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煤矿副井底进车侧智能识别阻车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5389 阅读:7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煤矿副井底进车侧智能识别阻车器,包括工字钢、气动推杆和阻车刀片,所述工字钢的上表面连接有轨道,所述轨道下表面靠近工字钢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轨枕,所述轨道下表面靠近工字钢另一外侧设置有第二轨枕,所述槽钢一侧的轨道上方设置有气动推杆,所述气动推杆的一端连接有连杆,所述连杆的内侧连接有阻车刀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阻车器阻止了进车口重载车辆的自然滑行,保证了巷道行人的安全,提高了矿井的安全系数,带来了安全的社会效益;有效的减少了阻车器的撞击损坏,减小了因阻车器撞坏而造成的经济损失,降低了生产成本的投入,从而提高了经济效益,进而达到减员提效、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增加进车口安全系数的目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煤矿副井底进车侧智能识别阻车器
本技术涉及煤矿阻车器
,具体为一种煤矿副井底进车侧智能识别阻车器。
技术介绍
煤矿井下进车口阻车器,原来使用自制手动抱轨式阻车器。在车辆进出井底进车口时有跟车工手动开闭阻车器。随着运输队人员减少,已无法配备跟车工,电机车司机每次顶重车进入进车口,需下车往返各50米左右(每次顶13辆矿车30米+电机车2.5米+矿车到阻车器的安全距离15米)打开后再回到电机车操作顶车。矿车到位后电机车退出阻车器后,司机需下车关好阻车器,防止矿车自动滑出进车口。生产紧张时电机车司机进车时忘记打开阻车器,因此造成撞坏阻车器和车辆掉道事故。电机车顶车完成退出进车口后,忘记关闭阻车器可能造成重载矿车会自动滑出而撞伤人员。为减员提效、减轻职工劳动强度、增加进车口安全系数,在井下进车口设计安装自动式阻车器。在电机车距阻车器50米时阻车器自动打开,电机车顶车完成退出后自动关闭。为此,我们推出一种煤矿副井底进车侧智能识别阻车器。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煤矿副井底进车侧智能识别阻车器,以解决上述
技术介绍
中提出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煤矿副井底进车侧智能识别阻车器,包括工字钢(1)、气动推杆(7)和阻车刀片(9),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1)的上表面连接有轨道(2),所述轨道(2)下表面靠近工字钢(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轨枕(3),所述轨道(2)下表面靠近工字钢(1)另一外侧设置有第二轨枕(4),远离第一轨枕(3)的所述轨道(2)下表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轨枕(5),靠近第三轨枕(5)的所述轨道(2)下表面设置有槽钢(6),所述槽钢(6)一侧的轨道(2)上方设置有气动推杆(7),所述气动推杆(7)的一端连接有连杆(8),所述连杆(8)的内侧连接有阻车刀片(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煤矿副井底进车侧智能识别阻车器,包括工字钢(1)、气动推杆(7)和阻车刀片(9),其特征在于:所述工字钢(1)的上表面连接有轨道(2),所述轨道(2)下表面靠近工字钢(1)的外侧设置有第一轨枕(3),所述轨道(2)下表面靠近工字钢(1)另一外侧设置有第二轨枕(4),远离第一轨枕(3)的所述轨道(2)下表面的一端设置有第三轨枕(5),靠近第三轨枕(5)的所述轨道(2)下表面设置有槽钢(6),所述槽钢(6)一侧的轨道(2)上方设置有气动推杆(7),所述气动推杆(7)的一端连接有连杆(8),所述连杆(8)的内侧连接有阻车刀片(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煤矿副井底进车侧智能识别阻车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轨枕(3)、第二轨枕(4)和第三轨枕(5)均匀间隔分布在轨道(2)的下表面。


3.根据权...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焦卫国成威张祎杰弓磊闫晓珂吕新爱王现星焦世伟黄振
申请(专利权)人:河南永华能源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南;4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