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塑胶产品注塑件切割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4034 阅读:5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3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塑胶产品注塑件切割装置,包括电柜箱,所述电柜箱的上端固定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夹具支座,所述夹具支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夹具固定板,所述夹具固定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塑胶注塑件的产品定位夹具,每两个前后相邻的产品定位夹具为一组且相对而设,电柜箱的内部设置有可抽拉的废屑收集盒,底座板、基板和夹具支座与废屑收集盒相对应位置处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一个通孔,夹具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每组产品定位夹具中间对应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个条形孔;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结构简单,提高切割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成本,减少工作的失误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塑胶产品注塑件切割装置
本技术涉及点胶行业
,尤其涉及一种塑胶产品注塑件切割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在生产小型注塑件时,一般是在一个模具里面布置多个型腔,一次成型出多个注塑件。而注塑过程必须在模具里面布置流道,从而在相邻注塑件之间形成多余的塑料连接件,在产品成型后从模具中取出时,必须要将相邻注塑件之间的塑料连接件去除以得到需要的注塑产品。现有的方法是人工用剪刀将其剪下来,生产效率低,剪切质量得不到有效保障,且往往一台注塑机需配备多名剪切工,造成人力成本大大增加;还有一些面板状的注塑件的水口较多,现有的水口切割设备无法做到同时对注塑件的所有水口一次切割完成,需要多次切割,其效率低下,多次切割增加工作的失误率,导致生产成本增加。因此,现有技术存在缺陷,需要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塑胶产品注塑件切割装置。本技术提供的技术文案,包括电柜箱,所述电柜箱的上端固定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夹具支座,所述夹具支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夹具固定板,所述夹具固定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塑胶注塑件的产品定位夹具,每两个前后相邻的产品定位夹具为一组且相对而设,所述电柜箱的内部设置有可抽拉的废屑收集盒,所述底座板、基板和夹具支座与废屑收集盒相对应位置处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夹具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每组产品定位夹具中间对应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个条形孔,所述产品定位夹具的上方设置有注塑件水口切割装置,所述注塑件水口切割装置的固定端与底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注塑件水口切割装置包括气缸升降组件和切刀组件,所述气缸升降组件带动切刀组件向下运动,对四个产品定位夹具的注塑件产品进行切割。优选地,所述气缸升降组件包括支柱、顶板、升降气缸、气缸接头和升降板,所述底座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两根支柱,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均与四根支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顶板的上表面中部,所述升降气缸的工作端穿过顶板与气缸接头连接,所述气缸接头与升降板的上表面中部卡接,所述升降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外套在其中两根支柱上,所述升降板与两根支柱接触位置处均固定有一个导套,每个所述导套与其相对应的支柱滑动连接。优选地,所述切刀组件包括左固定夹块、右固定夹块、安装板、上刀座和导轴,所述左固定夹块和右固定夹块的上端分别与升降板的下表面左右两侧固定连接,所述安装板的左右两侧边分别与左固定夹块和右固定夹块的内壁卡接,所述基板的上表面后侧固定有两根导轴,两根导轴的上端分别穿过安装板的下表面后侧的两个角,所述安装板与两根导轴接触位置处分别固定有一个滑套,每个所述滑套与每根相对应的导轴滑动连接,所述上刀座的上表面与安装板的下表面中部固定连接,所述上刀座与每组产品定位夹具对应位置处分别设置有下压切割元件一和下压切割元件二。优选地,所述下压切割元件一包括多个刀片和多个压块导杆,所述上刀座的前壁和后壁的左侧分别对应固定有两个刀片,每两个左右相邻的刀片为一组,所述安装板的下表面前后两侧与一组刀片相对应位置处从左至右依次设置有三根压块导杆,六根所述压块导杆的上端均与安装板活动连接,每根所述压块导杆的下端均固定有一个橡胶压块;所述下压切割元件二同下压切割元件一结构相同。优选地,所述上刀座的下表面中部固定有一根定位轴,所述夹具固定板的上表面与定位轴相对应位置处开设有一个圆孔,所述圆孔内设置有一个定位轴套,所述定位轴套与定位轴滑动连接。相对于现有技术地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设置注塑件水口切割装置,能够一次性对多个注塑件产品进行切割,切割效率高且位置精准,减少了失误;通过设置废屑收集盒,能够收集切割产生的废角料,改善了工作环境;本技术结构简单,提高切割效率,减少不必要的人工成本,减少工作的失误率,具有良好的市场应用价值。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注塑件水口切割装置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切刀组件示意图;图例所示:1、电柜箱;2、底座板;3、废屑收集盒;4、基板;5、夹具支座;6、夹具固定板;7、产品定位夹具;8、气缸升降组件;9、切刀组件;81、升降气缸;82、顶板;83、支柱;84、升降板;91、安装板;92、左固定夹块;93、导轴;94、上刀座;95、下压切割元件一;96、定位轴;97、下压切割元件二;98、右固定夹块;951、刀片;952、压块导杆;953、橡胶压块。具体实施方式为了便于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更详细的说明。附图中给出了本技术的较佳的实施例。但是,本技术可以以许多不同的形式来实现,并不限于本说明书所描述的实施例。相反地,提供这些实施例的目的是使对本技术的公开内容的理解更加透彻全面。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定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或者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术语“固定”、“一体成型”、“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在图中,结构相似的单元是用以相同标号标示。除非另有定义,本说明书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技术的
的技术人员通常理解的含义相同。本说明书中在本技术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用于限制本技术。下面结合附图对本技术作详细说明。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电柜箱1,所述电柜箱1的上端固定有底座板2,所述底座板2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基板4,所述基板4的上表面设置有夹具支座5,所述夹具支座5的上表面固定有夹具固定板6,所述夹具固定板6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塑胶注塑件的产品定位夹具7,每两个前后相邻的产品定位夹具7为一组且相对而设,所述电柜箱1的内部设置有可抽拉的废屑收集盒3,所述底座板2、基板4和夹具支座5与废屑收集盒3相对应位置处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夹具固定板6的上表面与每组产品定位夹具7中间对应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个条形孔,所述产品定位夹具7的上方设置有注塑件水口切割装置,所述注塑件水口切割装置的固定端与底座板2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注塑件水口切割装置包括气缸升降组件8和切刀组件9,所述气缸升降组件8带动切刀组件9向下运动,对四个产品定位夹具7的注塑件产品进行切割。优选地,所述气缸升降组件8包括支柱83、顶板82、升降气缸81、气缸接头和升降板84,所述底座板2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两根支柱83,所述顶板82的下表面均与四根支柱83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81固定在顶板82的上表面中部,所述升降气缸81的工作端穿过顶板82与气缸接头连接,所述气缸接头与升降板84的上表面中部卡接,所述升降板84的左右两端分别外套在其中两根支柱83上,所述升降板84与两根支柱83接触位置处均固定有一个导套,每个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塑胶产品注塑件切割装置,包括电柜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柜箱的上端固定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夹具支座,所述夹具支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夹具固定板,所述夹具固定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塑胶注塑件的产品定位夹具,每两个前后相邻的产品定位夹具为一组且相对而设,所述电柜箱的内部设置有可抽拉的废屑收集盒,所述底座板、基板和夹具支座与废屑收集盒相对应位置处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夹具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每组产品定位夹具中间对应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个条形孔,所述产品定位夹具的上方设置有注塑件水口切割装置,所述注塑件水口切割装置的固定端与底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注塑件水口切割装置包括气缸升降组件和切刀组件,所述气缸升降组件带动切刀组件向下运动,对四个产品定位夹具的注塑件产品进行切割。/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塑胶产品注塑件切割装置,包括电柜箱,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柜箱的上端固定有底座板,所述底座板的上表面中部固定有基板,所述基板的上表面设置有夹具支座,所述夹具支座的上表面固定有夹具固定板,所述夹具固定板的上表面前后两侧分别设置有两个用于放置塑胶注塑件的产品定位夹具,每两个前后相邻的产品定位夹具为一组且相对而设,所述电柜箱的内部设置有可抽拉的废屑收集盒,所述底座板、基板和夹具支座与废屑收集盒相对应位置处从上至下依次开设有一个通孔,所述夹具固定板的上表面与每组产品定位夹具中间对应位置处分别开设有一个条形孔,所述产品定位夹具的上方设置有注塑件水口切割装置,所述注塑件水口切割装置的固定端与底座板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所述注塑件水口切割装置包括气缸升降组件和切刀组件,所述气缸升降组件带动切刀组件向下运动,对四个产品定位夹具的注塑件产品进行切割。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塑胶产品注塑件切割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气缸升降组件包括支柱、顶板、升降气缸、气缸接头和升降板,所述底座板的上表面左右两侧分别固定有两根支柱,所述顶板的下表面均与四根支柱的顶端固定连接,所述升降气缸固定在顶板的上表面中部,所述升降气缸的工作端穿过顶板与气缸接头连接,所述气缸接头与升降板的上表面中部卡接,所述升降板的左右两端分别外套在其中两根支柱上,所述升降板与两根支柱接触位置处均固定有一个导套,每个所述导套与其相对应的支柱滑动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周从照刘小红吴巧梅
申请(专利权)人:深圳市宏顺达塑胶制品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