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轧辊带温轧制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60918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轧辊带温轧制装置,包括上轧辊、下轧辊、第一加热装置、第二加热装置及温度控制器,上轧辊和下轧辊水平平行设置,上轧辊的辊身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每个第一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一加热装置,若干个第一加热装置依次串联后与温度控制器连接;下轧辊的辊身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孔,每个第二安装孔内安装有第二加热装置,若干第二加热装置依次串联后与温度控制器连接;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上下轧辊上设置加热装置,实现了在带温轧制过程直接对轧辊进行加热,避免了将轧件原料从加热炉取出然后咬入的过程中温度降低导致轧制试验失败;同时,避免原料加热后在咬入瞬间对轧辊辊面造成受热不均匀而导致轧辊受损失效。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轧辊带温轧制装置
本技术属于金属材料轧制加工
,特别涉及一种轧辊带温轧制装置。
技术介绍
金属板带材在汽车船舶,航空航天、民用建筑等行业应用非常广泛,许多金属材料由于组织结构及力学性能的特殊要求,在轧制过程中要求带温轧制以保证其表面光洁度和优异的机械性能。传统的带温轧制方法首先将轧辊更换为耐高温材质的轧辊,然后将原料在加热炉中加热至设定温度,取出原料送到轧制轨道进行喂料轧制。此方法的缺点在于原料从加热炉取出到咬入之间的时间间隔导致原料的温度降低,不能保证轧制温度和设定温度相等,且操作过程复杂,工艺不易控制,工作量较大。此外,高温的原料在接触轧辊的瞬间会造成轧辊辊面受热不均匀而使得辊面损伤严重,易出现划伤、裂纹等缺陷,大大缩短了轧辊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思路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轧辊带温轧制装置,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无法保证金属板带材轧制过程温度精度,轧制过程难度较大,轧辊寿命较短的技术问题,以满足不同金属板带材的带温轧制工艺,轧辊加热装置结构合理,加工工艺简单,成本低,轧辊使用寿命长。...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轧辊带温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轧辊(1)、下轧辊(2)、第一加热装置(3)、第二加热装置(4)及温度控制器(7);上轧辊(1)和下轧辊(2)水平平行设置,上轧辊(1)和下轧辊(2)之间设置有轧制空间;/n上轧辊(1)的辊身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16),每个第一安装孔(16)内安装有第一加热装置(3),若干个第一加热装置(3)依次串联后与温度控制器(7)连接;/n下轧辊(2)的辊身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孔(17),每个第二安装孔(17)内安装有第二加热装置(4),若干第二加热装置(4)依次串联后与温度控制器(7)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轧辊带温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上轧辊(1)、下轧辊(2)、第一加热装置(3)、第二加热装置(4)及温度控制器(7);上轧辊(1)和下轧辊(2)水平平行设置,上轧辊(1)和下轧辊(2)之间设置有轧制空间;
上轧辊(1)的辊身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一安装孔(16),每个第一安装孔(16)内安装有第一加热装置(3),若干个第一加热装置(3)依次串联后与温度控制器(7)连接;
下轧辊(2)的辊身表面均匀设置有若干第二安装孔(17),每个第二安装孔(17)内安装有第二加热装置(4),若干第二加热装置(4)依次串联后与温度控制器(7)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带温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孔(16)垂直设置在上轧辊(1)的辊身表面,第一加热装置(3)紧密穿插在第一安装孔(16)内,第一加热装置(3)的端部与上轧辊(1)的辊身表面平齐;
第二安装孔(17)垂直设置在下轧辊(2)的辊身表面,第二加热装置(4)紧密穿插在第二安装孔(17)内,第二加热装置(4)的端部与下轧辊(2)的辊身表面平齐;第一加热装置(3)和第二加热装置(4)均采用棒状陶瓷加热器。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轧辊带温轧制装置,其特征在于,第一安装孔(16)及第二安装孔(...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雷段西明吴维维杨西荣王苗高飞龙马炜杰柳奎君
申请(专利权)人: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陕西;6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