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搅拌混合进料功能的离心萃取机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8512 阅读:3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20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了一种具有搅拌混合进料功能的离心萃取机,包括壳体、转鼓萃取单元以及搅拌混合单元。转鼓萃取单元包括动力轴、转鼓。搅拌混合单元布置于转鼓萃取单元的正下方,包括搅拌混合室、第一搅拌叶片组件以及具有具有一定的螺旋升角的第二搅拌叶片组件。搅拌混合室与转鼓的内腔直接沟通。动力轴直至伸入至搅拌混合室的内腔。第一搅拌叶片组件和第二搅拌叶片组件均内置于搅拌混合室内,且同时由动力轴进行驱动。这样一来,轻相和重相在搅拌混合室内充分混合,与此同时,在第二搅拌叶片组件的作用下提升液液混合液及时地进入到转鼓的内腔,不但保证了轻相和重相的混合均匀性,且避免了液液混合液在搅拌混合室内积存,杜绝了外溢现象的发生。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具有搅拌混合进料功能的离心萃取机
本技术涉及离心萃取机制造
,尤其是一种具有搅拌混合进料功能的离心萃取机。
技术介绍
离心萃取技术是一种借助离心力场实现液-液两相的接触传质和相分离的实用技术,它是液-液萃取和离心技术相结合的一种新型高效分离技术,相对于其他萃取技术具有两相物料接触时间短,分相速度快,在设备中存留量小,操作相比范围宽等特点。此项技术现已被大量的科研工作者应用于湿法冶金、制药、废水处理、核能、石油化工、精细化工等众多领域中。离心萃取技术的实现大都借助于离心萃取机,其工作原理大致如下:重相和轻相经过混合后形成的混合液进入转鼓,在转鼓带动下,混合液与转鼓同步高速旋转而产生离心力。在离心力作用下,密度较大的重相在向上流动过程中逐步远离转鼓中心而靠向鼓壁;密度较小的轻相逐步远离鼓壁靠向中心。最终两相液体分别通过各自通道被甩入收集腔,两相再从各自收集腔流出,从而完成两相分离过程。在现有技术中,离心萃取机大多数采用传统环隙式离心萃取机混合进料结构,由于其自身存在一些缺点,例如:轻相和重相在混合的过程中易出现乳化现象,影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具有搅拌混合进料功能的离心萃取机,包括壳体、转鼓萃取单元以及分流罩;所述分流罩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以在其上、下侧分别形成有重相收集腔、轻相收集腔;所述转鼓萃取单元包括动力轴以及转鼓;所述转鼓穿越所述分流罩的顶部,且在所述动力轴的驱动力作用下绕其中心轴线进行周向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作用力不同完成重相和轻相的分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混合单元,其布置于所述转鼓萃取单元的正下方;所述搅拌混合单元包括搅拌混合室、第一搅拌叶片组件以及第二搅拌叶片组件;所述搅拌混合室直接与所述转鼓的内腔相沟通;在所述搅拌混合室的底壁上至少开设有一个轻相进料口和一个重相进料口;所述动力轴穿越所述转鼓,且直至伸入...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具有搅拌混合进料功能的离心萃取机,包括壳体、转鼓萃取单元以及分流罩;所述分流罩固定于所述壳体的内腔,以在其上、下侧分别形成有重相收集腔、轻相收集腔;所述转鼓萃取单元包括动力轴以及转鼓;所述转鼓穿越所述分流罩的顶部,且在所述动力轴的驱动力作用下绕其中心轴线进行周向旋转运动,借助于离心作用力不同完成重相和轻相的分离,其特征在于,还包括搅拌混合单元,其布置于所述转鼓萃取单元的正下方;所述搅拌混合单元包括搅拌混合室、第一搅拌叶片组件以及第二搅拌叶片组件;所述搅拌混合室直接与所述转鼓的内腔相沟通;在所述搅拌混合室的底壁上至少开设有一个轻相进料口和一个重相进料口;所述动力轴穿越所述转鼓,且直至伸入至所述搅拌混合室的内腔中;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组件和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组件沿着由上至下的方向依序排列、内置于所述搅拌混合室内,且同时由所述动力轴进行驱动,以完成重相和轻相的混合;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组件包括第二固定套以及多个围绕所述第二固定套进行周向均布的第二搅拌叶片构成;且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组件呈螺旋状,且其螺旋升角控制在3~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具有搅拌混合进料功能的离心萃取机,其特征在于,所述搅拌混合室由下至上依序由进料腔、导流腔以及分流腔构成;所述第二搅拌叶片组件内置于所述进料腔内,而所述第一搅拌叶片组件内置于所述分流腔内;在所述导流腔的内侧壁上设置有混流部。


3.根据权利要求2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朱永长雷玉平肖华平赵起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增华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