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新型充电线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2679 阅读:2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一种新型充电线,其包括线缆及分别连接于线缆两端的接口和充电座,充电座包括外壳、安装于外壳内的磁吸连接器和与磁吸连接器电性连接的PCB板及盖体,PCB板与线缆电性连接,磁吸连接器包括绝缘座及至少两个用于充电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且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端部均穿过绝缘座上设置的端子槽以伸入外壳上设置的窗口中,并显露于外壳上端面;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均为磁吸端子,该磁吸端子包括磁铁及固定于该磁铁外表面的金属导电层。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采用的磁吸端子结构简单,不仅具有磁铁的磁吸能力,还通过金属导电层实现导电或传输数据的功能,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磁吸端子自身吸合力定位,不易脱离,保证充电或传输数据的稳定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新型充电线
:本技术涉及电子产品配件
,特指一种新型充电线。
技术介绍
:智能穿戴设备及汽车充电智能音箱等电子产品在使用过程中都会采用充电线进行充电和/或传输数据,该充电线中的充电座一般都是采用POGOPIN(即弹簧顶针)来进行对设备进行充电,而POGOPIN(即弹簧顶针)电阻大,导致通过的电流小,充电效率低。该充电座在进行充电和/或传输数据过程中,由于充电座与充电设备没有吸合力,容易松脱,导致充电和/或传输数据过程不稳定,为了接触好,有的厂商会在充电座上额外增设磁铁辅助以提高吸合力,但是这样会使充电座结构变得复杂,组装效率变低,且在体积较小的充电座增设磁铁,会改变充电座其它零件安装位置,导致需要重新设计,增加了成本。有鉴于此,本专利技术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新型充电线。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新型充电线包括线缆以及分别连接于该线缆两端的接口和充电座,所述充电座包括有外壳、安装于该外壳内的磁吸连接器和与该磁吸连接器电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新型充电线,其包括线缆以及分别连接于该线缆两端的接口和充电座,其特征在于:/n所述充电座包括有外壳、安装于该外壳内的磁吸连接器和与该磁吸连接器电性连接的PCB板以及用于将磁吸连接器及PCB板紧固于该外壳中的盖体,该PCB板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该磁吸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以及至少两个用于充电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且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端部均穿过绝缘座上设置的端子槽以伸入所述外壳上设置的窗口中,并显露于外壳上端面;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均为磁吸端子,该磁吸端子包括磁铁及固定于该磁铁外表面的金属导电层。/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新型充电线,其包括线缆以及分别连接于该线缆两端的接口和充电座,其特征在于:
所述充电座包括有外壳、安装于该外壳内的磁吸连接器和与该磁吸连接器电性连接的PCB板以及用于将磁吸连接器及PCB板紧固于该外壳中的盖体,该PCB板与所述线缆电性连接,该磁吸连接器包括有绝缘座以及至少两个用于充电的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且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端部均穿过绝缘座上设置的端子槽以伸入所述外壳上设置的窗口中,并显露于外壳上端面;该正极端子和负极端子均为磁吸端子,该磁吸端子包括磁铁及固定于该磁铁外表面的金属导电层。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金属导电层通过电镀的方式一体固定于该磁铁外表面。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新型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磁铁包括基部以及一体连接于该基部上端的对接部和成型于该基部下端的引脚部,该对接部及引脚部的尺寸均小于该基部的尺寸,所述金属导电层覆盖基部及对接部和引脚部的外表面。


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一种新型充电线,其特征在于:所述PCB板上设置有若干导电引脚孔位,所述磁铁的引脚部插设于该导电引脚孔位中,并通过金属导电层与导电引脚孔位电性连接。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彭文福吴斗风李智洋
申请(专利权)人:东莞宇球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