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四向接驳输送的升降式穿梭车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6860 阅读:5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自动化物流穿梭车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四向接驳输送的升降式穿梭车,包括安装板,所述安装板的底部通过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所述安装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所述电动推杆顶部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车体,所述连接板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所述安装槽顶部的内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底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伺服电机控制螺纹杆进行转动,螺纹杆的转动使螺纹块在限位杆和限位轨道的限位下进行上下方向移动,进而通过螺纹块上下移动达到调节车体高度的效果,通过向下调节车体高度有效调节安装面和移动滚轮之间距离,使穿梭车升降输送装置在横纵两个方向正反向输送,从而达到穿梭车四向接驳输送的效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四向接驳输送的升降式穿梭车
本技术涉及自动化物流穿梭车
,尤其涉及一种四向接驳输送的升降式穿梭车。
技术介绍
穿梭车是一种常用的物料搬运设备,属有轨制导车辆,可分为直行往复穿梭车和环形穿梭车,实现输送站台之间的物料搬运和转移。随着穿梭车的快速发展,对于穿梭车的使用越来越多,进而对于穿梭车的要求也随之提高,但是现有的穿梭车只能实现与走行方向垂直的双向输送,不能直接实现与走行同向输送,若需要实现输送机站台和穿梭车之间的直接衔接输送,需要借助多台输送机辅助转向90度才能间接实现,在自动化物流系统工艺设计中有一定局限性,缺少灵活性,进而影响搬运效率和质量,且衔接设备较多,成本较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如:现有的穿梭车因为如需要进行升降的话只能单一的对车体方向进行升降,进而导致不能直接实现与走行同向输送,导致穿梭车的使用局限性较大,不能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有效布局,而提出的一种四向接驳输送的升降式穿梭车。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四向接驳输送的升降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四向接驳输送的升降式穿梭车,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通过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顶部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车体(4),所述连接板(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顶部的内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底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块(8),所述螺纹块(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传动U形板(9),所述传动U形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支撑U形板(10),所述支撑U形板(10)底部的内表面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四向接驳输送的升降式穿梭车,包括安装板(1),其特征在于,所述安装板(1)的底部通过两个连接杆固定连接有连接板(2),所述安装板(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电动推杆(3),所述电动推杆(3)顶部的伸缩端固定连接有车体(4),所述连接板(2)的底部开设有安装槽(5),所述安装槽(5)顶部的内表面上均固定连接有伺服电机(6),所述伺服电机(6)底部的输出端固定连接有螺纹杆(7),所述螺纹杆(7)的外表面上螺纹连接有螺纹块(8),所述螺纹块(8)的正面固定连接有传动U形板(9),所述传动U形板(9)的底部固定连接有对称的两个支撑U形板(10),所述支撑U形板(10)底部的内表面上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移动滚轮(11),所述安装槽(5)背面的内表面上固定连接有位于螺纹杆(7)两侧且对称的两个限位轨道(12),所述传动U形板(9)的顶部通过限位杆(13)滑动连接在限位轨道(12)的内表面上。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四向接驳输送的升降式穿梭车,其特征在于,所述车体(4)的左侧开设有...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金桂根乔英黎建强穆建军高彦国叶玮纪艳飞赵丽宝蔡伦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酷想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