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3347 阅读:2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9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清孔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工作箱设置在工作台面上,并且前侧面镂空;安全光栅设置在工作箱镂空的侧面处;上模与下模设置在工作箱内,下模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上模设置有与下模通孔相适配的冲头;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上模,用于驱动上模的冲头插入下模的通孔中。效果:其一,本申请的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全自动清孔,可以完全代替人手操作,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其二,对标签的左右后三面定位,使标签的加工精度高。其三,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为双气缸模式,使下压力度大,加工量大。其四,设置有安全光栅,使操作者安全得到保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
本技术涉及一种清孔机,更具体地说,它涉及一种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
技术介绍
印刷标签行业生产过程中需要对标签进行打孔或者裁剪等操作,以使标签的形状达到顾客的所要求的工艺要求。但现的打孔工作,均是人工采用模切机逐页模切,这样的模切方式需要在生产标签流水线的两侧设置多个工作位置才能跟上标签流水线的生产速度。这样的生产方式所需人力多,劳动强度大,工作效率低,占用场地多,是印刷纸箱制造生产过程中的瓶颈,制约了工厂的总体生产能力。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不足,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具有自动清孔的优点。本技术的上述技术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得以实现的:一种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包括工作台面、上模、下模、第一驱动装置、安全光栅和工作箱;所述工作箱设置在工作台面上,并且前侧面镂空;所述安全光栅设置在工作箱镂空的侧面处;所述上模与下模设置在所述工作箱内,所述下模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上模设置有与下模通孔相适配的冲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上模,用于驱动上模的冲头插入所述下模的通孔中可选的:所所述下模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工作箱的底面上,所述上模设置有冲头的平面与下模设置有通孔的平面正对。可选的: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缸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箱的上顶面,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缸杆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可选的:还包括侧定位部和后定位部,所述侧定位部用于对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标签左右两侧进行定位,所述后定位部用于对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标签后侧进行定位。可选的:所述侧定位部包括左定位部与右定位部,所述左定位部设置在下模的左侧,所述右定位部设置在下模的右侧;所述后定位部设置在所述下模的后侧;侧定位部和后定位部均包括丝杠、螺母和推板,所述螺母设置有两个,其中一个螺母设置的工作台面上,另外一个螺母设置在工作箱的底面上,其中所述丝杠穿过两个螺母;所述丝杠处于工作箱的一端设置有偏心轮,丝杠处于工作箱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可选的:还包括接料框,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的下方,并且所述接料框接于所述下模通孔的下方。可选的:还包括压紧部,所述压紧部包括压紧气缸和夹板,所述夹板的一端处于所述下模的上方,所述夹板的另一端连接于所述压紧气缸的缸杆,所述压紧气缸的缸杆与所述下模平面呈角度设置,并且所述夹板的中间位置铰接在所述工作箱的底面。可选的:沿所述下模的左右两侧各设置一个压紧部。可选的:还包括电控箱,所述电控箱信号连接于第一驱动装置、安全光栅和压紧气缸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其一,本申请的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全自动清孔,可以完全代替人手操作,增加生产效率,同时避免操作过程中发生意外。其二,对标签的左右后三面定位,使标签的加工精度高。其三,第一驱动装置设置为双气缸模式,使下压力度大,加工量大。其四,设置有安全光栅,使操作者安全得到保障。其五,底部设置废料收集箱,加工之后无需考虑难清理问题。附图说明图1是本实施例中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实施例中工作箱内的结构示意图;图3是本实施例中接料框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实施例中侧定位部或后定位部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本实施例中压紧部与下模的位置关系示意图;图6是本实施例中上模与下模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工作台面;2、上模;201、冲头;3、下模;4、第一驱动装置;5、安全光栅;6、工作箱;7、侧定位部;701、偏心轮;702、推板;703、螺母;8、后定位部;9、接料框;10、压紧部;101、压紧气缸;102、夹板;11、电控箱;12、后定位部。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本申请提供一种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如图1所示,包括工作台面1、上模2、下模3、第一驱动装置4、安全光栅5和工作箱6。其中,如图1,工作箱6设置在工作台面1上,工作箱6呈长方体状,并且工作箱6的前侧面镂空。安全光栅5设置在工作箱6镂空的侧面处,如图1所示,安全光栅5一般包括有一条发射端和一条接收端,沿工作箱6的镂空的侧面左侧边设置一条发射端,右侧边设置一条接收端,组合成一组安全光栅5。当工作箱6内正常工作时,安全光栅5起到保护作用,当外部有操作人员伸手进工作箱6内,安全光栅5接收到信号时工作箱6内的各个部件会立刻停止工作,以达到保护操作人员的安全作用。进一步地,如图6所示,上模2与下模3设置在所述工作箱6内,并且下模3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工作箱6的底面上,下模3开设有若干个通孔,下模3的通孔排列数量和排列方式根据实际标签的形状和加工工艺要求设置,当对新的标签进行加工时,需要将下模3拆离工作箱6内,更换新的下模3模板。进一步地,第一驱动装置4为气缸或液压缸,气缸或液压缸的缸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箱6的上顶面,气缸或液压缸的缸杆可以沿垂直于下模3面的方向在工作箱6内伸缩,气缸或液压缸的缸杆固定连接于上模2的上表面,并且上模2与下模3的平面正对设置。上模2的下表面设置有冲头201,并且下模3设置有通孔的平面正对,上模2的冲头201与下模3的通孔相适配。需要加工的待加工标签会放置到下模表面,当第一驱动装置4驱动上模2正对于下模3位移,使上模2的冲头201可以压合到下模3的通孔中,同时会将待加工标签的表面压出若干个通孔。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6所示,第一驱动装置4的气缸或液压缸可以设置为两个,分别连接于上模2的左右两侧,双气缸或液压缸的设置具有压力大,速度快,效率高的优点,使上模2往下模3压合时压合力可以适配更多工件,避免代加工标签过厚而第一驱动装置4的输出力不足导致无法完成压合的情况。进一步地,如图2和图4,本申请的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还包括侧定位部7和后定位部8,侧定位部7设置下模3的左右两侧位置,侧定位部7用于对放置在所述下模3上的物料左右两侧进行定位。后定位部8设置在所述工作箱6的后侧,用于对放置在所述下模3上的物料后侧进行定位,即用侧定位部7和后定位部8对待加工纸板在下模3的位置进行调整。本申请中的侧定位部7与后定位部8的结构一致,作用也一致,用“侧”与“后”限定定位部设置的具体位置。在一些实施例中,如图4,侧定位部7和后定位部8均包括丝杠、螺母703和推板702,螺母703设置有两个,其中丝杠穿过两个螺母703,其中一个螺母703设置的工作台面1上,另外一个螺母703设置在工作箱6的底面上,丝杠处于工作箱6的一端设置有偏心轮701,丝杠处于工作箱6内的一端固定连接有推板702,可以通过手动转动偏心轮701使丝杠带动推板702不断向上模2的标签方向推进,达到对标签左侧定位的效果。进一步地,本申请的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还包括接料框9,接料框9设置在所述工作台面的下方,并且接料框9接于所述下模3通孔的下方。其中工作箱6底面和工作台面1上均设置有通孔连通于下模3的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面、上模、下模、第一驱动装置、安全光栅和工作箱;所述工作箱设置在工作台面上,并且前侧面镂空;所述安全光栅设置在工作箱镂空的侧面处;所述上模与下模设置在所述工作箱内,所述下模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上模设置有与下模通孔相适配的冲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上模,用于驱动上模的冲头插入所述下模的通孔中。/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其特征在于:包括工作台面、上模、下模、第一驱动装置、安全光栅和工作箱;所述工作箱设置在工作台面上,并且前侧面镂空;所述安全光栅设置在工作箱镂空的侧面处;所述上模与下模设置在所述工作箱内,所述下模开设有若干个通孔,所述上模设置有与下模通孔相适配的冲头;所述第一驱动装置驱动连接于上模,用于驱动上模的冲头插入所述下模的通孔中。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下模可拆卸设置在所述工作箱的底面上,所述上模设置有冲头的平面与下模设置有通孔的平面正对。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驱动装置为气缸或液压缸,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缸套固定设置在所述工作箱的上顶面,所述气缸或液压缸的缸杆固定连接于所述上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侧定位部和后定位部,所述侧定位部用于对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标签左右两侧进行定位,所述后定位部用于对放置在所述下模上的标签后侧进行定位。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小型自动标签清孔机,其特征在于:所述侧定位部包括左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建强罗安林
申请(专利权)人:广州科匠自动控制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