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水剥离技术的无针低压渗透水无氧剥离祛皱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6594 阅读:2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涉及医疗设备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水剥离技术的无针低压渗透水无氧剥离祛皱装置,包括壳体,所述壳体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盒,所述防护盒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马达,所述壳体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旋转轴承,所述旋转轴承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杆,所述旋转杆的外部套装有旋转齿轮。该基于水剥离技术的无针低压渗透水无氧剥离祛皱装置,通过壳体上设置有防护盒、旋转马达、旋转轴承、旋转杆和旋转齿轮,便于旋转杆通过旋转马达和旋转轴承在壳体的内部进行旋转,从而带动旋转齿轮进行旋转,通过壳体的内部设置有伸缩槽和伸缩杆,伸缩杆通过伸缩块与伸缩槽活动连接,便于伸缩杆通过伸缩块与伸缩槽在壳体的内部活塞运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水剥离技术的无针低压渗透水无氧剥离祛皱装置
本技术涉及医疗设备
,具体为一种基于水剥离技术的无针低压渗透水无氧剥离祛皱装置。
技术介绍
水剥离技术是最近几年流行的一种抗衰祛皱技术,在抗衰,祛皱纹方面有着不错的效果,在皮肤的各个层面定点激活,把皮肤所需的营养成分(专配产品)透皮导入,打开皮肤的营养通道,给皮肤补充营养。目前在水剥离技术中,需要利用到无针低压渗透水无氧剥离祛皱装置,通过安瓿头平面接触皮肤,将生理盐水注入到皮下真皮层及皮下组织,从而实现扇形软性剥离,然而现有的无针低压渗透水无氧剥离祛皱装置主要是通过手动操作,容易出现距离、速度和剂量把握不准确的问题,同时安瓿头主要是通过螺纹连接的方式进行的安装,容易出现滑丝和卡死的情况,不便于进行拆卸更换,故而提出一种基于水剥离技术的无针低压渗透水无氧剥离祛皱装置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了一种基于水剥离技术的无针低压渗透水无氧剥离祛皱装置,具备使用准确和便于更换等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无针低压渗透水无氧剥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水剥离技术的无针低压渗透水无氧剥离祛皱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盒(2),所述防护盒(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马达(3),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旋转轴承(4),所述旋转轴承(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杆(5),所述旋转杆(5)的外部套装有旋转齿轮(6),所述壳体(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伸缩槽(7),所述壳体(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块(9),所述伸缩杆(8)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贯穿槽(10),所述伸缩杆(8)的内部开设有齿槽(11),所述伸缩杆(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垫...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水剥离技术的无针低压渗透水无氧剥离祛皱装置,包括壳体(1),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盒(2),所述防护盒(2)的内部固定安装有旋转马达(3),所述壳体(1)的内壁固定安装有旋转轴承(4),所述旋转轴承(4)的内部活动连接有旋转杆(5),所述旋转杆(5)的外部套装有旋转齿轮(6),所述壳体(1)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伸缩槽(7),所述壳体(1)的内部活动安装有伸缩杆(8),所述伸缩杆(8)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伸缩块(9),所述伸缩杆(8)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贯穿槽(10),所述伸缩杆(8)的内部开设有齿槽(11),所述伸缩杆(8)的右侧固定连接有橡胶密封垫(12),所述壳体(1)的右侧固定连接有契合头(13),所述壳体(1)的右侧且位于契合头(13)的外部套装有安瓿头(14),所述安瓿头(14)的右侧开设有微孔(15),所述契合头(13)的顶部和底部均固定连接有滑块(16),所述滑块(16)的左右两侧内壁均开设有限位槽(17),所述滑块(16)的内部活动安装有活动弹簧(18),所述活动弹簧(18)远离契合头(13)的一端固定连接有卡柱(19),所述卡柱(19)的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限位块(20),所述安瓿头(14)的内顶壁和内底壁均开设有滑槽(21),所述安瓿头(14)的顶部和底部均开设有卡孔(2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水剥离技术的无针低压渗透水无氧剥离祛皱装置,其特征在...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杜剑波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完形健康管理咨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