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力系统用组合线缆管道技术方案

技术编号:25852968 阅读:17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电力系统用组合线缆管道,包括若干个管体与若干个弯管体,管体一端端部设有凸起的外部螺纹段并在另一端端部设有内嵌的内部螺纹段且相邻的管体之间通过外部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活动连接并在外部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之间设有垫圈;所述弯管体为弧形结构且弧形的角度为30°~150°,弯管体的两端端部设有与外部螺纹段相同结构的凸起螺纹段且弯管体与相邻的管体之间通过凸起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活动连接并在凸起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之间设有垫圈。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线缆按照直线设置时,相邻的管体依次连接;线缆需要转弯设置时,通过加入弯管体对线缆走线方向进行改变;满足多种情况需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电力系统用组合线缆管道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力系统用组合线缆管道。
技术介绍
现有技术,还缺少针对电力系统设计的组合式线缆管道。
技术实现思路
技术目的: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与缺陷,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力系统用组合线缆管道,线缆按照直线设置时,相邻的管体依次连接;线缆需要转弯设置时,通过加入弯管体对线缆走线方向进行改变;满足多种情况需求。技术方案:本技术的电力系统用组合线缆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管体与若干个弯管体,管体一端端部设有凸起的外部螺纹段并在另一端端部设有内嵌的内部螺纹段且相邻的管体之间通过外部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活动连接并在外部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之间设有垫圈;所述弯管体为弧形结构且弧形的角度为30°~150°,弯管体的两端端部设有与外部螺纹段相同结构的凸起螺纹段且弯管体与相邻的管体之间通过凸起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活动连接并在凸起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之间设有垫圈;所述管体与弯管体内部结构相同均包括外管与内管且外管包括硬质塑料层与橡胶层并在硬质塑料层外部设有防水层;所述内管设有若干个通线管道并在通线管道内设有3个以上的弹性定位箍且弹性定位箍的接触面设有塑料层。其中,所述的垫圈为橡胶或者塑料垫圈。其中,所述的弯管体的弧形的角度为30°、45°、60°、75°、90°、105°、120°、135°与150°。其中,所述的内管设有3个以上的通线管道。其中,所述的内管设有4个通线管道。其中,所述的通线管道内设有3个或者4个弹性定位箍。<br>有益效果: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以下显著优点:本技术是针对电力系统设计的特异性组合线缆管道,线缆按照直线设置时,相邻的管体依次连接;线缆需要转弯设置时,通过加入弯管体对线缆走线方向进行改变;满足多种情况需求。同时,本技术组合线缆管道具有防水、隔热效果,通线管道内通过弹性定位箍对穿过其中的线缆进行定位,操作简单,使用方便。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的管体的截面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管体、2为外部螺纹段、3为内部螺纹段、4为垫圈、5为弯管体、6为硬质塑料层、7为橡胶层、8为内管、9为通线管道、10为弹性定位箍。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及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做进一步的描述。本技术的电力系统用组合线缆管道,包括若干个管体1与若干个弯管体5,管体1一端端部设有凸起的外部螺纹段2并在另一端端部设有内嵌的内部螺纹段3且相邻的管体1之间通过外部螺纹段2与内部螺纹段3活动连接并在外部螺纹段2与内部螺纹段3之间设有垫圈4;弯管体5为弧形结构且弧形的角度为30°~150°,弯管体5的两端端部设有与外部螺纹段2相同结构的凸起螺纹段且弯管体5与相邻的管体1之间通过凸起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3活动连接并在凸起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3之间设有垫圈4;管体1与弯管体5内部结构相同均包括外管与内管8且外管包括硬质塑料层6与橡胶层7并在硬质塑料层6外部设有防水层;内管8设有若干个通线管道9并在通线管道9内设有3个以上的弹性定位箍10且弹性定位箍10的接触面设有塑料层。其中,垫圈4为橡胶或者塑料垫圈。弯管体5的弧形的角度为30°、45°、60°、75°、90°、105°、120°、135°与150°。内管8设有3个以上的通线管道9。内管8设有4个通线管道9。通线管道9内设有3个或者4个弹性定位箍10。使用时,如果线缆按照直线设置,则将若干个管体1通过外部螺纹段2与内部螺纹段3活动连接并在外部螺纹段2与内部螺纹段3之间设有垫圈4,起到密封作用。如果线缆需要转弯设置,则将若干个管体1与若干个弯管体5联合使用,管体1之间通过外部螺纹段2与内部螺纹段3活动连接并在外部螺纹段2与内部螺纹段3之间设有垫圈4;弯管体5与相邻的管体1之间通过凸起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3活动连接并在凸起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3之间设有垫圈4,起到密封作用。弯管体5为弧形结构且弧形的角度为30°~150°,可以根据需要选用不同弧度的弯管体5,起到转弯走线的效果。可以根据需要进行不同的设置,操作简单,使用方便。弯管体5的设置,便于对线缆进行弯曲,满足各种电力系统施工需要。管体1与弯管体5内部结构相同,外部设有硬质塑料层6与橡胶层7并在硬质塑料层6外部设有防水层,硬质塑料层6起到支撑作用,橡胶层7起到隔热作用。内管8设有若干个通线管道9并在通线管道9内设有3个以上的弹性定位箍10,通线管道9根据需要设定数量,通线管道9内的弹性定位箍10对穿过通线管道9的线缆进行固定,防止线缆损坏。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电力系统用组合线缆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管体(1)与若干个弯管体(5),管体(1)一端端部设有凸起的外部螺纹段(2)并在另一端端部设有内嵌的内部螺纹段(3)且相邻的管体(1)之间通过外部螺纹段(2)与内部螺纹段(3)活动连接并在外部螺纹段(2)与内部螺纹段(3)之间设有垫圈(4);所述弯管体(5)为弧形结构且弧形的角度为30°~150°,弯管体(5)的两端端部设有与外部螺纹段(2)相同结构的凸起螺纹段且弯管体(5)与相邻的管体(1)之间通过凸起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3)活动连接并在凸起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3)之间设有垫圈(4);所述管体(1)与弯管体(5)内部结构相同均包括外管与内管(8)且外管包括硬质塑料层(6)与橡胶层(7)并在硬质塑料层(6)外部设有防水层;所述内管(8)设有若干个通线管道(9)并在通线管道(9)内设有3个以上的弹性定位箍(10)且弹性定位箍(10)的接触面设有塑料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电力系统用组合线缆管道,其特征在于:包括若干个管体(1)与若干个弯管体(5),管体(1)一端端部设有凸起的外部螺纹段(2)并在另一端端部设有内嵌的内部螺纹段(3)且相邻的管体(1)之间通过外部螺纹段(2)与内部螺纹段(3)活动连接并在外部螺纹段(2)与内部螺纹段(3)之间设有垫圈(4);所述弯管体(5)为弧形结构且弧形的角度为30°~150°,弯管体(5)的两端端部设有与外部螺纹段(2)相同结构的凸起螺纹段且弯管体(5)与相邻的管体(1)之间通过凸起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3)活动连接并在凸起螺纹段与内部螺纹段(3)之间设有垫圈(4);所述管体(1)与弯管体(5)内部结构相同均包括外管与内管(8)且外管包括硬质塑料层(6)与橡胶层(7)并在硬质塑料层(6)外部设有防水层;所述内管(8)设有若干个通线管道(9)并在通线管道(9)内设有3个以上的弹性定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管青青杜蓉蓉
申请(专利权)人:江苏中电科电力设计院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