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提升机构电驱动控制装置
本技术涉及一种提升机构电驱动控制装置,属于驱动控制领域。
技术介绍
提升机构一直被广泛实用,不仅能够适用于各种的工作场合,而且完成了人类难以完成的起重工作,也减少了工作中的人力资源消耗,同时加快了工作的进度与速度。但是现有的提升机构的很难在较小的工作场合使用,一些起重工作场合还在使用传统的液压起重机进行工作,不仅耗费人力,并且工作时间很长,也无法保证工作的精度,同时当提升机构在工作中出现损坏时,无法保证工作人员的安全问题。此外现有的电驱动提升机构功率较大,损耗大,且控制电路的安全性能有待提高。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提供一种提升机构电驱动控制装置,解决上述提到的问题。技术方案:一种提升机构电驱动控制装置,包括:提升装置和驱动控制电路。在进一步的实施例中,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脉冲驱动模块;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放大器U2、放大器U3、异步计数器U4、放大器U5、放大器U6、与非门F1、与非门F2、与非门F3、与非门F4、三极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提升机构电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装置和驱动控制电路;其中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脉冲驱动模块;/n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放大器U2、放大器U3、异步计数器U4、放大器U5、放大器U6、与非门F1、与非门F2、与非门F3、与非门F4、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晶振管X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所述控制芯片U1的1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U2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提升机构电驱动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提升装置和驱动控制电路;其中所述驱动控制电路包括控制模块和脉冲驱动模块;
所述控制模块包括控制芯片U1、放大器U2、放大器U3、异步计数器U4、放大器U5、放大器U6、与非门F1、与非门F2、与非门F3、与非门F4、三极管Q1、三极管Q2、三极管Q3、三极管Q4、晶振管X1、电阻R1、电阻R2、电阻R3、电阻R4、电阻R5、电阻R6、电阻R7、电阻R8、电容C1、电容C2、电容C3、二极管D1、二极管D2、二极管D3、二极管D4;所述控制芯片U1的1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阻R1的一端和所述放大器U2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5号管脚、6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3的一端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4号管脚与所述放大器U3的2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2号管脚、3号管脚与所述异步计数器U4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放大器U2的3号管脚与所述电阻R2连接,所述放大器U2的2号管脚接地,所述电阻R3的另一端与所述电容C1的一端连接且接地,所述放大器U3的1号管脚与所述二极管D1连接,所述异步计数器U4的3号管脚同时与所述控制芯片U1的7号管脚和所述晶振管X1的2号管脚连接且接地,所述异步计数器U4的7号管脚与所述晶振管X1的1号管脚连接且接地,所述异步计数器U4的6号管脚接地;所述控制芯片U1的28号管脚与所述与非门F1的1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27号管脚与所述与非门F2的4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26号管脚与所述与非门F1的10号管脚连接,所述控制芯片U1的25号管脚与所述与非门F4的13号管脚连接,所述放大器U5的1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容C2的一端、所述与非门F2的5号管脚、所述与非门F1的2号管脚和所述电阻R4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6的1号管脚同时与所述电容C3的一端、所述与非门F4的12号管脚、所述与非门F3的9号管脚和所述电阻R6的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5的3号管脚与所述电容C2的另一端连接,所述放大器U6的3号管脚与所述电容C3的另一端连接,所述与非门F1的1号管脚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与非门F1的3号管脚与所述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所述与非门F2的6号管脚与所述三极管Q2的基极连接,所述与非门F3的8号管脚与所述三极管Q3的基极连接,所述与非门F4的11号管脚与所述三极管Q4的基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电阻R4的另一端、所述控制芯片U1的44号管脚,所述放大器U2的4号管脚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集电极同时与所述三极管Q3的集电极、所述三极管Q4的集电极和所述二极管D4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2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2的正极和所述二极管D3的正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3的发射极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2的负极和所述二极管D3的负极连接,所述三极管Q1的发射极同时与放大器U5的2号管脚和所述电阻R7的一端连接,所述三极管Q4的发射极与所述放大器U6的2号管脚连接,所述电阻R7的另一端与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连接,所述二极管D5的正极同时与所述二极管D4的负极和所述电阻R8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提升...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洁,蒋雪峰,
申请(专利权)人:南京众科汇电气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