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转运鸡笼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16637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0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转运鸡笼,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包括由顶壁和上笼壁组成的上笼体和由笼底和下笼壁组成的下笼体,上笼壁和顶壁进行转动连接,下笼壁和笼底进行转动连接,上笼壁的下端和下笼壁的上端进行转动连接,且该连接处另有锁紧装置于笼体展开状态锁定。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一方面通过上下笼体始终连接的结构和简易的锁紧装置有效简化长途转运鸡笼的安装步骤,另一方面通过上笼壁和下笼壁的旋转连接,使笼体空笼返运时,可以显著压缩箱体体积,有效节省运输成本。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转运鸡笼
本技术涉及家禽养殖
,具体涉及一种转运鸡笼。
技术介绍
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们的生活水平及生活质量日益提高,肉类在人们的餐桌上占据的比例越来越高,而鸡肉、鸭肉等禽类有着养殖方便、出栏率高等显著优点,因此人们对活禽的需求构成了规模巨大的消费市场;伴随着活禽消费市场及运输物流行业的发展,活禽运输业也逐步形成了一定规模,目前活禽运输所采用的转运鸡笼大体分为两种,一种为六面可拆卸为平板的方体鸡笼,一种为可分为上下两层的分体鸡笼,两种鸡笼均解决了透气性、轻便性的问题,且因为可以拆分为更小的单元,也易于注塑脱模,但前者拆卸与安装过程麻烦,而后者拼合时需使用塑料绑带自上下笼体交界处的孔锁紧固定,因而拼合完成后无法自由分体,且分体后堆码能力有限,故目前现有的转运鸡笼均存在安装步骤繁琐的问题,另一方面当运输完成空车返回时,现有的转运鸡笼也只能进行有限的堆叠,较大从程度上浪费了运输资源。申请号为CN201810218640.8的专利技术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转运鸡笼,包括上笼体、下笼体、卡槽、卡扣、滑槽、笼盖、扣手、提环、合页,且上笼体与下笼体后端通过合页旋转连接,前端通过卡槽及卡扣可拆卸固定连接,当上笼体通过合页转动180°后,转运鸡笼可以进行重叠放置,一定程度上减小了堆码时的体积占用,但是该鸡笼由于外形结构的原因,堆叠放置可减少的体积有限,堆码功能依旧受到了一定程度上的限制,并不能完全满足鸡笼堆码运输功能的要求。因此亟需一种新型的转运鸡笼解决上述问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了一种转运鸡笼,一方面能够有效简化长途转运鸡笼的安装步骤,另一方面在空笼运输时能够以较小体积进行堆叠,节省运输空间及运输成本。为实现上述功能,本技术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一种转运鸡笼,包括上笼体和下笼体,所述上笼体包括顶壁和上笼壁,所述下笼体包括笼底和下笼壁,所述上笼壁和所述顶壁转动连接,所述下笼壁和所述笼底转动连接,所述上笼壁的下端和所述下笼壁的上端转动连接,且该连接处另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在笼体展开状态时,锁定所述上笼体和下笼体。进一步,所述顶壁包括顶壁主板,所述顶壁主板中心设置有盖口,所述顶壁主板的四周设置有中心为第一顶壁通孔的第一顶壁旋转轴和中心为第二顶壁通孔的第二顶壁旋转轴,且所述第一顶壁旋转轴和第二顶壁旋转轴中间部分分别为第一柱状空腔和第二柱状空腔。进一步,所述笼底包括笼底主板,所述笼底主板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外端面四周均匀分布有若干加强筋,四周的长边及短边两端处分别对称布置有中心为第一笼底通孔的第一笼底旋转轴和第二笼底通孔的第二笼底旋转轴,且所述对称布置的第一笼底旋转轴和第二笼底旋转轴中间部分分别有第五柱状空腔和第六柱状空腔。进一步,所述上笼壁包括两片长上笼壁和两片短上笼壁,所述下笼壁包括两片长下笼壁和两片短下笼壁。进一步,所述长上笼壁的内端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加强筋的长上笼壁主板,所述长上笼壁主板为梯形结构,其短边中段为中心有第一连接通孔的第一旋转轴,其长边两端对称设置有中心为第二连接通孔的第二旋转轴,所述第二旋转轴中间部分为第三柱状空腔,所述第一旋转轴安装于第一柱状空腔,并通过销轴对第一顶壁通孔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旋转连接。进一步,所述短上笼壁的内端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加强筋的短上笼壁主板,所述短上笼壁主板为梯形结构且其短边中段为中心有第三连接通孔的第三旋转轴,其长边两端对称设置有中心为第四连接通孔的第四旋转轴,且所述第四旋转轴中间部分为第四柱状空腔,所述第三旋转轴安装于第二柱状空腔,并通过销轴对第二顶壁通孔和所述第三连接通孔旋转连接。进一步,所述长下笼壁的内端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加强筋的长下笼壁主板,所述长下笼壁主板为梯形结构,其短边中段为中心有第五连接通孔的第五旋转轴,其长中段为中心有第六连接通孔的第六旋转轴,所述第五旋转轴安装于第五柱状空腔,并通过销轴对第一笼底通孔和所述第五连接通孔旋转连接,所述第六旋转轴安装于第三柱状空腔,并通过销轴对第二连接通孔和所述第六连接通孔旋转连接。进一步,所述短下笼壁包括内端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加强筋的短下笼壁主板,所述短下笼壁主板为梯板结构且其短边中段为中心有第七连接通孔的第七旋转轴,其长边中段为中心有第八连接通孔的第八旋转轴,所述第七旋转轴安装于第六柱状空腔,并通过销轴对第二笼底通孔和所述第七连接通孔旋转连接,所述第八旋转轴安装于第四柱状空腔,并通过销轴对第四连接通孔和所述第八连接通孔旋转连接。进一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锁紧绳和锁扣,所述锁扣固定安装于长上笼壁下侧,包括开关杆和锁扣主体,所述锁扣主体上下两侧对称分布有铰接座且所述铰接座中间为铰接空腔,其上端面为锁定标识,后端面与与第二旋转轴的外壁形成带有圆角的圆角通孔,所述开关杆包括固定连接的绕线柱体和扳手,所述绕线柱体安装于所述铰接空腔内并与所述铰接座过盈安装,所诉锁紧绳首段固定安装于短边销轴的轴心通孔,尾端通过上笼体和下笼体之间转动连接处销轴的轴心通孔,并穿过所述圆角通孔绕于所述绕线柱体表面。进一步,所述锁紧装置包括两端对称布置有销轴孔的长边销轴与锁定销轴,所述长边销轴为长上笼壁和长下笼壁之间转动连接处销轴,所述锁定销轴安装于销轴孔及短上笼壁和短下笼壁转动连接处销轴的轴心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优点在于:1)本技术提供的长途转运鸡笼的笼体部分均匀分布了许多网格条状空隙,笼底也具有众多米字型空隙,这些空隙起到了散热及通风的作用,适合长途运输及高温条件下使用,适用于成鸡、鸽子、成鸭等活禽类动物装载周转及长途运输;2)本技术通过将上下笼体各面分别转动连接,使得不管是展开还是压缩时,笼体始终处于一个整体状态,有效地节省了安装笼体的时间,并于压缩状态时,显著减小了笼体整体体积;3)本技术提供的两种锁紧装置能简单有效于笼体展开状态时进行稳固锁定,进一步节省了安装笼体至可运输状态的时间;4)本技术于顶壁,笼底和笼壁等处使用了加强筋结构,具有优异的耐压性能,可堆码多层。附图说明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具体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做简单的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是本技术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图1为本技术展开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压缩状态立体结构示意图;图3为笼壁短边结构爆炸图;图4为笼壁长边结构爆炸图;图5为顶壁及笼底立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1开关状态立体结构局部放大图;图7为实施例1锁扣立体结构示意图;图8为实施例2立体结构局部放大图。图中:1、上笼体;11、顶壁;111、顶壁主板;112、笼盖口;113、第一顶壁旋转轴;114、第一顶壁通孔;115、第一柱状空腔;116、第二顶壁旋转轴;117、第二顶壁通孔;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转运鸡笼,包括上笼体(1)和下笼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笼体(1)包括顶壁(11)和上笼壁,所述下笼体(2)包括笼底(21)和下笼壁,所述上笼壁和所述顶壁(11)转动连接,所述下笼壁和所述笼底(21)转动连接,所述上笼壁的下端和所述下笼壁的上端转动连接,且该连接处另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在笼体展开状态时,锁定所述上笼体(1)和下笼体(2)。/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转运鸡笼,包括上笼体(1)和下笼体(2),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笼体(1)包括顶壁(11)和上笼壁,所述下笼体(2)包括笼底(21)和下笼壁,所述上笼壁和所述顶壁(11)转动连接,所述下笼壁和所述笼底(21)转动连接,所述上笼壁的下端和所述下笼壁的上端转动连接,且该连接处另有锁紧装置,所述锁紧装置用于在笼体展开状态时,锁定所述上笼体(1)和下笼体(2)。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顶壁(11)包括顶壁主板(111),所述顶壁主板(111)中心设置有盖口(112),所述顶壁主板(111)的四周设置有中心为第一顶壁通孔(114)的第一顶壁旋转轴(113)和中心为第二顶壁通孔(117)的第二顶壁旋转轴(116),且所述第一顶壁旋转轴(113)和第二顶壁旋转轴(116)中间部分分别为第一柱状空腔(115)和第二柱状空腔(118)。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转运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笼底(21)包括笼底主板(211),所述笼底主板(211)表面均匀分布有若干通孔,外端面四周均匀分布有若干加强筋,四周的长边及短边两端处分别对称布置有中心为第一笼底通孔(214)的第一笼底旋转轴(212)和第二笼底通孔(216)的第二笼底旋转轴(215),且所述对称布置的第一笼底旋转轴(212)和第二笼底旋转轴(215)中间部分分别有第五柱状空腔(213)和第六柱状空腔(217)。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转运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上笼壁包括两片长上笼壁(12)和两片短上笼壁(13),所述下笼壁包括两片长下笼壁(22)和两片短下笼壁(23)。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长上笼壁(12)的内端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加强筋的长上笼壁主板(121),所述长上笼壁主板(121)为梯形结构,其短边中段为中心有第一连接通孔(123)的第一旋转轴(122),其长边两端对称设置有中心为第二连接通孔(126)的第二旋转轴(125),所述第二旋转轴(125)中间部分为第三柱状空腔(124),所述第一旋转轴(122)安装于第一柱状空腔(115),并通过销轴对第一顶壁通孔(114)和所述第一连接通孔(123)旋转连接。


6.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转运鸡笼,其特征在于,所述短上笼壁(13)的内端面均匀分布有若干加强筋的短上笼壁主板(131),所述短上笼壁主板(131)为梯形结构且其短边中段为中心有第三连接通孔(133)的第三旋转轴(132),其长边两端对称设置有中心为第四连接通孔(136)的第四旋转轴(135),且所述第四旋转轴(135)中间部分为第四柱状空腔(1...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潘昌勇
申请(专利权)人:武汉勇利畜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北;4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