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便于清理的鸡养殖圈舍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4538 阅读:4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便于清理的鸡养殖圈舍,包括圈舍本体、开关门和导光孔,所述圈舍本体设有活动台,所述活动台和圈舍本体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之间均通过斜边连接,所述圈舍本体的两侧内表壁均安装有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中,通过水泵、进水管、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三通阀的设置,可使得水箱内部的水经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向活动台和圈舍本体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实现了粪便的清理,对通过斜面的设置,有助于的水的流动,粪便通过通孔落向空腔,而空腔的底部腔壁呈倾斜状设置,粪便和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向空腔的一侧流动并通过排料管向圈舍本体的排出,相比传统的圈舍可方便于对粪便的清理,省去了人工清理的步骤。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便于清理的鸡养殖圈舍
本技术涉及鸡养殖
,尤其涉及一种便于清理的鸡养殖圈舍。
技术介绍
养鸡是农业养殖的重要组成部分之一,是通过山地养鸡、塑料大棚养鸡和笼养鸡等方式,利用鸡的生理机能,通过人工饲养、繁殖,使其将植物饲料转变为动物能,以取得鸡肉、鸡蛋的生产行为。在养鸡的过程中需要将鸡放置在圈舍中进行饲养,养鸡场常因鸡粪发酵,散发出臭气,造成环境污染,蚊蝇孳生,引起鸡群发病,造成极大的影响臭气的主要成分是鸡粪发酵分解时放出的氨气和硫化氢,目前的养鸡圈舍通过在底部喷散药剂进行分解杀毒,但是由于鸡粪的不断产生和覆盖,造成分解不彻底,仍然产生臭气,尤其是鸡舍中会常不断地产生氨、硫化氢、二氧化碳、一氧化碳和甲烷等对鸡有害的气体,在规模养鸡生产中,这些有害气体严重污染鸡舍环境,会引起动物采食量下降影响动物生长。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为了解决鸡粪发酵,散发出臭气,严重污染鸡舍环境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便于清理的鸡养殖圈舍。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的鸡养殖圈舍,包括圈舍本体、开关门和导光孔,所述圈舍本体设有活动台,所述活动台和圈舍本体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之间均通过斜边连接,所述圈舍本体的两侧内表壁均安装有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所述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分别连通有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所述圈舍本体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所述水箱连通有进水管且进水管与第一水管和第二水管之间通过三通阀连通,所述进水管上安装有水泵,所述圈舍本体的底部中心处设有空腔且空腔的腔壁开设有通孔。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第一喷头设置于活动台的顶部,所述第二喷头设置于圈舍本体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的两侧。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圈舍本体的底部内表壁与空腔的底部腔壁均呈倾斜状设置,所述空腔的腔壁上连通有排料管。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圈舍本体的两侧内壁均嵌设有防护网,所述圈舍本体的两侧外表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且转动板上铰接有连杆,所述圈舍本体的两侧外表壁安装有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圈舍本体的下表壁且位于空腔的两侧均安装有振动电机。作为上述技术方案的进一步描述:所述圈舍本体的后表壁安装有排风扇。综上所述,由于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本技术中,通过水泵、进水管、第一水管、第二水管和三通阀的设置,可使得水箱内部的水经第一喷头和第二喷头向活动台和圈舍本体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实现了粪便的清理,对通过斜面的设置,有助于的水的流动,粪便通过通孔落向空腔,而空腔的底部腔壁呈倾斜状设置,粪便和水流在重力的作用下向空腔的一侧流动并通过排料管向圈舍本体的排出,相比传统的圈舍可方便于对粪便的清理,省去了人工清理的步骤。2、本技术中,圈舍本体的两侧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转动板上铰接有连杆,圈舍本体的两侧外表壁且位于转动板的顶部设有第一挂钩和第二挂钩,当连杆挂在第一挂钩上时,转动板呈打开状态,实现了空气对流,再加上排风扇在转动的,有助于活动台的烘干。附图说明图1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圈舍结构示意图;图2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圈舍本体内部结构示意图;图3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A-A结构示意图;图4示出了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圈舍本体侧视结构示意图;图例说明:1、圈舍本体;2、开关门;3、防护网;4、转动板;5、第一挂钩;6、第二挂钩;7、连杆;8、第一水管;9、第二水管;10、三通阀;11、排风扇;12、导光孔;13、第一喷头;14、振动电机;15、通孔;16、空腔;17、第二喷头;18、斜边;19、活动台;20、排料管;21、水箱;22、水泵;23、进水管。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请参阅图1-4,本技术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于清理的鸡养殖圈舍,包括圈舍本体1、开关门2和导光孔12,圈舍本体1设有活动台19,活动台19和圈舍本体1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之间均通过斜边18连接,斜边18有助于水流和粪便的流动,圈舍本体1的两侧内表壁均安装有第一喷头13和第二喷头17,第一喷头13和第二喷头17分别连通有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圈舍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水箱水箱21,水箱21连通有进水管23且进水管23与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之间通过三通阀10连通,打开水泵22,水箱21内部的水通过进水管23和三通阀10向第一喷头13和第二喷头17流动,进水管23上安装有水泵22,圈舍本体1的底部中心处设有空腔16且空腔16的腔壁开设有通孔15,圈舍本体1的底部内表壁与空腔16的底部腔壁均呈倾斜状设置,空腔16的腔壁上连通有排料管20,进入至空腔16内部的水流和粪便在重力的作用下向排料管20方向运动并通过排料管20移动至圈舍本体1的外部。具体的,如图2所示,第一喷头13设置于活动台19的顶部,第二喷头17设置于圈舍本体1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的两侧,水流经第一喷头13对活动台19进行清理,水流经第二喷头17对圈舍本体1的底部内表壁处的粪便进行清理,防止粪便堆积在圈舍本体1的底部内表壁。具体的,如图2所示,圈舍本体1的两侧内壁均嵌设有防护网3,圈舍本体1的两侧外表壁均通过转轴转动连接有转动板4且转动板4上铰接有连杆7,圈舍本体1的两侧外表壁安装有第一挂钩5和第二挂钩6,圈舍本体1的后表壁安装有排风扇11,常态下,连杆7挂在第二挂钩6上,转动板4对防护网3进行遮挡,在圈舍本体1的粪便清理之后,可将连杆7挂在第一挂钩5上,此时转动板4呈打开状态,有助于活动台19的烘干。具体的,如图2所示,圈舍本体1的下表壁且位于空腔16的两侧均安装有振动电机14,在对粪便清理的过程中,在振动电机14的作用下,可有效的防止粪便堆积在圈舍本体1的底部内表壁和空腔16的底部腔壁上,有助于粪便和水流向排料管20的方向运动。工作原理:在需要对圈舍本体1进行清理时,打开水泵22,水箱21内部的水通过进水管23和三通阀10向第一喷头13和第二喷头17流动,水通过第一喷头13喷向活动台19并对活动台19进行清理,水流带动粪便进行向圈舍本体1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进行运动,然后粪便通过通孔15运动到空腔16,在重力的作用下向排料管20方向运动,第二喷头17可对圈舍本体1的底部内表壁进行清理,再加上振动电机14的振动,可有效的防止粪便堆积在圈舍本体1的底部内表壁,在粪便清除之后,将连杆7挂在第一挂钩5上,此时转动板4呈打开状态,实现了空气对流,再加上排风扇11在转动的,有助于活动台19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便于清理的鸡养殖圈舍,包括圈舍本体(1)、开关门(2)和导光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圈舍本体(1)设有活动台(19),所述活动台(19)和圈舍本体(1)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之间均通过斜边(18)连接,所述圈舍本体(1)的两侧内表壁均安装有第一喷头(13)和第二喷头(17),所述第一喷头(13)和第二喷头(17)分别连通有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所述圈舍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水箱(21),所述水箱(21)连通有进水管(23)且进水管(23)与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之间通过三通阀(10)连通,所述进水管(23)上安装有水泵(22),所述圈舍本体(1)的底部中心处设有空腔(16)且空腔(16)的腔壁开设有通孔(15)。/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便于清理的鸡养殖圈舍,包括圈舍本体(1)、开关门(2)和导光孔(12),其特征在于,所述圈舍本体(1)设有活动台(19),所述活动台(19)和圈舍本体(1)的底部内表壁中心处之间均通过斜边(18)连接,所述圈舍本体(1)的两侧内表壁均安装有第一喷头(13)和第二喷头(17),所述第一喷头(13)和第二喷头(17)分别连通有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所述圈舍本体(1)的一侧设置有水箱(21),所述水箱(21)连通有进水管(23)且进水管(23)与第一水管(8)和第二水管(9)之间通过三通阀(10)连通,所述进水管(23)上安装有水泵(22),所述圈舍本体(1)的底部中心处设有空腔(16)且空腔(16)的腔壁开设有通孔(15)。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便于清理的鸡养殖圈舍,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喷头(13)设置于活动台(19)的顶部,所述第二喷头(17)设置于圈舍本体(1)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赵晶韩顺顺赖清林尹华东王世杰
申请(专利权)人:四川农业大学通江鑫源珍禽种养专业合作社四川省巴蜀森都生态农业发展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四川;5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