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口体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0832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0
本发明专利技术的目的是提供一种不利用焊接的、耐环境性优异的封口体。封口体是用于电池的封口体,其特征在于,具有:(1)第一盖部,具有底部和铆接部;(2)保护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盖部的底部上;以及(3)第二盖部,位于所述保护元件上,所述保护元件和所述第二盖部通过所述第一盖部的铆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盖部中,在所述底部的内侧面的与所述保护元件的接触区域具有凸部。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封口体
本公开涉及一种封口体。
技术介绍
对于锂离子电池等二次电池,为了保护电池不受异常发热或过电流影响,使用了PTC元件、盘式保护元件等作为保护元件。上述保护元件通常被组装于封口体中使用。一般而言,通过将第一盖部、密封垫圈、保护元件以及第二盖部重叠,并利用铆接将它们固定而制造所述封口体(专利文献1)。像专利文献1的封口体那样,在利用铆接的机械性接触中,存在例如耐热冲击等耐环境性不充分,在封口体部件彼此的接触部电阻增加的问题。对于所述问题,存在将部件彼此焊接的方法,但在接合的部件由互不相同的金属制造的情况下,存在不易焊接的技术问题,此外,为了导入焊接装置、解决上述问题,还存在需要高费用的问题。现有技术文献专利文献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平11-283588号公报
技术实现思路
专利技术所要解决的问题因此,本专利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不利用焊接的、耐环境性优异的封口体。用于解决问题的方案本公开没有特别限定,但包括以下的方案。[1]一种封口体,是用于电池的封口体,其特征在于,具有:(1)第一盖部,具有底部和铆接部;(2)保护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盖部的底部上;以及(3)第二盖部,位于所述保护元件上,所述保护元件和所述第二盖部通过所述第一盖部的铆接部固定,在所述第一盖部中,在所述底部的内侧面的与所述保护元件的接触区域具有凸部。[2]根据上述[1]所述的封口体,其中,存在多个所述第一盖部的凸部。[3]根据上述[1]或[2]所述的封口体,其中,所述第一盖部的底部在俯视时为圆环状,所述凸部相对于所述底部的中心均等地配置。[4]根据上述[1]~[3]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体,其中,在所述第一盖部中,在所述底部的外侧面的与所述凸部对置的位置具有凹部。[5]根据上述[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体,其中,所述第一盖部为铝制。[6]根据上述[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体,其中,所述凸部的高度为5~200μm。[7]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体,其中,所述保护元件为PTC(PositiveTemperatureCoefficient:正温度系数热敏电阻)元件。[8]根据上述[7]所述的封口体,其中,所述PTC元件具有:PTC层状单元;以及导电性金属薄层,位于PTC层状单元的各主表面上,该PTC层状单元由采用聚乙烯为主成分的聚合物组合物构成。[9]根据上述[7]所述的封口体,其中,所述PTC元件具有:PTC层状单元;以及导电性金属薄层,位于PTC层状单元的各主表面上,该PTC层状单元由采用聚偏氟乙烯为主成分的聚合物组合物构成。[10]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体,其中,所述保护元件为盘式保护元件。[11]根据上述[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体,其中,所述保护元件具有:层状单元,由绝缘性树脂或PTC组合物形成,具有至少一个贯通开口部;导电性金属薄层,位于上述层状单元的各主表面上;以及熔断层,位于规定上述贯通开口部中的至少一个的侧面上,电连接导电性金属薄层。[12]根据上述[11]所述的封口体,其中,所述层状单元由绝缘性树脂形成,该绝缘性树脂为聚乙烯。[13]根据上述[11]所述的封口体,其中,所述层状单元由绝缘性树脂形成,该绝缘性树脂为聚偏氟乙烯。[14]根据上述[1]~[13]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体,其用于圆柱形电池。[15]根据上述[1]~[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体,其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16]一种密封型电池,具有上述[1]~[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体。[17]根据上述[16]所述的密封型电池,其为圆柱形电池。[18]根据上述[16]或[17]所述的密封型电池,其为锂离子二次电池。[19]一种制造方法,是封口体的制造方法,所述封口体具有:(1)第一盖部,具有底部和铆接部;(2)保护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盖部的底部上;以及(3)第二盖部,位于所述保护元件上,通过所述第一盖部的铆接部固定所述保护元件和所述第二盖部,在所述第一盖部中,在所述底部的内侧面具有凸部,所述制造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所述第一盖部的底部上配置所述保护元件,而且在该保护元件上配置所述第二盖部;通过铆接所述第一盖部的铆接部,将所述保护元件和所述第二盖部固定;接着通过在所述第一盖部的底部的外侧面形成凹部,在底部的内侧面的与凹部对置的位置形成所述凸部。专利技术效果本专利技术的封口体在第一盖部与保护元件的接触部分具有凸部,由此具有较高的耐环境性。附图说明图1是本公开的实施方式的封口体1的剖视图。图2是上述封口体1的俯视图。图3是上述封口体1的仰视图。图4是表示在实施例中制作的封口体的尺寸的图。附图标记说明1:封口体;2:第一盖部;3:保护元件;4:第二盖部;5:绝缘性密封垫圈;6:凸部;7:凹部;8:排气口;10:凸缘部;11:铆接部;12:底部;13:防爆阀。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参照附图,对本专利技术的封口体进行详细说明。其中,请注意本专利技术的封口体不限定于图示的方案。对于本专利技术的封口体的一个方案,在图1中用沿其厚度方向的剖视图来示意性地表示,在图2中用从上侧(图1的附图上侧)观察的俯视图来示意性地表示,在图3中用仰视图来示意性地表示。图示的封口体1是圆柱形电池用的封口体,在第一盖部2上,以按保护元件3和第二盖部4的顺序层叠的状态具有保护元件3和第二盖部4,而且具有位于它们的周围和第二盖部4的凸缘部(外缘部)10上的绝缘性密封垫圈5。它们通过位于第一盖部2的缘部的铆接部11固定。在封口体1设有防爆阀13,其在因电解液和/或活性物质等的异常反应而在电池内部产生了气体的情况下进行工作。而且,在封口体1设有排气口8,其在防爆阀工作时,用于将气体向电池外部排出。在封口体1中,电流沿第一盖部2-保护元件3-第二盖部4的顺序(或其反向)流动。在图示的方案中,第一盖部2具有:圆环状的底部12;防爆阀13,位于底部12的内侧;以及铆接部11,从底部12的外缘向上方延伸。在第一盖部2中,在底部12的内侧面的与上述保护元件3的接触区域具有凸部6,在底部12的外侧面的与凸部6对置的位置具有凹部7。在此,底部12的内侧面是指,在底部12的主面中的图1的上侧的面(即,保护元件3侧的面),底部12的外侧面是指在底部12的主面中的图1的下侧的面。上述第一盖部2由导电性金属形成。该导电性金属没有特别限定,但例如在封口体是用于锂离子电池的情况下,优选为铝或铝合金,更优选为铝。通过第一盖部2采用铝制,能够使第一盖部2与保护元件3之间的电阻变得更小。本专利技术不限于理论,但认为第一盖部采用铝制而导致的电阻值的降低效果是基于以下的理由。第一盖部2与保护元件3之间的电阻受第一盖部的表面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封口体,是用于电池的封口体,其特征在于,具有:/n(1)第一盖部,具有底部和铆接部;/n(2)保护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盖部的底部上;以及/n(3)第二盖部,位于所述保护元件上,/n所述保护元件和所述第二盖部通过所述第一盖部的铆接部固定,/n在所述第一盖部中,在所述底部的内侧面的与所述保护元件的接触区域具有凸部。/n

【技术特征摘要】
20190307 JP 2019-0413491.一种封口体,是用于电池的封口体,其特征在于,具有:
(1)第一盖部,具有底部和铆接部;
(2)保护元件,位于所述第一盖部的底部上;以及
(3)第二盖部,位于所述保护元件上,
所述保护元件和所述第二盖部通过所述第一盖部的铆接部固定,
在所述第一盖部中,在所述底部的内侧面的与所述保护元件的接触区域具有凸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封口体,其中,
存在多个所述第一盖部的凸部。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封口体,其中,
所述第一盖部的底部在俯视时为圆环状,所述凸部相对于所述底部的中心均等地配置。


4.根据权利要求1~3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体,其中,
在所述第一盖部中,在所述底部的外侧面的与所述凸部对置的位置具有凹部。


5.根据权利要求1~4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体,其中,
所述第一盖部为铝制。


6.根据权利要求1~5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体,其中,
所述凸部的高度为5~200μm。


7.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体,其中,
所述保护元件为PTC元件。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口体,其中,
所述PTC元件具有:PTC层状单元;以及导电性金属薄层,位于PTC层状单元的各主表面上,
该PTC层状单元由采用聚乙烯为主成分的聚合物组合物构成。


9.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封口体,其中,
所述PTC元件具有:PTC层状单元;以及导电性金属薄层,位于PTC层状单元的各主表面上,
该PTC层状单元由采用聚偏氟乙烯为主成分的聚合物组合物构成。


10.根据权利要求1~6中任一项所述的封口体,其中...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水上阳平山冈俊和
申请(专利权)人:力特电子日本有限责任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日本;JP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