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气雾栽培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54430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9 21:13
一种气雾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本体及设于栽培本体底端的、可使栽培本体倾斜的倾斜机构;栽培本体,包括中空的筒形立柱,该立柱下端封闭,其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一封盖,立柱的内腔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第一腔室侧壁上部设有进液口,第二腔室内设有超声波雾化发生器,该发生器通过吸液管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第三腔室内部沿竖向设有送雾管道,送雾管道上均设有多个喷雾头、其上端与封盖连接、其下端与超声波雾化发生器的出雾端口相连通,第三腔室底部通过回流管道与第一腔室相连通,与第三腔室位置相应的立柱的外圆周面上均设多个栽培孔,栽培孔内插置栽培筐,本装置可使作业人员站在地面即可方便、安全的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气雾栽培装置
本技术涉及无土栽培
,尤其涉及一种气雾栽培装置。
技术介绍
目前,无土栽培主要分为基质栽培、水培及气雾栽培三种,其中气雾栽培是新兴起的无土栽培技术,它利用喷雾装置将营养液雾化为小雾滴状,直接喷射到植物根系以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和养分,可有效解决其他栽培技术中难以解决的水分、氧气、养分供应的矛盾,使作物根系处于最适宜的环境条件下,从而发挥作物的生长潜力,使植物生长量、生物量得到大大提高,同时还能起到节水节肥的效果。现有的气雾栽培装置一般分为立柱式和塔式,其中立柱式是在中空立柱的外周面上设置多个定植筐,立柱内部通过喷雾装置进行喷雾,以精确的提供植物生长所需的水分及养分,规模化的种植一般会将立柱设置的较高,以提高立体栽培的空间利用率,但是这样会对作业人员带来不便,作业人员需要利用云梯等工具进行高空作业,十分不便利,且存在安全隐患,因此急需一种可使立柱倾斜到较低高度的气雾栽培装置,以使作业人员站在地面即可方便的进行操作。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上述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立柱可倾斜、作业人员站在地面即可方便的进行操作的气雾栽培装置。而其解决问题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一种气雾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本体及设于栽培本体底端的、可使栽培本体倾斜的倾斜机构;栽培本体,包括中空的筒形立柱,该立柱下端封闭,其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一封盖,立柱的内腔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第一腔室用于储存水分及营养液,其侧壁上部设有进液口,第二腔室内设有超声波雾化发生器,超声波雾化发生器通过吸液管与第一腔室相连通,第三腔室内部沿竖向设有送雾管道,送雾管道上均设有多个喷雾头、其上端与封盖连接、其下端与超声波雾化发生器的出雾端口相连通,第三腔室底部通过回流管道与第一腔室相连通,与第三腔室位置相应的立柱的外圆周面上均设多个栽培孔,栽培孔内插置栽培筐。进一步地,倾斜机构包括上基座及与上基座铰接的下基座,下基座包括一顶部端面为圆弧形的下条形件,下条形件的顶部端面沿轴向均设有多个定位沟槽,上基座包括上条形件及由上条形件的底部端面向下延伸的、间隔设置的两夹持部,下条形件的顶部嵌设于两夹持部所形成的空隙内并通过轴销与两夹持部铰接,下条形件的顶部端面与上条形件的底部端面相抵靠,上条形件的内部设有一柱形腔,柱形腔的上方设有竖向设置的腰形通孔,腰形通孔内穿设有芯轴,芯轴的两端设有把手,柱形腔内沿竖向贯穿地设有一塞柱,塞柱的中下部设有圆片形的肩部,肩部的底面与柱形腔的底面相抵靠,塞柱上还穿设有一弹簧,塞柱的上端向上贯穿位于腰形通孔内并与芯轴连接,塞柱的下端向下贯穿并卡入下条形件的其中一个定位沟槽内。进一步地,下基座的底端还设有一底座,下基座与底座转动连接。进一步地,底座的底面还设有带制动的万向滚轮。进一步地,第一腔室侧壁的中上部还设有液位传感器。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1)通过倾斜机构的设置使立柱可倾斜至合适的角度,以方便作业人员的操作;(2)通过底座与下基座的转动连接,再配合全光谱日光灯,可对立柱上的所有位置的植株定期补光,以利于植物的生长。附图说明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图1: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本技术倾斜机构立体示意图;图3:本技术倾斜机构分解示意图;图4:本技术倾斜机构内部结构剖视示意图;图5:本技术倾斜结构倾斜45度时示意图。附图标记说明1栽培本体11立柱12封盖13第一腔室131进液口14第二腔室15第三腔室151回流管道16超声波雾化发生器161吸液管162送雾管道163喷雾头17栽培筐2倾斜机构21下基座211下条形件212定位沟槽22上基座221上条形件2211柱形腔2212腰形通孔222夹持部223塞柱224肩部225弹簧226芯轴227把手23轴销3底座4万向滚轮5液位传感器6全光谱日光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技术,但是本技术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技术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技术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例的限制。如图1所示,本技术的气雾栽培装置,包括:栽培本体1及设于栽培本体1底端的、可使栽培本体1倾斜的倾斜机构2。栽培本体1,包括中空的筒形立柱11,该立柱11下端封闭,其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一封盖12,立柱11的内腔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一腔室13、第二腔室14及第三腔室15。第一腔室13用于储存水分及营养液,其侧壁上部设有进液口131。第二腔室14内设有超声波雾化发生器16,超声波雾化发生器16通过吸液管161与第一腔室13相连通,在本实施例中,超声波雾化发生器16为现有技术,选用市售的型号即可满足要求。第三腔室15内部沿竖向设有送雾管道162,送雾管道162上均设有多个喷雾头163、其上端与封盖12连接、其下端与超声波雾化发生器16的出雾端口相连通,第三腔室15底部通过回流管道151与第一腔室13相连通,凝结的液体可通过该回流通道151再次回到第一腔室13内,与第三腔室15位置相应的立柱11的外圆周面上均设多个栽培孔,栽培孔内插置栽培筐17。本实施例中,如图1及图4所示,倾斜机构2的具体结构为:倾斜机构2包括上基座22及与上基座22铰接的下基座21。下基座21包括一顶部端面为圆弧形的下条形件221,下条形件221的顶部端面沿轴向均设有多个定位沟槽212。上基座22包括上条形件221及由上条形件221的底部端面向下延伸的、间隔设置的两夹持部222,下条形件211的顶部嵌设于两夹持部222所形成的空隙内并通过轴销23与两夹持部222铰接,下条形件211的顶部端面与上条形件221的底部端面相抵靠,上条形件221的内部设有一柱形腔2211,柱形腔2211的上方设有竖向设置的腰形通孔2212,腰形通孔2212内穿设有芯轴226,芯轴226的两端设有把手227,柱形腔2211内沿竖向贯穿地设有一塞柱223,塞柱223的中下部设有圆片形的肩部224,肩部224的底面与柱形腔2211的底面相抵靠,塞柱223上还穿设有一弹簧225,塞柱223的上端向上贯穿位于腰形通孔2212内并与芯轴226连接,塞柱223的下端向下贯穿并卡入下条形件211的其中一个定位沟槽212内。当作业人员需要将装有幼苗的栽培筐17批量地塞入立柱11的栽培孔中时,只需要利用倾斜机构2将立柱11倾斜,例如使立柱11向一边倾斜45度(如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本体及设于栽培本体底端的、可使栽培本体倾斜的倾斜机构;/n栽培本体,包括中空的筒形立柱,该立柱下端封闭,其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一封盖,立柱的内腔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n第一腔室用于储存水分及营养液,其侧壁上部设有进液口,/n第二腔室内设有超声波雾化发生器,超声波雾化发生器通过吸液管与第一腔室相连通,/n第三腔室内部沿竖向设有送雾管道,送雾管道上均设有多个喷雾头、其上端与封盖连接、其下端与超声波雾化发生器的出雾端口相连通,第三腔室底部通过回流管道与第一腔室相连通,与第三腔室位置相应的立柱的外圆周面上均设多个栽培孔,栽培孔内插置栽培筐。/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栽培本体及设于栽培本体底端的、可使栽培本体倾斜的倾斜机构;
栽培本体,包括中空的筒形立柱,该立柱下端封闭,其上端可拆卸的设置有一封盖,立柱的内腔从下到上依次分隔为第一腔室、第二腔室及第三腔室;
第一腔室用于储存水分及营养液,其侧壁上部设有进液口,
第二腔室内设有超声波雾化发生器,超声波雾化发生器通过吸液管与第一腔室相连通,
第三腔室内部沿竖向设有送雾管道,送雾管道上均设有多个喷雾头、其上端与封盖连接、其下端与超声波雾化发生器的出雾端口相连通,第三腔室底部通过回流管道与第一腔室相连通,与第三腔室位置相应的立柱的外圆周面上均设多个栽培孔,栽培孔内插置栽培筐。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气雾栽培装置,其特征在于,倾斜机构包括上基座及与上基座铰接的下基座,
下基座包括一顶部端面为圆弧形的下条形件,下条形件的顶部端面沿轴向均设有多个定位沟槽,
上基座包...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高晓峰仇鲲
申请(专利权)人:河北云亨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河北;1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