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模型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51756 阅读:20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31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模型,包括支撑板和模型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型框下方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模型框中堆放有沙子,所述模型框顶部盖有两块盖门,两块所述盖门均通过铰链铰接在模型框上,两块所述模型框上还固定的设置有把手,所述转动机构还固定的安装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焊接在支撑板上,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通过在模型框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利用转动机构的固定连接在模型框底端的活动块在支撑杆顶端两块固定块之间第一轴杆上的转动,转动模型框转动至支撑杆的前侧,与支撑杆保持平行状态,大大的缩小了该教学模型整体占用的空间,方便了对其的运输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模型
本技术涉及旅游管理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模型。
技术介绍
旅游管理是随着我国旅游经济的发展、旅游产业的发育而建立的一个新型学科,在中国,这门学科产生只有二十多年的时间,但已经成为刮泥学科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的学科部门,在旅游管理的教学过程中教学模型发挥了重要的作用,现有的旅游管理教学模型在运输的过程中,由于其体积较大,运输不便,即使可拆卸运输,操作也较为麻烦,降低了运输效率,因此不能满足要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模型,可以有效解决
技术介绍
中的问题。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采取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模型,包括支撑板和模型框,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型框下方的转动机构,所述转动机构上设置有固定机构,所述模型框中堆放有沙子,所述模型框顶部盖有两块盖门,两块所述盖门均通过铰链铰接在模型框上,两块所述模型框上还固定的设置有把手,所述转动机构还固定的安装在支撑杆上,所述支撑杆的底端焊接在支撑板上,所述支撑板的两侧还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进一步地,所述转动机构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杆顶端上的两块固定块,两块所述固定块之间还固定的插接有第一轴杆,两块所述固定块之间的第一轴杆上还活动的套接有活动块,且所述活动块还固定的设置在模型框的底端。进一步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活动的穿过固定块上的插杆,所述插杆穿过固定块的一端插进活动块上的插孔中,所述插杆的另一端上固定的套接有固定套,所述固定套上固定的连接有弹簧,所述弹簧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上。进一步地,所述辅助支撑机构包括开设在支撑板两侧的两侧开槽,两个所述开槽侧面的槽壁上通过连接杆固定的连接有第二轴杆,所述第二轴杆上活动的套接有两个活动套,两个所述活动套分布在连接杆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活动套上还固定的连接有活动杆。进一步地,所述支撑板底端的两侧以及活动杆底端的一侧均活动的设置有万向轮。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技术通过在模型框与支撑杆之间设置有转动机构,利用转动机构的固定连接在模型框底端的活动块在支撑杆顶端两块固定块之间第一轴杆上的转动,转动模型框转动至支撑杆的前侧,与支撑杆保持平行状态,大大的缩小了该教学模型整体占用的空间,方便了对其的运输工作,在运输时无需对其进行进行拆卸工作,实用性更强,同时在支撑板的两侧还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在支撑时利用辅助支撑机构上活动杆的移动,根据实际情况的需要对该教学模型底部的支撑面积进行调节,使用更加的灵活。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转动机构和固定机构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A处的结构放大图。图中:1、支撑板;2、万向轮;3、支撑杆;4、把手;5、模型框;6、盖门;7、转动机构;71、固定块;72、第一轴杆;73、活动块;8、固定机构;81、插杆;82、固定套;83、弹簧;9、辅助支撑机构;91、开槽;92、第二轴杆;93、活动套;94、活动杆。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技术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述本技术。请参阅图1-3,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模型,包括支撑板1和模型框5,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型框5下方的转动机构7,所述转动机构7上设置有固定机构8,所述模型框5中堆放有沙子,所述模型框5顶部盖有两块盖门6,两块所述盖门6均通过铰链铰接在模型框5上,两块所述模型框5上还固定的设置有把手4,所述转动机构7还固定的安装在支撑杆3上,所述支撑杆3的底端焊接在支撑板1上,所述支撑板1的两侧还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9。如图2所示,所述转动机构7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杆3顶端上的两块固定块71,两块所述固定块71之间还固定的插接有第一轴杆72,两块所述固定块71之间的第一轴杆72上还活动的套接有活动块73,且所述活动块73还固定的设置在模型框5的底端。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两块固定块71上的第一轴杆72上转动活动块73时,可将活动块73上的模型框5转动至与支撑杆3平行状态,大大的缩小了该模型整体占用空间的大小,方便运输。如图2所示,所述固定机构8包括活动的穿过固定块71上的插杆81,所述插杆81穿过固定块71的一端插进活动块73上的插孔中,所述插杆81的另一端上固定的套接有固定套82,所述固定套82上固定的连接有弹簧83,所述弹簧83的一端固定连接在固定块71上。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在将模型框5转动至与支撑杆3垂直状态教学时,可在弹簧83的拉力作用下透过固定套82将插杆81的一端插进活动块73上对应开设的插孔中,进而对处于水平状态的模型框5进行固定。如图3所示,所述辅助支撑机构9包括开设在支撑板1两侧的两侧开槽91,两个所述开槽91侧面的槽壁上通过连接杆固定的连接有第二轴杆92,所述第二轴杆92上活动的套接有两个活动套93,两个所述活动套93分布在连接杆的上下两侧,两个所述活动套93上还固定的连接有活动杆94。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两个活动套93在第二轴杆92上的转动,可将两个活动套93上的活动杆94转动至与支撑板1垂直的状态,大大的增加了该模型框5下方的支撑面积,支撑稳定性更高。如图1所示,所述支撑板1底端的两侧以及活动杆94底端的一侧均活动的设置有万向轮2。通过采用上述方案,利用万向轮2的滚动,方便对该模型框5进行移动。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为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模型,教学时,学生可利用模型框5内堆放的沙子进行模拟创造,并将微型玩具分别放置在模拟创造完成的沙子中提高其模拟教学的趣味性,教学质量更高,在需要对该教学模型运输时,首先将两块盖门6盖紧到模型框5上并锁紧,接着利用固定套82将插杆81的一端从活动块73上的插孔中抽出,在两块第一轴杆72上利用活动块73的转动将模型框5转动到支撑杆3的前面,与支撑杆3处于水平的状态,接着利用两块活动套93在第二轴杆92上的转动,将活动杆94转动到支撑板1上的开槽91中,使得活动杆94与支撑板1处于同一水平状态,这样就缩小了该教学模型的占用空间大小,大大的方便了对其的运输工作,结构简单,实用性更强。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和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说明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范围内。本技术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模型,包括支撑板(1)和模型框(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型框(5)下方的转动机构(7),所述转动机构(7)上设置有固定机构(8),所述模型框(5)中堆放有沙子,所述模型框(5)顶部盖有两块盖门(6),两块所述盖门(6)均通过铰链铰接在模型框(5)上,两块所述模型框(5)上还固定的设置有把手(4),所述转动机构(7)还固定的安装在支撑杆(3)上,所述支撑杆(3)的底端焊接在支撑板(1)上,所述支撑板(1)的两侧还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9)。/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模型,包括支撑板(1)和模型框(5),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置在所述模型框(5)下方的转动机构(7),所述转动机构(7)上设置有固定机构(8),所述模型框(5)中堆放有沙子,所述模型框(5)顶部盖有两块盖门(6),两块所述盖门(6)均通过铰链铰接在模型框(5)上,两块所述模型框(5)上还固定的设置有把手(4),所述转动机构(7)还固定的安装在支撑杆(3)上,所述支撑杆(3)的底端焊接在支撑板(1)上,所述支撑板(1)的两侧还设置有辅助支撑机构(9)。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旅游管理教学模型,其特征在于:所述转动机构(7)包括固定设置在支撑杆(3)顶端上的两块固定块(71),两块所述固定块(71)之间还固定的插接有第一轴杆(72),两块所述固定块(71)之间的第一轴杆(72)上还活动的套接有活动块(73),且所述活动块(73)还固定的设置在模型框(5)的底端。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罗纯
申请(专利权)人:湖南外贸职业学院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湖南;4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