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923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2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涉及管道超滤膜技术领域,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管体的两侧皆焊接有第一固定盘,所述管体的内部固定有多组通道,且通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堵口,所述通道从内至外依次固定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通道的内部设置有滤袋。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设置的滤袋,滤袋的孔径2~50nm之间,符合过滤水质的超滤操作,减少杂质对管壁的撞击,滤袋可以放置和拿出,方便进行清洗和更换操作,且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不同直径的杂质位于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之间,避免杂质全部堆积在一处,在对管道进行冲洗时,使杂质的排出操作比较方便。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
本技术涉及管道超滤膜
,具体为一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
技术介绍
管式超滤膜是一种内部孔径非常细小的滤膜种类,当管式超滤膜的一端有一定压力产生时,就能够通过压力将水中小于内部孔径的溶质分子给筛出来,所以,这种超滤膜能够对一些废水中的颗粒性物质进行有效的过滤处理,管式超滤膜以压力差为推动力的膜过滤方法为超滤膜过滤。而在大通道的对流体进行过滤的操作时,镀陶瓷膜可以满足超滤孔径2~50nm的过滤效果,但是在长时间使用后,需要就要对镀陶瓷膜的内壁进行冲洗操作,同时,管壁的磨损在维修时操作不便,且现有的镀陶瓷膜一般分为三层结构,膜层满足对流体的过滤效果,但是,在流体过滤时,与滤膜表面接触,会影响流体的过滤操作,影响过滤效果。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镀陶瓷膜结构单一,仅采用镀陶瓷膜不能减缓其使用时间,且在膜层直接过滤流体时,杂质堵塞膜层,影响流体的过滤效果的问题,提供一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包括管体,所述管体的内部设置有内腔,所述管体的两侧皆焊接有第一固定盘,所述管体的内部固定有多组通道,且通道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堵口,所述通道从内至外依次固定有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所述通道的内部设置有滤袋,且滤袋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所述管体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盘。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盘和第二固定盘的外侧皆设置有多组相对应的安装孔。优选地,所述第一固定盘的一侧设置有多组与固定板相互配合的凹槽。优选地,所述滤袋的孔径为2~50nm,所述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的孔径依次递减。优选地,所述固定板的内部设置有与滤袋相配合的通槽。优选地,所述管体底部的两侧皆连接有透析液口,所述第二固定盘的一侧设置有排出管,所述透析液口和排出管上皆设置有阀门。优选地,所述第二固定盘的内侧皆设置有多组与通道相配合的通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滤袋,滤袋的孔径2~50nm之间,符合过滤水质的超滤操作,减少杂质对管壁的撞击,滤袋可以放置和拿出,方便进行清洗和更换操作;2、本技术通过设置的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不同直径的杂质位于第一过滤层、第二过滤层和第三过滤层之间的位置处,避免杂质全部堆积在一处,在对管道进行冲洗时,使杂质的排出操作比较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侧视图;图3为本技术通道和滤袋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通道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管体;2、内腔;3、通道;4、第一固定盘;5、透析液口;6、安装孔;7、凹槽;8、第一过滤层;9、第二过滤层;10、第三过滤层;11、固定板;12、滤袋;13、堵口;14、第二固定盘;15、通孔。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一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包括管体1,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2,管体1的两侧皆焊接有第一固定盘4,管体1的内部固定有多组通道3,且通道3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堵口13,通道3从内至外依次固定有第一过滤层8、第二过滤层9和第三过滤层10,通道3的内部设置有滤袋12,且滤袋12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11,管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盘14。本技术通过设置的滤袋12,滤袋的孔径2~50nm之间,符合过滤水质的超滤操作,减少杂质对通道3内壁的撞击,滤袋12可以放置和拿出,方便进行清洗和更换操作,多组通道3呈藕状结构,且是由PET(12μm)陶瓷(SiOx)组成的镀陶瓷膜,不同直径的杂质位于第一过滤层8、第二过滤层9和第三过滤层10之间的位置处,避免杂质全部堆积在一处,在对管道进行冲洗时,使杂质的排出操作比较方便。请着重参阅图1和2,第一固定盘4和第二固定盘14的外侧皆设置有多组相对应的安装孔6。该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通过设置的安装孔6,将螺栓穿过第一固定盘4和第二固定盘14的安装孔6中,使用螺母拧紧,使第一固定盘4和第二固定盘14固定连接,从而方便污水的排放。请着重参阅图1、2和3,第一固定盘4的一侧设置有多组与固定板11相互配合的凹槽7。该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通过设置的凹槽7,使固定板11可以放置在凹槽7的内部,通过与管体1相连接的法兰盘接触第一固定盘4,对固定板11进行挤压,使滤袋12的稳固性更好。请着重参阅3和4,滤袋12的孔径为2~50nm,第一过滤层8、第二过滤层9和第三过滤层10的孔径依次递减。该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通过滤袋12的孔径符合超滤过滤的标准,使过滤的水流符合排出,第一过滤层8、第二过滤层9和第三过滤层10分散杂质的封堵,使水流排出的效果更好。请着重参阅图3,固定板11的内部设置有与滤袋12相配合的通槽。该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通过设置的通槽,使水流可以通过通槽进入滤袋12中,使滤袋12对水流杂质进行一次过滤。请着重参阅图1,管体1底部的两侧皆连接有透析液口5,第二固定盘14的一侧设置有排出管,透析液口5和排出管上皆设置有阀门。该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通过设置的透析液口5和排出管,水流中的杂质在滤袋12和通道3、第一过滤层8、第二过滤层9和第三过滤层10之间,可通过打开排出管的阀门排出,经过滤袋12和第三过滤层10过滤的水流最后通过透析液口5排出。请着重参阅图1,第二固定盘14的内侧皆设置有多组与通道3相配合的通孔15。该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通过通道3通孔15的相互配合,使水流通通道3排出到通孔15中,方便第一过滤层8、第二过滤层9和第三过滤层10中的杂质排出。工作原理:将外部管道焊接上与第一固定盘4相配合的法兰盘,将螺栓穿过第一固定盘4上的安装孔,利用螺母转动拧紧,使管体1连接外部水流,水流引入管体1中,将水流通过管体1的左侧引入通道3中,水流进入到滤袋12中,水流中的杂质被滤袋12的空隙阻挡,使水流通过滤袋12的空隙排出到通道3中,减少杂质直接与通道3内壁接触,使水流进入到第一过滤层8,直径小于第一过滤层8的杂质进入到第二过滤层9,直径小于第二过滤层9的杂质进入到第三过滤层10,小于第三过滤层10的跟随水流被排出到内腔2中,通过透析液口5排出,第一过滤层8、第二过滤层9和第三过滤层10中间的杂质在对通道3进行清洗时,向右运动通过通孔15排出。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技术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技术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2),所述管体(1)的两侧皆焊接有第一固定盘(4),所述管体(1)的内部固定有多组通道(3),且通道(3)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堵口(13),所述通道(3)从内至外依次固定有第一过滤层(8)、第二过滤层(9)和第三过滤层(10),所述通道(3)的内部设置有滤袋(12),且滤袋(12)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11),所述管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盘(14)。/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包括管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管体(1)的内部设置有内腔(2),所述管体(1)的两侧皆焊接有第一固定盘(4),所述管体(1)的内部固定有多组通道(3),且通道(3)内部的一侧设置有堵口(13),所述通道(3)从内至外依次固定有第一过滤层(8)、第二过滤层(9)和第三过滤层(10),所述通道(3)的内部设置有滤袋(12),且滤袋(12)的一侧固定有固定板(11),所述管体(1)的一侧设置有第二固定盘(14)。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盘(4)和第二固定盘(14)的外侧皆设置有多组相对应的安装孔(6)。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大通道管式超滤膜,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固定盘(4)的一侧设置有多组与固定板(1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邵梅生张立人许敏杨忠卢亚中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大孚膜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