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碳吸附剂生产用混料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9543 阅读:4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属于碳吸附剂生产技术领域,尤其为一种碳吸附剂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支撑腿、混料平台、混料箱和搅拌组件,支撑腿固定在所述混料平台的底面四角,混料箱的顶端为入料口、底端为下料口,还包括上料箱,上料箱安装在所述混料平台上,且上料箱位于所述混料箱的正上方;在上料箱上部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号上料斗和二号上料斗,在所述上料箱上还安装有输料结构;所述输料结构包括输料电机和双螺旋输料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的碳吸附剂生产用混料装置,利用两个上料斗进行上料,之后通过双螺旋输料轴进行预混料和聚合,并将物料导入混料箱内进行搅拌混合,大大提高了混料效率,避免二次混料的问题,提高了加工效率,满足企业高要求的生产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碳吸附剂生产用混料装置
本技术属于碳吸附剂生产
,具体涉及一种碳吸附剂生产用混料装置。
技术介绍
吸附剂也称吸收剂,这种物质可使活性成分附着在其颗粒表面,使液态微量化合物添加剂变为固态化合物,有利于实施均匀混合,是一种能够有效地从气体或液体中吸附其中某些成分的固体物质,具有大的比表面、适宜的孔结构及表面结构;对吸附质有强烈的吸附能力;一般不与吸附质和介质发生化学反应;制造方便、容易再生;有极好的吸附性和机械性特性,在碳吸附剂生产过程中,需要对不同的原料进行混合。原有碳吸附剂生产用的不同原料在混料时,均是直接输送至搅拌设备内部进行搅拌混合,其混合效率低,通常需要进行二次混合,严重降低了生产效率。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碳吸附剂生产用混料装置,具有使用方便、混料均匀以及混料效率高的特点。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碳吸附剂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支撑腿、混料平台、混料箱和搅拌组件,所述支撑腿固定在所述混料平台的底面四角,所述混料箱和所述搅拌组件均安装在所述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碳吸附剂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支撑腿(1)、混料平台(2)、混料箱(4)和搅拌组件(5),所述支撑腿(1)固定在所述混料平台(2)的底面四角,所述混料箱(4)和所述搅拌组件(5)均安装在所述混料平台(2)上,所述混料箱(4)的顶端为入料口、底端为下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箱(3),所述上料箱(3)安装在所述混料平台(2)上,且所述上料箱(3)位于所述混料箱(4)的正上方;在所述上料箱(3)上部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号上料斗(6)和二号上料斗(7),在所述上料箱(3)上还安装有输料结构(8);所述输料结构(8)包括输料电机(10)和双螺旋输料轴(11)。/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碳吸附剂生产用混料装置,包括支撑腿(1)、混料平台(2)、混料箱(4)和搅拌组件(5),所述支撑腿(1)固定在所述混料平台(2)的底面四角,所述混料箱(4)和所述搅拌组件(5)均安装在所述混料平台(2)上,所述混料箱(4)的顶端为入料口、底端为下料口,其特征在于:还包括上料箱(3),所述上料箱(3)安装在所述混料平台(2)上,且所述上料箱(3)位于所述混料箱(4)的正上方;在所述上料箱(3)上部两端分别安装有一号上料斗(6)和二号上料斗(7),在所述上料箱(3)上还安装有输料结构(8);所述输料结构(8)包括输料电机(10)和双螺旋输料轴(11)。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吸附剂生产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输料电机(10)安装在所述上料箱(3)端面,所述双螺旋输料轴(11)通过轴承支撑架设在所述上料箱(3)内,且所述输料电机(10)驱动所述双螺旋输料轴(11)旋转。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碳吸附剂生产用混料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组件(5)包括搅拌电机(12)、主动伞状齿轮(13)、从动伞状齿轮(14)、搅拌桨(15)和搅拌轴(16);在所述混料箱(4)...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龙飞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舒跃碳吸附剂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