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王绍勤专利>正文

低颗粒物排放车间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61505 阅读:1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6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一种车间结构,特别是一种低颗粒物排放车间结构。一种低颗粒物排放车间结构,包括厂房,置于厂房顶部的吸捕装置,该吸捕装置与空气净化装置连接,该厂房下部装有新鲜空气供给装置和/或通气装置,通气装置一侧的地面上栽植绿化带。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给车间的下部源源不断进入新鲜空气,因此车间下部一定高度始终保持空气新鲜,同时还能促使车间的空气整体平稳上升;更有利将微小颗粒物收集捕捉净化后再排放,有效减轻大气污染防止治理的压力,利于员工身体健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低颗粒物排放车间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车间结构,特别是一种低颗粒物排放车间结构。
技术介绍
进入新时代,要求铸造企业的管理人员必须树立全方位的环保意识,对生产过程产生的物、气体的排放,决不可有丝毫疏忽!目前一些企业在造型、制芯、冶炼、浇注铸件清整等工部已增设了气体收集进行净化处理。应该说这是在铸造生产流程各部必不可缺的环保措施。但是相对对整个若大的车间来讲,这些只是其中局部的环保措施;而整个车间空气中悬浮着的固体颗粒仍需进行净化达标处理。不然随着持续生产,车间空气中所含固体颗粒的浓度会不断增大。它不仅严重影响工人的健康;而且车间的气体不断向外蔓延,污染着大气!至于其它车间如铸件落砂、材料的装卸等车间也都应对其空气中的颗粒物作达标处理和排放。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专利技术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之不足而提供一种降低大气污染的低颗粒物排放车间结构。本技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低颗粒物排放车间结构,包括厂房,置于厂房顶部的吸捕装置,该吸捕装置与空气净化装置连接,该厂房下部装有新鲜空气供给装置和/或通气装置,通气装置一侧的地面上栽植绿化带。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的本技术,与现有技术相比,能够有效解决给车间的下部源源不断进入新鲜空气,因此车间下部一定高度始终保持空气新鲜,同时还能促使车间的空气整体平稳上升;更有利将微小颗粒物收集捕捉净化后再排放,有效减轻大气污染防止治理的压力,利于员工身体健康。本技术的优选方案是:通气装置中的外框装在墙体上,外框上装有门板。外框上装有内套,内套内套上装有纱窗,内套的一侧装有所述门板。内套设置有三个,其中左侧内套上装有冷热交换装置,中间内套上装有百叶窗,右侧内套上装有纱窗,右侧内套的一侧装有门板或供应应急新鲜空气的应急进气箱。左侧内套和右侧内套呈对称状结构设置。通气装置一侧的与植物之间的间隔为2m至2.5m。吸捕装置通过空气吸捕收集管道与空气净化装置连接。新箱空气供给散气箱置于厂房内部,新鲜空气散气箱通过输送分管与输送总管连接,输送总管与厂房外的鼓风机连接,输送总管位于天车轨道下方,新鲜空气供给散气箱位于厂房水泥柱旁,输送分管与新鲜空气供给散气箱的安装板连接,输送分管的输出端装有蝶阀,安装板上装有进水管、出水管、进气总管和贮水管,进气总管与输送分管的一端连接,进气总管与进气分管贯通,贮水管与进水管和出水管连接,进水管的出水端位于贮水管底部,进气分管的出气端由贮水管底部端板连接后穿出,安装板通过角铁吊装有新鲜空气散气箱的箱体。吸捕装置在顶棚下通过并联管道与空气吸捕收集管道连接,空气吸捕收集管道安装在顶棚小柱上与厂房外的空气净化装置连接。厂房内装有颗粒检测仪、记录仪以及控制系统。附图说明图1是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的侧视图。图3是通气装置与绿化带位置结构示意图。图4是通气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5是空气净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吸捕装置与空气净化装置连接结构示意图。图7是图6的侧视图。图8是多跨并联厂房中间顶棚内吸捕装置与收集管道、空气净化装置的连接结构及新鲜空气散气箱与进气管道、鼓风机连接结构示意图。图9是多跨并联厂房空气净化处理装置另一种安装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详述本技术:本实施例,参见附图1至9所示,图中:厂房1、墙体101;新鲜空气散气箱2、箱体201、贮水管202、进气分管203、进气总管204、安装板205、蝶阀206、进水管207、出水管208、角铁209;吸捕装置3、空气吸捕收集管道4、天窗5、通气装置6、外框601、左侧内套602、中间内套603、右侧内套604、门板605、应急进气箱606、纱窗607、冷热交换器608、百叶窗609、风帽610;绿化带7、空气净化装置8、输送分管9、输送总管10、水泥柱11、新鲜空气风机12、并联管道13、顶棚小柱14。置于厂房1顶部的吸捕装置3,吸捕装置3与空气净化装置2连接,厂房1下部装有新鲜空气通气装置和/或通气装置6,通气装置6一侧的地面上栽植绿化带7;通气装置6中的外框601装在墙体101上,外框1上装有门板605。外框1上装有内套,内套上装有纱窗607,内套的一侧装有门板605。内套设置有三个,其中左侧内套602(如图所示,实际为墙体内侧的内套)上装有冷热交换器608,中间内套603上装有百叶窗609,右侧内套604上装有纱607窗,右侧内套607的一侧装有门板605或风机管道连接板606,当需要向厂房1内部供气时,将门板605拆下,将应急进气箱606安装上,应急进气箱606与门板605的外部尺寸一致:右侧内套604一侧的孔相适应。应急进气箱606断面大体呈L型结构,其中竖直结构的上端通过固定支撑件装有风帽610。左侧内套602和右侧内套604呈对称状结构设置,两者为外部阶梯结构的内套;中间内套603为等直径结构内套。新箱空气散气箱2置于厂房1内部,新鲜空气散风箱1通过输送分管9(输送分管9纵向设置,如图8中所示,输送总管10横向设置)与输送总管10连接,输送总管10与厂房1外的鼓风机连接,输送总管10(输送总管10用于新鲜空气的输送)位于天车轨道下方,新鲜空气散气箱2位于厂房1水泥柱旁,输送分管8与新鲜空气散气箱2的安装板205连接,输送分管9的输出端装有蝶阀206,安装板205上装有进水管207、出水管208、进气总管204和贮水管202(贮水管202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根据通入的介质可以实现预冷或预热功能),进气总管204与输送分管9的一端连接,进气总管204与进气分管203连接,贮水管202与进水管207和出水管208连接,进水管207的出水端位于贮水管202底部,进气分管203的出气端与贮水管202底部端板连接,安装板205通过四角上的角铁209吊装有新鲜空气散气箱2的箱体201,箱体201与安装板205之间留有供新鲜空气通过的空间。通气装置6一侧的与植物之间的间隔为2.5m;吸捕装置3中的吸捕器在顶棚下通过并联管道13与空气吸捕收集管道4连接,空气吸捕收集管道4安装在顶棚小柱14上并与厂房外的空气净化装置8连接。空气净化装置8置于厂房1的外部,空气净化装置8的体积比较大,就是由风机带动多个布袋除尘器构成的。厂房1顶部设置有天窗5,厂房1内装有颗粒检测仪、记录仪以及控制系统。检测仪可以采用TSI8530气溶胶监测仪。本实施例是在厂房1周围墙壁的下部增设了多个数量的进气窗口:通气装置6,大跨度车间再增设新鲜空气补加系统;还添设了厂房1顶部空气吸捕装置,生产过程中,另外要求车间的大小门窗关闭时要严密。绿化带7的作用,优选采用冬青树,它不仅可美化厂房场地的环境,更重要的目的在于:①它可给车间的进风窗口起美观屏蔽作用。②夏季对附近的空气有遮阴降温作用。③又可阻挡随风飘起的沙土与垃圾等物,给进气窗提供较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低颗粒物排放车间结构,包括厂房,置于厂房顶部的吸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捕装置与空气净化装置连接,该厂房下部装有新鲜空气供给装置和/或通气装置,通气装置一侧的地面上栽植绿化带。/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低颗粒物排放车间结构,包括厂房,置于厂房顶部的吸捕装置,其特征在于:该吸捕装置与空气净化装置连接,该厂房下部装有新鲜空气供给装置和/或通气装置,通气装置一侧的地面上栽植绿化带。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颗粒物排放车间结构,其特征在于:通气装置中的外框装在墙体上,外框上装有门板。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低颗粒物排放车间结构,其特征在于:外框上装有内套,内套内套上装有纱窗,内套的一侧装有所述门板。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低颗粒物排放车间结构,其特征在于:内套设置有三个,其中左侧内套上装有冷热交换装置,中间内套上装有百叶窗,右侧内套上装有纱窗,右侧内套的一侧装有门板或供应应急新鲜空气的应急进气箱。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低颗粒物排放车间结构,其特征在于:左侧内套和右侧内套呈对称状结构设置。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低颗粒物排放车间结构,其特征在于:通气装置一侧的与植物之间的间隔为2m至2.5m。


7.根据权利要求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绍勤关成君刘兆惠
申请(专利权)人:王绍勤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