有效去除污水中的悬浮物和有机物,也可实现硝化、脱氮、除磷以及有害物质的去除。曝气生物滤池一般设有承托层、布水、曝气、出水及反冲洗系统。其工艺原理为,在滤池中装填一定量直径较小的粒装滤料,滤料表面生长着高活性的生物膜,滤池内部曝气。污水流经时,利用滤料表面高浓度生物膜的氧化降解能力对污水进行快速净化,此为生物氧化降解过程;同时,污水流经,滤料呈压实状态,利用滤料粒径较小的特点以及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截留污水中的悬浮物,且保证脱落的生物膜不会随水漂出,此为截留作用;运行一段时间后,因水头损失的增加,需对滤池进行反冲洗,以释放截留的悬浮物和生物膜的更新。曝气生物滤池工艺的主要优点是:将生物膜和生物絮体方法结合,同时发挥了生物膜法和活性污泥法的优势,出水水质高、处理负荷大。采用粒径小、比表面积大的滤料,显著提高了生物浓度;采用生物处理与过滤处理联合的方式,省去了二次沉淀池。采用反冲洗的方式,解决了堵塞的问题,也提高了生物膜的活性。填料截留及表面生物膜的生物絮凝作用,使得出水SS很低,一般低于10mg/L,出水非常清澈;由于不断的反冲洗,生物膜能够有效更新,表现为生物膜较薄,活性很高。且免去了沉淀池,滤池占地面积小,基建投资省。曝气生物滤池占地面积仅为常规工艺的1/10~1/5。处理负荷高、停留时间短,基建投资比常规工艺节省至少20~30%。跑料是曝气生物滤池存在的主要问题。滤池运行一个周期后,滤料间堵塞需进行反冲洗。为反洗彻底,均采用气水联合反冲洗,但冲洗时部分滤料被快速上升的水、气冲击膨胀至排水口,而被冲出滤池造成跑料。当进一步提高曝气生物滤池的负荷,势必增加滤池中滤料体积,为减少占地,保持处理效果,只有增加滤料的高度,随之反冲洗强度也增加,跑料问题会更加突出。跑料问题导致滤料量逐渐减少,进而使得生物量下降,最终影响出水水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了一种带防跑料装置的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在滤料层上设置有防跑料装置,能够增大装置的水力负荷,增加滤池滤料层高度。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取的技术方案是:增大装置的水力负荷,增加滤池滤料层高度,形成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并在滤料上方设置防跑料装置。一种带防跑料装置的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设置在所述池体内底部内的曝气系统、设置在所述曝气系统上的滤料层,所述的滤料层上设置有防跑料装置,所述的防跑料装置的进口与所述滤料层连接,所述的防跑料装置的出口连接有反冲排水排气层。本技术中,在滤料层上设置有防跑料装置,能够增大装置的水力负荷,增加滤池滤料层高度,形成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以下作为本技术的优选技术方案:所述的防跑料装置,包括:多个挡料器以及多组固液气分离器,每组固液气分离器与相邻两个挡料器的通道连接。防跑料装置中多个挡料器会挡住滤料固体,挡料器没有挡住的会进入到两个挡料器之间的通道,之后进入到固液气分离器进一步截留,气体从固液气分离器的排气孔排出,反冲洗水从挡料器和固液气分离器空隙经过,最后从池体顶部的反冲洗排水管排出。所述的挡料器和固液气分离器从所述滤料层至反冲排水排气层方向依次设置,依次对滤料固体进行截留。所述的挡料器的横截面为四边形,该四边形的其中两个对角相等均为73°~83°,该四边形的另外两个对角为115°~125°和79°~89°,所述的挡料器的两端采用圆弧面渐变。最优选的,所述的挡料器的横截面为四边形,该四边形的两个对角为78°,该四边形的另外两个对角为120°和84°,所述的挡料器的两端采用圆弧面渐变。该特定横截面的挡料器一方面能够较好的阻挡滤料固体,另一方面,能够较好的保证水气的通过,止高强度反冲洗时的滤料流失,避免滤料反冲洗时的跑料现象,并保证了反冲洗的效果。所述的固液气分离器,包括:第一组防跑料折板以及盖在所述第一组防跑料折板的第二组防跑料折板。所述的第一组防跑料折板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防跑料折板以及设置在两块防跑料折板之间的开口。所述的第一组防跑料折板中两块防跑料折板以角度75°~85°对称设置。最优选的,所述的第一组防跑料折板中两块防跑料折板以角度80°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二组防跑料折板包括两块对称设置的防跑料折板以及设置在两块防跑料折板之间的排气口。所述的第二组防跑料折板中两块防跑料折板以角度75°~85°对称设置。最优选的,所述的第二组防跑料折板中两块防跑料折板以角度80°对称设置。所述的第一组防跑料折板的开口和所述第二组防跑料折板的排气口呈同一中心线设置。所述的第一组防跑料折板中两块防跑料折板和所述的第二组防跑料折板中两块防跑料折板以同一平面对称设置。本技术中,挡料器没有挡住的会进入到两个挡料器之间,之后进入到固液气分离器,第一组防跑料折板截留没被挡料器挡住的滤料,第二组防跑料折板进一步截留,气体从第二组防跑料折板的排气孔排出,反冲洗水从挡料器和固液气分离器空隙经过,最后从池体顶部的反冲洗排水管排出。本技术设置挡料器和固液气分离器,一方面防止高强度反冲洗时的滤料流失,避免滤料反冲洗时的跑料现象,有效阻挡了滤料流失,另一方面,加强固液气分离作用,能够及时排出反冲气体,防止反冲洗水向下回流,能够保证高强度反冲洗水气分离,提高了反冲洗的效果。本技术中,突破传统曝气生物滤池反冲洗强度的经验数值(气洗强度10L/m2·s,水洗强度8L/m2·s),增加气洗强度至15~20L/m2·s、水洗强度至16~20L/m2·s。本技术中,在滤料层上方设置防跑料装置。污染物水力负荷从经验数值2m3/(m2·h)提高至3.5~4m3/(m2·h),为保证处理效果,不能改变容积负荷,增加滤池滤料层5高度。在占地有限的情况下,最大化利用垂直空间,突破传统曝气生物滤池限定的滤料层高度2.5~3.5米,增加滤料层5高度至4.5~5.5米。所述的反冲排水排气层包括反冲排气管和反冲排水槽,所述的反冲排气管的进口与所述第二组防跑料折板的排气口连接,所述的反冲排气管的出口设置在所述池体的顶部。本技术的应用领域有纺织、造纸、化工等工业,因其用于处理废水的工程用地紧张,采用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实现对COD的高效去除。本技术也可应用于城镇污水处理厂扩改建三级处理,对COD进行深度处理的同时,发生硝化和反硝化除氮等,并利用固液气分离器与水封板有效避免反冲洗时的跑料现象。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专利在不改变容积负荷的情况下,增大了滤池水力负荷,增加了滤料层的高度。传统曝气生物滤池的水力负荷值2m3/(m2·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带防跑料装置的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设置在所述池体内底部内的曝气系统、设置在所述曝气系统上的滤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料层上设置有防跑料装置,所述的防跑料装置的进口与所述滤料层连接,所述的防跑料装置的出口连接有反冲排水排气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带防跑料装置的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包括:池体、设置在所述池体内底部内的曝气系统、设置在所述曝气系统上的滤料层,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滤料层上设置有防跑料装置,所述的防跑料装置的进口与所述滤料层连接,所述的防跑料装置的出口连接有反冲排水排气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带防跑料装置的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防跑料装置,包括:多个挡料器以及多组固液气分离器,每组固液气分离器与相邻两个挡料器的通道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防跑料装置的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料器和固液气分离器从所述滤料层至反冲排水排气层方向依次设置。


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带防跑料装置的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料器的横截面为四边形,该四边形的其中两个对角相等均为73°~83°,该四边形的另外两个对角为115°~125°和79°~89°,所述的挡料器的两端采用圆弧面渐变。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带防跑料装置的高水力负荷曝气生物滤池,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挡料器的横截面为四边形,该四边形的两个对角为78°,该四边形的另外两个对角为120°和84°,所述的挡料器的两端采用圆弧面渐变。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史惠祥虞家欣张平钟晓辉章静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大学嘉兴市环境科学研究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