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滕达专利>正文

一种手动升降的多功能装载平台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7660 阅读:3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7
一种手动升降的多功能装载平台,包括框架,框架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移动轮,框架的一侧顶部设有推把,升降板的顶面通过轴承座安装数个托辊,框架内设有带孔的立板,孔内穿过转轴且与之通过轴承连接,转轴的前端固定安装棘轮,立板上铰接安装棘爪,棘爪与棘轮啮合,转轴的后端与剪叉机构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剪叉机构来实现升降的主体功能,结构简单,稳定性高,移动轮选用带有锁止功能的,移动至合适位置后可将移动轮锁定,以免框架再移动。通过棘轮和棘爪相互配合能够实现升起过程中的锁止,能够避免手滑导致升降板受重力急速落下导致其上的电瓶或其他物磕坏,使用过程中的安全性较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手动升降的多功能装载平台
本技术属于运载工具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手动升降的多功能装载平台。
技术介绍
铁马舟艇车用于79带式舟桥器材运输的专用车辆,分为79带式汽艇、铁马艇车两种是我国80年代研制的产品。主要装备于我们工程兵舟桥部队。铁马舟艇底盘车作为其运载力,讲究机动迅速,灵活。车辆在换季封存时需要将其电瓶拆卸下来补充电解液维护外表和充电。之后与车各自存放,而启封车辆需要在接到上级的命令后迅速及时的将电瓶装车并拆掉其它封存。通电打火后将车开到指定位置。紧急启封是考验一支队伍的战斗力,而往往也在分秒之间决定胜负局面。通过日常训练以及学习实践发现,电瓶装配存在以下问题:①一直以来紧急启封时多为一人一车,两车的驾驶员协力将两车四块电瓶逐一搬到电瓶箱内并进行固定连接,耗费时间过长。②舟车电瓶箱在舟体1.4m以下,正常人无法直身进入,两人需弯腰协力搬进,因其不好抓握用力有时还需第三人帮助放进,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容易造成人员身体的扭碰伤,甚至是装备电瓶的磕碰损坏。③拆卸时同样不好施展用力需要两人抓握电瓶两侧粗线握把,将电瓶托甩出电瓶盒,这种操作容易失手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手动升降的多功能装载平台,包括框架(1),框架(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移动轮(2),框架(1)的一侧顶部设有推把(3),其特征在于:框架(1)内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升降板(5),支撑板(4)和升降板(5)之间通过剪叉机构连接,升降板(5)的顶面通过轴承座安装数个托辊(6),框架(1)内设有带孔的立板(7),孔内穿过转轴(8)且与之通过轴承连接,转轴(8)的前端固定安装棘轮(9),立板(7)上铰接安装棘爪(10),棘爪(10)与棘轮(9)啮合,转轴(8)的后端与剪叉机构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手动升降的多功能装载平台,包括框架(1),框架(1)的底部四角均固定安装移动轮(2),框架(1)的一侧顶部设有推把(3),其特征在于:框架(1)内设有支撑板(4),支撑板(4)的上方设有与之平行的升降板(5),支撑板(4)和升降板(5)之间通过剪叉机构连接,升降板(5)的顶面通过轴承座安装数个托辊(6),框架(1)内设有带孔的立板(7),孔内穿过转轴(8)且与之通过轴承连接,转轴(8)的前端固定安装棘轮(9),立板(7)上铰接安装棘爪(10),棘爪(10)与棘轮(9)啮合,转轴(8)的后端与剪叉机构通过曲柄连杆机构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手动升降的多功能装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剪叉机构包括数个X型杆(11),X型杆(11)由两个中部铰接的长杆组成,X型杆(11)的一侧端部均固定安装滚轮(12),X型杆(11)的另一侧端部均与支撑板(4)或升降板(5)铰接连接。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一种手动升降的多功能装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曲柄连杆机构包括曲柄(13)、连杆(14),曲柄(13)的一端与转轴(8)的后端固定连接,曲柄(13)的另一端铰接连接连杆(14)的一端,X型杆(11)的一侧底端通过一根纵向杆(15)固定连接,连杆(14)的另一端与纵向杆(15)铰接连接。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手动升降的多功能装载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棘轮(9)的前面中部固定安装套筒(16),套筒(16)内活动安装压杆(17)。


5.根据权利要求1或2或3所述的一种手动升降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滕达
申请(专利权)人:滕达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