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板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2340 阅读:19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板组件,包括顶盖片、正极柱和负极柱,顶盖片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分别供正极柱和负极柱安装的两个极柱孔,在顶盖片的中部开设有防爆孔,防爆孔内设置有防爆片,在防爆孔与其中一个极柱孔之间的顶盖片上还设置有顶盖片注液孔,在位于顶盖片顶部上方的正极柱和负极柱的上部柱身外部分别对应设置有正极上塑胶、负极上塑胶,正极柱和负极柱的底柱与极柱孔的卡环底部抵接,在顶盖片的底部还设置有下塑胶件一,在下塑胶件一的底部设置有下塑胶件二,在下塑胶件一的底部两侧还分别设置有正极转接片、负极转接片。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生产工艺简单,成本较低,密封性和绝缘性好,极柱抗拉强度更好,能够有效改善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板组件
本技术涉及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板组件,属于动力电池盖板领域。
技术介绍
随着电动汽车技术的日益完善,电动汽车和混合动力汽车与人们的日常生活越来越近,电动汽车对为其提供能量的锂离子电池的安全性能和性价比提出了更高要求。随着设备越来越先进,对锂离子电池的功耗要求越来越高,电池装配的要求也相应地提高,为降低电池装配的复杂程度,降低成本,我们提出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板组件。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技术提供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板组件,结构简单可靠,拆解组装维修更换方便,生产工艺简单,使制造产能进一步到提升,成本较低,密封性和绝缘性好,正负极柱抗拉强度高,改善动力电池的安全性能。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板组件,包括顶盖片、正极柱和负极柱,其特征在于:顶盖片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分别供正极柱和负极柱安装的两个极柱孔,在顶盖片的两侧顶部设置有与极柱孔对应的凸包,所述凸包上形成有与极柱孔对应的通孔,且凸包上通孔的直径小于极柱孔的直径,在顶盖片的中部开设有防爆孔,防爆孔内设置有防爆片,在防爆孔与其中一个极柱孔之间的顶盖片上还设置有顶盖片注液孔,正极柱和负极柱均上小下大结构,正极柱和负极柱的上部均穿插过对应顶盖片上的极柱孔并延伸至顶盖片的上方,在位于顶盖片上方的正极柱和负极柱的上部柱身外部设置有分别用于固定正极柱、负极柱的正极上塑胶、负极上塑胶,正极柱和负极柱的下部柱身与极柱孔顶端凸包上的通孔底部抵接,在顶盖片的底部还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槽型结构的下塑胶件一,下塑胶件一上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极柱孔、顶盖片注液孔对应的通孔,在下塑胶件一的中部还设置有与防爆孔对应的槽口,在槽口的两端底部向下沿顶盖片的左右端方向设置有凹字形结构的固定板,固定板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卡口,在下塑胶件一的底部设置有凸字形结构的下塑胶件二,下塑胶件二与槽口对应设置,且在下塑胶件二的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分别与固定板底部的卡口对应的锁扣,相对称的锁扣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卡扣,下塑胶件二通过卡扣插入卡口内与固定板的侧边卡接继而将下塑胶件二固定在下塑胶件一上;在下塑胶件一的底部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与正极柱、负极柱对应的正极转接片、负极转接片,正极转接片、负极转接片上形成有分别与两个极柱孔对应的凸包,凸包的顶部分别延伸至下塑胶件一上的与顶盖片的两个极柱孔对应的通孔内并对应与正极柱、负极柱的底板固定连接;下塑胶件一的底部还形成有供正极转接片、负极转接片契合定位的凹槽。优选的是,下塑胶件二上形成有若干个气孔。进一步的优选,在正极柱、负极柱的下部柱身上分别对应套设有正极密封圈、负极密封圈,正极柱、负极柱的下部柱身分别通过正极密封圈、负极密封圈与对应的极柱孔顶端凸包上的通孔底部抵接抵接。进一步的优选,在位于顶盖片上方的正极柱和负极柱的上部柱身分别对应设置有环状结构的凹槽,凹槽内设置环型齿状的滚花,在正极上塑胶、负极上塑胶的内环面上分别形成有与滚花对应的卡接齿环,正极上塑胶、负极上塑胶通过卡接齿环与正极柱、负极柱的顶柱顶部的滚花卡接分别与正极柱、负极柱的上部柱身的滚花卡接。进一步的优选,在顶盖片上还设置有若干个挂胶孔。进一步的优选,顶盖片上的两个极柱孔的内侧壁设置有齿状卡槽,用于卡接正极上塑胶、负极上塑胶的底部的卡齿,防止正极上塑胶、负极上塑胶相对顶盖片发生旋转。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1、负极密封圈、正极密封圈与负极柱、正极柱通过模具注塑工艺整体注塑在顶盖片的极柱孔内,替代了以往动力电池顶盖板组件整体铆接结构和激光焊接结构,提高了组件的密封性能;2、正极柱和负极柱表面采用滚花工艺,且正极上塑胶、负极上塑胶采用注塑成型工艺与正极柱、负极柱连接,有效的防止正极上塑胶和负极上塑胶转动,起上下固定作用,提高了组件的稳定性能的同时进一步的提高了密封性能;3、下塑胶二采用分体结构自带锁扣,下塑胶一通过热熔工艺熔接在顶盖片的挂胶孔内后,下塑胶二通过自带锁扣装入下塑胶一中以此紧密配合,有效的防止下塑胶一在热熔工艺热熔时,产生的振幅对防爆片的爆破值产生影响,且方便了对组件的装配,提高了效率;且下塑胶一、下塑胶二均为塑胶材料,提高了组件的绝缘性。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的爆炸图;图2为本技术的主视剖视图;图3为本技术的仰视图;图4为正极上塑胶与正极柱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固定板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极柱孔处结构示意图;图中主要附图标记含义如下:1、负极上塑胶,2、防爆片,3、正极上塑胶,4、顶盖片,5、负极密封圈,6、顶盖片注液孔,7、正极密封圈,8、负极柱,9、正极柱,10、下塑胶件一,11、下塑胶件二,12、负极转接片,13、正极转接片,14、极柱孔,15、挂胶孔,16、固定板,17、卡口,18、锁扣、19、滚花、20、卡接齿环。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技术做具体的介绍。如图1-6所示:本实施例是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板组件,包括顶盖片4、正极柱9和负极柱8,其特征在于:顶盖片4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分别供正极柱9和负极柱8安装的两个极柱孔14,在顶盖片4的两侧顶部设置有与极柱孔14对应的凸包,所述凸包上形成有与极柱孔14对应的通孔,且凸包上通孔的直径小于极柱孔14的直径,在顶盖片4的中部开设有防爆孔,防爆孔内设置有防爆片2,防爆片2周边与顶盖片4上的防爆孔下方侧壁通过激光焊接连接在一起;在防爆孔与其中一个极柱孔14之间的顶盖片4上还设置有顶盖片注液孔6,正极柱9和负极柱8均上小下大结构,正极柱9和负极柱8的上部均穿插过对应顶盖片4上的极柱孔14并延伸至顶盖片4的上方,在位于顶盖片4上方的正极柱9和负极柱8的上部柱身外部设置有分别用于固定正极柱9、负极柱8的正极上塑胶3、负极上塑胶1,正极柱9和负极柱8的下部柱身与极柱孔14顶端凸包上的通孔底部抵接抵接,在顶盖片4的底部还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槽型结构的下塑胶件一10,下塑胶件一10上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极柱孔14、顶盖片注液孔6对应的通孔,在下塑胶件一10的中部还设置有与防爆孔对应的槽口,在槽口的两端底部向下沿顶盖片的左右端方向设置有凹字形结构的固定板16,固定板16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卡口17,在下塑胶件一10的底部设置有凸字形结构的下塑胶件二11,下塑胶件二11与槽口对应设置,且在下塑胶件二11的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分别与固定板16底部的卡口17对应的锁扣18,相对称的锁扣18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卡扣,由于下塑胶件二11整体为塑胶材料,则锁扣18在插入卡口17内时会产生形变,当锁扣18的卡扣穿插到固定板16的卡口17上方后,锁扣18回弹使得锁扣18的卡扣与固定板16的卡口17上方的边体卡接,继而实现下塑胶件二11与固定板16的卡接连接,即下塑胶件二11通过卡扣插入卡口17内与固定板16的侧边卡接继而将下塑胶件二11固定在下塑胶件一10上;在下塑胶件一10的底部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与正极柱9、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板组件,包括顶盖片(4)、正极柱(9)和负极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4)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分别供正极柱(9)和负极柱(8)安装的两个极柱孔(14),在顶盖片(4)的两侧顶部设置有与极柱孔(14)对应的凸包,所述凸包上形成有与极柱孔(14)对应的通孔,且凸包上通孔的直径小于极柱孔(14)的直径,在顶盖片(4)的中部开设有防爆孔,所述防爆孔内设置有防爆片(2),在防爆孔与其中一个极柱孔(14)之间的顶盖片(4)上还设置有顶盖片注液孔(6),所述正极柱(9)和负极柱(8)均上小下大结构,所述正极柱(9)和负极柱(8)的上部均穿插过对应顶盖片(4)上的极柱孔(14)并延伸至顶盖片(4)的上方,在位于顶盖片(4)上方的正极柱(9)和负极柱(8)的上部柱身外部设置有分别用于固定正极柱(9)、负极柱(8)的正极上塑胶(3)、负极上塑胶(1),正极柱(9)和负极柱(8)的下部柱身与极柱孔(14)顶端凸包上的通孔底部抵接,在顶盖片(4)的底部还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槽型结构的下塑胶件一(10),所述下塑胶件一(10)上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极柱孔(14)、顶盖片注液孔(6)对应的通孔,在下塑胶件一(10)的中部还设置有与防爆孔对应的槽口,在所述槽口的两端底部向下沿顶盖片的左右端方向设置有凹字形结构的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卡口(17),在下塑胶件一(10)的底部设置有凸字形结构的下塑胶件二(11),所述下塑胶件二(11)与槽口对应设置,且在下塑胶件二(11)的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分别与固定板(16)底部的卡口(17)对应的锁扣(18),相对称的锁扣(18)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卡扣,所述下塑胶件二(11)通过卡扣插入卡口(17)内与固定板(16)的侧边卡接继而将下塑胶件二(11)固定在下塑胶件一(10)上;在下塑胶件一(10)的底部两侧还分别设置有与正极柱(9)、负极柱(8)对应的正极转接片(13)、负极转接片(12),所述下塑胶件一(10)的底部还形成有供正极转接片(13)、负极转接片(12)契合定位的凹槽。/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动力电池顶盖板组件,包括顶盖片(4)、正极柱(9)和负极柱(8),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盖片(4)的两端对称设置有分别供正极柱(9)和负极柱(8)安装的两个极柱孔(14),在顶盖片(4)的两侧顶部设置有与极柱孔(14)对应的凸包,所述凸包上形成有与极柱孔(14)对应的通孔,且凸包上通孔的直径小于极柱孔(14)的直径,在顶盖片(4)的中部开设有防爆孔,所述防爆孔内设置有防爆片(2),在防爆孔与其中一个极柱孔(14)之间的顶盖片(4)上还设置有顶盖片注液孔(6),所述正极柱(9)和负极柱(8)均上小下大结构,所述正极柱(9)和负极柱(8)的上部均穿插过对应顶盖片(4)上的极柱孔(14)并延伸至顶盖片(4)的上方,在位于顶盖片(4)上方的正极柱(9)和负极柱(8)的上部柱身外部设置有分别用于固定正极柱(9)、负极柱(8)的正极上塑胶(3)、负极上塑胶(1),正极柱(9)和负极柱(8)的下部柱身与极柱孔(14)顶端凸包上的通孔底部抵接,在顶盖片(4)的底部还设置有开口向下的槽型结构的下塑胶件一(10),所述下塑胶件一(10)上设置有分别与两个极柱孔(14)、顶盖片注液孔(6)对应的通孔,在下塑胶件一(10)的中部还设置有与防爆孔对应的槽口,在所述槽口的两端底部向下沿顶盖片的左右端方向设置有凹字形结构的固定板(16),所述固定板(16)的底部分别设置有若干个卡口(17),在下塑胶件一(10)的底部设置有凸字形结构的下塑胶件二(11),所述下塑胶件二(11)与槽口对应设置,且在下塑胶件二(11)的顶部两端对称设置有若干个分别与固定板(16)底部的卡口(17)对应的锁扣(18),相对称的锁扣(18)相互靠近的一侧底部向内凹陷形成有卡扣,所述下塑胶件二(11)通过卡扣插入卡口(17)内与固定板(16)的侧边卡接继而将下塑胶件...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翁泽华刘海涛
申请(专利权)人:靖江市东达新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