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脱除白雾的烟囱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9132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脱除白雾的烟囱,包括烟囱本体,还包括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工质泵、冷凝器以及膨胀阀,四者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闭环流路,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均设置于所述烟囱本体内,且所述冷凝器靠近所述烟囱本体的出气口一侧,所述蒸发器靠近所述烟囱本体的进气口一侧。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增设热泵系统,一方面通过蒸发器可以对烟气进行降温除湿,另一方面通过冷凝器对烟气进行增温,即烟囱本体排出的烟气的相对湿度非常低,进而可以消除或者大大降低烟囱本体排烟所形成的白雾,除雾效果明显。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脱除白雾的烟囱
本技术涉及烟气处理,尤其涉及一种可脱除白雾的烟囱。
技术介绍
工业领域通过烟囱排出废气,当废气的温度较高且含有大量水蒸汽时,在气温较低时就会在烟囱顶部形成大量白雾,大量白雾不仅影响工厂周边的环境,也会对大气造成一定污染。目前烟气中白雾的脱除主要是通过冷冻法或吸附法等减少烟气中的水蒸汽含量,比较麻烦,而且除白雾效果不是很好。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脱除白雾的烟囱,旨在用于解决现有的烟气在排出烟囱时容易形大量白雾的问题。本技术是这样实现的: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脱除白雾的烟囱,包括烟囱本体,还包括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工质泵、冷凝器以及膨胀阀,四者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闭环流路,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均设置于所述烟囱本体内,且所述冷凝器靠近所述烟囱本体的出气口一侧,所述蒸发器靠近所述烟囱本体的进气口一侧。进一步地,于所述烟囱本体内设置有透气膜,所述透气膜分隔所述烟囱本体内部空间为上下两个部分,且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烟囱本体的下部分,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烟囱本体的上部分。进一步地,所述透气膜为PTFE膜,膜孔隙率不低于85%。进一步地,所述烟囱本体具有沿竖直方向依次分布的三个扩径部,所述蒸发器位于下方的所述扩径部内,所述透气膜水平分隔位于中间的所述扩径部,所述冷凝器位于上方的所述扩径部内。进一步地,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的水平截面均为圆形,且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的外壳均靠近对应所述扩径部的内壁。进一步地,于所述烟囱本体的内壁上设置有环形的集水槽,所述集水槽低于所述蒸发器,且所述烟囱本体内设有与所述集水槽连通的集水管,所述集水管竖直向下延伸。进一步地,所述烟囱本体对应所述蒸发器的底部位置具有沿竖直向下呈渐缩状的渐缩部,所述集水槽位于所述渐缩部的最下端。进一步地,于所述烟囱本体的底部设置有水池,所述烟囱本体的进气口位于所述水池的上方。进一步地,所述水池接有向外侧延伸的排水管,于所述排水管上设置有排水泵,且于所述水池内设置有液位计,所述液位计与所述排水泵电连接。本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技术的烟囱中,增设热泵系统,具体是将蒸发器与冷凝器设置于烟囱本体内,烟气先经过蒸发器,烟气和蒸发器中的液态工质进行热交换而降低温度,当温度降到露点就有水蒸汽析出,降温除湿后的烟气继续上升经过冷凝器,此处烟气将吸收热量升温而相对湿度降低,所以排出烟囱时不会形成白雾,白雾去除效果非常好。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可脱除白雾的烟囱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中A-A向剖视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参见图1,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可脱除白雾的烟囱,包括烟囱本体1以及热泵系统2,烟囱本体1整体为竖直结构,而热泵系统2则是主要除雾部件,热泵系统2包括蒸发器21、工质泵22、冷凝器23以及膨胀阀24,四者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闭环流路,其中蒸发器21与冷凝器23均设置于烟囱本体1内,两者为与烟囱本体1内烟气的换热部件,蒸发器21位于冷凝器23的下方,即冷凝器23靠近烟囱本体1的出气口一侧,而蒸发器21则靠近烟囱本体1的进气口一侧。本技术中,热泵系统2为完整的制热/制冷流路,烟气由烟囱本体1的进气口进入烟囱本体1内,其先与蒸发器21接触,蒸发器21内的工质温度低于烟气温度,可以吸收烟气热量,进而可以导致流经的烟气温度降低,当温度降到露点就有水蒸汽析出,此时烟气被降温除湿,其继续向烟囱本体1上方流动,且当流经冷凝器23处时,冷凝器23内的工质温度高于烟气温度,烟气可以吸收冷凝器23内工质热量,烟气温度升高。由此通过热泵系统2可以一方面可以降低烟气中的水蒸气含量,另一方面可以使得烟囱本体1排出的烟气温度升高,进而可以消除或者大大降低烟囱本体1排烟所形成的白雾,效果非常明显。优化上述实施例,在烟囱本体1内设置有透气膜11,透气膜11将烟囱本体1的内部空间分隔为上下两个部分,且蒸发器21位于烟囱本体1的下部分,冷凝器23位于烟囱本体1的上部分。本实施例中,在烟囱本体1内增设透气膜11,蒸发器21与冷凝器23位于透气膜11的上下两侧,烟气依次流经蒸发器21、透气膜11以及冷凝器23,其中透气膜11可以采用PTFE膜,为微孔性薄膜,膜孔隙率不低于85%,表面每平方厘米能达到十多亿个微孔,每个微孔直径(0.1μm-0.5μm)比水雾直径(20μm-100μm)小几百倍,比水蒸汽分子(0.0003μm-0.0004μm)大上万倍,所以使水蒸汽能通过,而水雾不能通过。细化烟囱本体1的结构,其具有常径部13以及三个扩径部12,三个扩径部12沿竖直方向依次间隔分布,所谓的常径部13为烟囱的常规尺寸,而扩径部12则为常规尺寸外扩,即扩径部12口径大于常径部13口径,蒸发器21位于下方的扩径部12内,透气膜11水平分隔位于中间的扩径部12,冷凝器23则位于上方的扩径部12内。本实施例中,中间的扩径部12其竖直截面近似呈菱形(截面看着像菱形,但是其是一个正圆,像一个铁饼的样子,四周薄中间厚),透气膜11水平设置且连接中间扩径部12相对内壁,即沿竖直向上的方向,中间扩径部12对应透气膜11下方的结构呈渐扩状,中间扩径部12对应透气膜11上方的结构呈渐缩状;而上方扩径部12与下方扩径部12结构形状相类似,两者整体近似呈圆柱状,但是在两者底部均具有沿竖直向下呈渐缩状的渐缩部14,渐缩部14连接烟囱本体1的常径部13。由此烟囱本体1对应下方扩径部12-上方扩径部12这一区间可以看成两段连续的文丘里管结构,从而可以有效保证烟气在该区间内的流速。参见图1以及图2,针对上述的扩径部12,蒸发器21与冷凝器23的水平截面均呈圆形,且蒸发器21与冷凝器23的外壳均靠近对应扩径部12的内壁,从而可以使得蒸发器21与冷凝器23均与烟气之间具有较大的接触面积,提高换热效率。进一步地,在烟囱本体1的内壁上还设置有环形的集水槽15,集水槽15低于蒸发器21,且烟囱本体1内设有与集水槽15连通的集水管16,集水管16竖直向下延伸。本实施例中,集水槽15设置于下方扩径部12处,具体是下方扩径部12对应的渐缩部14的最下端,且该渐缩部14可以形成导流效果,烟囱本体1的内壁在集水槽15上方凝聚的水滴均可收集至集水槽15内,然后由集水管1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脱除白雾的烟囱,包括烟囱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工质泵、冷凝器以及膨胀阀,四者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闭环流路,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均设置于所述烟囱本体内,且所述冷凝器靠近所述烟囱本体的出气口一侧,所述蒸发器靠近所述烟囱本体的进气口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可脱除白雾的烟囱,包括烟囱本体,其特征在于:还包括热泵系统,所述热泵系统包括蒸发器、工质泵、冷凝器以及膨胀阀,四者通过管路依次连接形成闭环流路,所述蒸发器与所述冷凝器均设置于所述烟囱本体内,且所述冷凝器靠近所述烟囱本体的出气口一侧,所述蒸发器靠近所述烟囱本体的进气口一侧。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脱除白雾的烟囱,其特征在于:于所述烟囱本体内设置有透气膜,所述透气膜分隔所述烟囱本体内部空间为上下两个部分,且所述蒸发器位于所述烟囱本体的下部分,所述冷凝器位于所述烟囱本体的上部分。


3.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脱除白雾的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透气膜为PTFE膜,膜孔隙率不低于85%。


4.如权利要求2所述的可脱除白雾的烟囱,其特征在于:所述烟囱本体具有沿竖直方向依次分布的三个扩径部,所述蒸发器位于下方的所述扩径部内,所述透气膜水平分隔位于中间的所述扩径部,所述冷凝器位于上方的所述扩径部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施万玲胡学羽夏朝晖吴炳成
申请(专利权)人:中冶南方工程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