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放灰用清灰小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7111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放灰用清灰小车,包括推车,所述推车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中分别活动连接有氧化铝吨包袋,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顶部连接有可活动的一体式盖板,所述一体式盖板上连接有第一进灰漏斗和第二进灰漏斗,所述第一进灰漏斗和第二进灰漏斗顶部固定连接有一进灰仓,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侧面还连接有活动门。该放灰用清灰小车能够使得吸布料天车中的灰料进入到清灰筒中以后不会发生扬起,且方便氧化铝吨包袋进行转运。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放灰用清灰小车
本技术属于吸布料天车放灰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放灰用清灰小车。
技术介绍
传统吸布料天车放灰作业是将天车收尘器积灰转移至地面固定放灰罐中,当罐内积灰到一定量时,打开底部放灰阀,流至氧化铝吨包袋储存。在整个放灰过程中,虽然在放灰罐上设置有收尘系统,但是在吸布料天车放灰以及放灰罐将积灰转移到氧化铝吨包袋的过程中,往往粉尘很大,尘土飞扬,整个现场几乎浓烟一片,尘土到处飞扬,严重影响员工身心健康和企业形象。为此,专利号为CN201721307944.9的中国专利公开了一种吸布料天车用放灰罐,该放灰罐可以有效的防止尘土弥漫,但是这种放灰罐是固定在地面上的,在氧化炉吨包袋装满灰尘之后,需要将吨包袋卸下,由于吨包袋重量过重,还需要使用吊装装置将吨包袋卸下,如果使用吊装装置,在将吨包袋吊出的时候是通过吨包袋四周的吊耳进行吊装的,吨包袋在吊装的时候上端并未封口,灰尘可能扬出,另外,这种方式为了防止吊耳断裂,对吨包袋的强度要求比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一个或多个上述缺陷,本技术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放灰用清灰小车,该放灰用清灰小车能够使得吸布料天车中的灰料进入到清灰筒中以后不会发生扬起,且方便氧化铝吨包袋进行转运。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放灰用清灰小车,包括推车,所述推车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中分别活动连接有氧化铝吨包袋,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顶部连接有可活动的一体式盖板,所述一体式盖板上连接有第一进灰漏斗和第二进灰漏斗,所述第一进灰漏斗和第二进灰漏斗顶部固定连接有一进灰仓,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侧面还连接有活动门。进一步,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活动门两侧分别固定有L型插接板,所述L型插接板插接连接在定位槽中,所述两活动门之间通过一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板上固定有第一移动把手。进一步,所述一体式盖板中部还固定有第二移动把手。进一步,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底部均固定有一斜滑板。进一步,所述进灰仓上连接有折叠式盖板,所述折叠式盖板包括第一盖板体和第二盖板体,所述第一盖板体和第二盖板体相铰接。进一步,所述一体式盖板的底部连接有分别和第一清灰筒以及第二清灰筒相配合的卡接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第一,该放灰用清灰小车能够使得吸布料天车中的灰料进入到清灰筒中以后不会发生扬起,且方便氧化铝吨包袋进行转运;第二,该放灰用清灰小车上固定有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的侧面的活动门可以快速开启,便于将吨包袋卸下;第三,在进灰仓上连接有折叠式盖板,通过该折叠式盖板的设置,在一个吨包袋中装入灰尘后,能够将其盖上,防止吹尘扬出,保证现场的整洁。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立体图;图2是本技术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的剖面图;图3是本技术折叠式盖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技术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未连接活动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技术的一体式盖板的仰视图。图中:1、推车2、第一清灰筒3、第二清灰筒4、一体式盖板5、第一进灰漏斗6、第二进灰漏斗7、进灰仓8、活动门9、定位槽10、L型插接板11、连接板12、第一移动把手13、第二移动把手14、斜滑板15、第一盖板体16、第二盖板体17、卡接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说明:参见图1到图5所示的一种放灰用清灰小车,包括推车1,所述推车1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清灰筒2和第二清灰筒3,所述第一清灰筒2和第二清灰筒3中分别活动连接有氧化铝吨包袋,所述第一清灰筒2和第二清灰筒3顶部连接有可活动的一体式盖板4,所述一体式盖板4上连接有第一进灰漏斗5和第二进灰漏斗6,所述第一进灰漏斗5和第二进灰漏斗6顶部固定连接有一进灰仓7,所述第一清灰筒2和第二清灰筒3侧面还连接有活动门8。本技术在使用的时候过程如下,将该清灰小车置于地面,在第一清灰筒2和第二清灰筒3中分别固定一氧化铝吨包袋,随后将一体式盖板4盖合到两清灰筒上,起到固定吨包袋以及防止灰尘扬起的作用,当吸布料天车中装满收集的灰尘之后,通过天车将卸灰管移动到第一进灰漏斗5上方,打开卸灰管中的卸灰阀,将吸布料天车中的灰尘卸入到第一清灰筒2中的氧化铝吨包袋之中,当第一清灰筒2中的氧化铝吨包袋装满之后,关闭卸灰管的卸灰阀,然后移动清灰小车(移动吸布料天车也可以),使得卸灰管移动到第二清灰筒3的第二进灰漏斗6上方,此时,由于在第一进灰漏斗5和第二进灰漏斗6上部连接有一进灰仓7,卸灰管残留的灰尘将会落入到进灰仓7中,不会落到其他地方,随后再次重复上述操作,当两个清灰筒中的吨包袋都装满灰尘之后,将清灰小车移动到车间外部的吨包袋收集区域,将活动门8打开,可以快速的将吨包袋移出。进一步,所述第一清灰筒2和第二清灰筒3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槽9,所述活动门8两侧分别固定有L型插接板10,所述L型插接板10插接连接在定位槽9中,所述两活动门8之间通过一连接板11连接,所述连接板11上固定有第一移动把手12。具体的,本技术为了使得活动门8能够固定两个吨包袋,同时实现快速的拆装,在活动门8两侧固定L型插接板10,该L型插接板10能够快速的插接在两个清灰筒的定位槽9之中,能够有效的将吨包袋进行固定,另外,为了实现活动门8的快速拆卸,在两个活动门8之间还固定有一连接板11,同时通过该连接板11上的第一移动把手12,可以快速的将活动门8拆卸下来。进一步,所述一体式盖板4中部还固定有第二移动把手13。本技术的一体式盖板4中部固定有第二移动把手13,通过该第二移动把手13能够实现一体式盖板4快速操控。进一步,所述第一清灰筒2和第二清灰筒3底部均固定有一斜滑板14。本技术在第一清灰筒2和第二清灰筒3的底部均固定有一斜滑板14,通过该斜滑板14的设置,当将活动门8打开后,在重力的作用下,吨包袋将从斜滑板14上滑落,使其快速的从清灰筒中卸载下来。进一步,所述进灰仓上连接有折叠式盖板,所述折叠式盖板包括第一盖板体15和第二盖板体16,所述第一盖板体15和第二盖板体16相铰接。本技术在进灰仓中设置有活动的折叠式盖板,当卸料管向第一清灰筒2中卸料的时候,可以将第二盖板体16向左翻折层叠到第一进灰漏斗5上,当卸料管向第二清灰筒3中卸料的时候,可以先将折叠式盖板翻转180度,将第一进灰漏斗5堵住,房子灰尘扬起,当两个清灰筒都装入灰尘以后,将第一盖板体15和第二盖板展开,将第一进灰漏斗5和第二进灰漏斗6均堵住。进一步,所述一体式盖板4的底部连接有分别和第一清灰筒2以及第二清灰筒3相配合的卡接部17。具体的,一体式盖板底部分别具有两个卡接部17,卡接部可以直接卡接到第一清灰筒2和第二清灰筒3上,使盖板连接更加稳固。以上详细描述了本技术的较佳具体实施例。应当理解,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无需创造性劳动就可以根据本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放灰用清灰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所述推车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中分别活动连接有氧化铝吨包袋,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顶部连接有可活动的一体式盖板,所述一体式盖板上连接有第一进灰漏斗和第二进灰漏斗,所述第一进灰漏斗和第二进灰漏斗顶部固定连接有一进灰仓,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侧面还连接有活动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放灰用清灰小车,其特征在于,包括推车,所述推车上固定连接有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中分别活动连接有氧化铝吨包袋,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顶部连接有可活动的一体式盖板,所述一体式盖板上连接有第一进灰漏斗和第二进灰漏斗,所述第一进灰漏斗和第二进灰漏斗顶部固定连接有一进灰仓,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侧面还连接有活动门。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放灰用清灰小车,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清灰筒和第二清灰筒的两侧均设置有定位槽,所述活动门两侧分别固定有L型插接板,所述L型插接板插接连接在定位槽中,所述两活动门之间通过一连接板连接,所述连接...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肖永平王荣吴成武
申请(专利权)人:重庆锦旗碳素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重庆;50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