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缆收纳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7410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收纳装置,其包括:卷绕器,其包括固定部和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部的转动部;和绕线件,用于允许线缆绕在其上,绕线件可拆卸地安装于转动部上,以在转动部相对固定部旋转时,随同转动部旋转以卷绕或释放线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线缆收纳装置收线放线操作简单、线缆不会打结缠绕,且有效利用率很高。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线缆收纳装置
本技术涉及水电站试验
,特别是设计一种线缆收纳装置。
技术介绍
水电站的现场试验具有周期短、传感器布置测点多和设备拆装频繁的特点,需要重复多次地对信号线进行放线和收线工作。目前所采取方式是人手卷绕、释放线缆。这种传统的方式放线较慢,线缆容易打结缠绕,给收线和下一次放线制造阻碍。由于人手线缠绕无法保证特别紧,线缆会占据很大的空间,需要很大的箱子去专门装线。而且,不同试验的需要的信号线缆的种类和长度也不同,这也给线缆的准备工作带来很大困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至少克服现有技术存在的上述缺陷之一,提供一种收线放线操作简单、线缆不会打结缠绕的线缆收纳装置。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提高线缆收纳装置的有效利用率。本技术的进一步的目的是要节约线缆的存储空间。特别地,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线缆收纳装置,其包括:卷绕器,其包括固定部和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部的转动部;和绕线件,用于允许线缆绕在其上,绕线件可拆卸地安装于转动部上,以在转动部相对固定部旋转时,随同转动部旋转以卷绕或释放线缆。可选地,绕线件为环状,其外圆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槽,以允许线缆绕在容纳槽内。可选地,绕线件由可受挤压发生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以便在其脱离卷绕器后可被挤压为长条状,以便于存放。可选地,绕线件上设置有绑扎带、卡接扣和穿带孔;绑扎带和卡接扣分别位于绕线件的轴向两端,且分别处于绕线件的一条直径线的两侧;穿带孔位于卡接扣旁,以在绕线件被挤压至长条状后,允许绑扎带穿过穿带孔,与卡接扣固定,使绕线件保持在长条状。可选地,线缆收纳装置还包括:保护带,其为环圈状且由柔性材质制成,用于套在绕线件的外圆上,以保护容纳槽内的线缆。可选地,绕线件的内圆设置有一圈内齿;且转动部上设置有一圈外齿,绕线件安装于转动部后,内齿与外齿啮合,以便转动部带动绕线件转动。可选地,卷绕器还包括齿轮计数器,其用于记录转动部转过的圈数。可选地,卷绕器还包括手柄,手柄安装于转动部的轴向端面,以便人手把持手柄来旋转转动部。可选地,转动部的轴向端面开设有凹腔;手柄为长条状,其一端可转动地安装于凹腔内,以便手柄转动至处于凹腔内部的收纳状态,或转动至与转动部的轴向端面呈预设角度的展开状态。可选地,固定部包括盘体,转动部可转动地安装于盘体的一侧;把手,设置于盘体的另一侧表面。本技术的线缆收纳装置利用卷绕器带动绕线件转动,实现对线缆的卷绕和释放,无需直接用手卷线和放线,效率更高,且卷线更加有序,线缆在卷绕和释放过程不会缠线、打结。并且,本技术的线缆收纳装置中,卷绕器和绕线件是两个独立部件。一般情况下,绕线件与卷绕器并不进行装配,仅在进行卷线或者放线时,才需要将绕线件安装在卷绕器上,完成卷线或者放线后,便可将绕线件从卷绕器上拆卸下来。因此,可设置多个绕线件,使每个绕线件用于卷绕一种规格的线缆,而使全部的绕线件仅配置一个卷绕器即可。由此可见,线缆收纳装置(特别是卷绕器)的有效利用率非常高,一个卷绕器便可完成多种线缆的卷线和放线工作。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线缆收纳装置中,绕线件是由可受挤压发生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在线缆被卷绕完毕后,可将绕线件连同线缆一起挤压为长条状,以使其更加便于装箱和携带,且占据空间更小,这种设计非常巧妙。此外,本技术利用绑扎带、卡接扣和穿带孔等结构实现了对绕线件的形态固定,使其稳固地保持在长条状,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进一步地,本技术的线缆收纳装置利用齿轮计数器对转动部转过的圈数进行记录,也就是记录了绕线件卷线或者放线的圈数,操作人员可根据该圈数估算卷线或者放线的长度,极大提升了现场的工作效率。根据下文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例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将会更加明了本技术的上述以及其他目的、优点和特征。附图说明后文将参照附图以示例性而非限制性的方式详细描述本技术的一些具体实施例。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标示了相同或类似的部件或部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这些附图未必是按比例绘制的。附图中: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线缆收纳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线缆收纳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图3是图1所示线缆收纳装置中的绕线件的侧视图;图4是绕线件被挤压为长条状时的状态示意图;图5是保护带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2所示线缆收纳装置的另一角度示意图;图7是图1所示线缆收纳装置中的卷绕器的分解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线缆收纳装置,以用于对线缆进行卷绕、收纳和释放,特别适于应用在水电站现场试验。图1是根据本技术一个实施例的线缆收纳装置的装配示意图。如图1所示,图2是图1所示线缆收纳装置的分解示意图。如图1和图2所示,本技术实施例的线缆收纳装置包括卷绕器200和绕线件100。卷绕器200包括固定部210和转动部220,转动部220可转动地安装于固定部210上。绕线件100用于允许线缆绕在其上。卷绕器200和绕线件100是两个独立部件,绕线件100用于可拆卸地安装于转动部220上,以在转动部220相对固定部210旋转时,随同转动部220旋转以卷绕或释放线缆。一般情况下,绕线件100与卷绕器200并不进行装配(如图2),仅在进行卷线或者放线时,才需要将绕线件100安装在卷绕器200上(如图1),完成卷线或者放线后,便可将绕线件100从卷绕器200上拆卸下来。因此,可设置多个绕线件100,使每个绕线件100用于卷绕一种规格的线缆,而使全部的绕线件100仅配置一个卷绕器200即可。由此可见,一个卷绕器200便可完成多种线缆的卷线和放线工作,线缆收纳装置(特别是卷绕器200)的有效利用率非常高。此外,线缆收纳装置利用卷绕器200带动绕线件100转动,实现对线缆的卷绕和释放,避免了直接用手卷线和放线,效率更高,且卷线更加有序,线缆在卷绕和释放过程不会缠线、打结。图3是图1所示线缆收纳装置中的绕线件100的侧视图。如图1至图3所示,可使绕线件100为环状,其外圆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槽101,以允许线缆绕在容纳槽101内。容纳槽101的侧壁能对线缆进行围挡。图4是绕线件100被挤压为长条状时的状态示意图。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所示,可使绕线件100由可受挤压发生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以便在其脱离卷绕器200后可被挤压为长条状,以便于存放。例如,当需要卷绕的线缆被全部卷在绕线件100上之后,即可将绕线件100连同线缆一起挤压为长条状,以使其更加便于装箱和携带,且占据空间更小,这种设计非常巧妙。当然,绕线件100被挤压成长条状后,需要对其进行绑扎,以使其稳固地保持在长条状的状态。在外力消失后,绕线件100可回复到固有的环形。可受挤压发生弹性变形的材料可为天然橡胶材料。由于天然橡胶具有弹性大、抗撕裂性强、电绝缘性好、耐磨性高和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线缆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n卷绕器,其包括固定部和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部的转动部;和/n绕线件,用于允许线缆绕在其上,所述绕线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转动部上,以在所述转动部相对所述固定部旋转时,随同所述转动部旋转以卷绕或释放线缆。/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线缆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
卷绕器,其包括固定部和可转动地安装于所述固定部的转动部;和
绕线件,用于允许线缆绕在其上,所述绕线件可拆卸地安装于所述转动部上,以在所述转动部相对所述固定部旋转时,随同所述转动部旋转以卷绕或释放线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线缆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件为环状,其外圆面沿径向向内凹陷形成容纳槽,以允许线缆绕在所述容纳槽内。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件由可受挤压发生弹性变形的材料制成,以便在其脱离所述卷绕器后可被挤压为长条状,以便于存放。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线缆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
所述绕线件上设置有绑扎带、卡接扣和穿带孔;
所述绑扎带和所述卡接扣分别位于所述绕线件的轴向两端,且分别处于所述绕线件的一条直径线的两侧;
所述穿带孔位于所述卡接扣旁,以在所述绕线件被挤压至长条状后,允许所述绑扎带穿过所述穿带孔,与所述卡接扣固定,使所述绕线件保持在长条状。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线缆收纳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保护带,其为环圈状且由柔性材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曲力涛周叶郑云峰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