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及其安装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8517 阅读:10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7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及其安装结构,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包括承重框架、挡板和换热片;承重框架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均为漏空结构的箱体结构,承重框架内填充有换热片;挡板有n块,挡板设在承重框架内、将承重框架内的蓄热元件分割为n+1部分,其中,n≥1,挡板的顶部与承重框架的顶部齐平,挡板的底部与承重框架的底部齐平。上述防堵蓄热元件方便制造,也方便在现有蓄热元件基础上进行改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可避免各通道内气流的扩散,提高元件内部气流流速,降低堵塞风险;冷端支撑格栅的设置起到支撑蓄热元件作用,同时增强了密封效果,减少了空气预热器扇形板处的空气泄漏和扩散,降低了漏风率,提高了换热效率。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及其安装结构
本技术涉及一种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及其安装结构,属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领域。
技术介绍
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简称“空气预热器”)是一种用于大型电站锅炉的热交换设备,它利用锅炉烟气的热量来加热燃烧所需的空气,以此来提高锅炉的效率。目前,在电站燃煤锅炉系统中,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均依照原制造厂家设计,分为高温和低温两层布置方式安装在预热器转子各模数仓格内。高温蓄热元件位于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热端,一般为碳钢材质,低温蓄热元件位于空气预热器冷端,一般为耐腐蚀钢并搪瓷工艺制造。对于传统的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当锅炉燃用煤种与设计煤种相比煤质较差或煤种变化较大,同时受到当前普遍存在的脱硝改造后硫酸氢铵(NH4HSO4)和其他腐蚀产物的影响时,就会加剧蓄热元件的堵塞,对锅炉运行的经济性和安全性影响很大。对于蓄热元件的堵塞问题,目前运行人员一般通过加强空气预热器蒸汽吹灰投运管理、高压水在线清洗、控制SCR脱硝氨逃逸率等手段予以缓解,但由于蓄热元件原设计的布置方式和元件自身结构因素,采用吹扫和清晰手段解决堵塞问题的实际效果大多非常有限。
技术实现思路
为了克服上述回转式空气预热器蓄热元件堵塞的难题,本技术提供一种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及其安装结构,对传统的蓄热元件及安装布置方式进行改进,改进后的蓄热元件减少了吹灰用的气流在蓄热元件内沿径向和周向的扩散,提高了气流通过蓄热元件的流速,更有利于吹灰和防堵。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包括承重框架、挡板和换热片;承重框架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均为漏空结构的箱体结构,承重框架内填充有换热片;挡板有n块,挡板设在承重框架内、将承重框架内的换热片分割为n+1部分,其中,n≥1,挡板的顶部与承重框架的顶部齐平,挡板的底部与承重框架的底部齐平。本申请顶部、底部、上下等方位词,均指蓄热元件或其他部件正常使用的相对位置。承重框架的顶部也即蓄热元件的上端面,承重框架的底部也即蓄热元件的下端面。上述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方便制造,也方便在现有蓄热元件基础上进行改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上述n块挡板把堵蓄热元件分割为n+1条通道,可避免各通道内气流的扩散,提高元件内部气流流速,降低堵塞风险,且在系统运行中,能保证换热通道内的高流速,使蓄热元件易于吹扫和清洗。为了兼顾成本和防堵效果,优选,挡板有1~3块。上述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的安装结构,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安装在空气预热器冷端的转子仓格内,挡板的宽度方向与转子的径向一致;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的底部设有冷端支撑格栅,冷端支撑格栅包括衍生隔板和衍生密封片,衍生隔板的顶部与空气预热器冷端蓄热元件底部贴合,衍生隔板的底部与衍生密封片连接。挡板的宽度方向与转子的径向一致,挡板的高度方向与转子的轴向一致。空气预热器的转子、转子仓格、隔板、隔板上的密封片等均为现有常识,此处不再赘述。本申请没有特别强调的技术,按照现有技术实施。采用上述安装结构,挡板把每组蓄热元件划分为两个以上的独立换热通道,减少了吹灰用的蒸汽或防堵灰气流在蓄热元件内沿径向和周向的扩散,提高了蒸汽等气流通过蓄热元件的蒸汽流速,更有利于蒸汽吹灰的吹灰和防堵灰效果。冷端支撑格栅为整体结构,起到支撑蓄热元件作用。衍生分隔板上安装有分隔密封片,增强了密封效果,减少了空气预热器扇形板处的空气泄漏,降低了漏风率,能提高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换热效率。为了进一步提高密封效果和防堵效果,衍生隔板包括第一衍生隔板和第二衍生隔板;第一衍生隔板和第二衍生隔板垂直连接,且第一衍生隔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衍生隔板的顶部和底部齐平,第一衍生隔板和第二衍生隔板的顶部均与空气预热器冷端蓄热元件底部贴合;第二衍生隔板的宽度方向与转子的径向一致,第二衍生隔板的数量与挡板的数量相等、且一一对应,每块第二衍生隔板均设在与其对应的挡板的正下方、且与其对应的挡板的底部对接,第二衍生隔板和与其对应的挡板同平面;第一衍生隔板底部连接有第一衍生密封片,第二衍生隔板底部连接有第二衍生密封片。第二衍生隔板的宽度方向与转子的径向一致,高度方向与转子的轴向一致。上述冷端支撑格栅不仅起到了支撑蓄热元件作用,而且减少了防堵灰热风等气流在蓄热元件底部的扩散,提高了防堵灰风通过蓄热元件的流速,有效提高了蓄热元件冷端的温度,防止酸性气体的凝结,减少冷端蓄热元件腐蚀,更有利于空气预热器的防堵治理。可使用未搪瓷的蓄热元件板制作冷端蓄热元件,节省搪瓷的费用。为了提高装置的使用稳定性,第一衍生隔板的两端分别与转子仓格两侧的隔板焊接。上述第一衍生隔板沿着空气预热器转子的周向设置。为了进一步提高防堵效果,第一衍生隔板与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的内侧面同平面,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的内侧面为向着转子的一面。为了兼顾稳定性和安装的便利性,优选,衍生隔板和衍生密封片之间通过螺栓螺母连接。为了提高密封片的通用性,衍生隔板上的安装螺栓孔的相对位置和间距与空气预热器转子隔板上的安装螺栓孔一致。这样衍生密封片可直接使用原转子隔板的密封片,增强了密封片的通用性和可替代性,减小备品备件的规格种类。衍生密封片的安装间隙与原空气预热器冷端密封安装间隙一致。本技术未提及的技术均参照现有技术。本技术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方便制造,也方便在现有蓄热元件基础上进行改造,结构简单,成本低廉;上述n块挡板把堵蓄热元件分割为n+1条通道,可避免各通道内气流的扩散,提高元件内部气流流速,降低堵塞风险,且在系统运行中,保证通道内的高流速,使蓄热元件易于吹扫和清洗;可使用未搪瓷的换热片制作冷端蓄热元件,节省搪瓷的费用,可减少换热片厚度,节省制作费用,提高换热效果;安装结构,冷端支撑格栅的设置起到支撑蓄热元件作用,同时增强了密封效果,减少了空气预热器扇形板处的空气泄漏和扩散,降低了漏风率,能提高回转式空气预热器的换热效率。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1中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的承重框架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2中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的承重框架和挡板的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空气预热器冷端一个转子仓格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实施例3中空气预热器的结构示意图;图中,1为空气预热器转子,2为冷端高效防堵蓄热元件,21为承重框架,22为挡板,3为冷端支撑格栅,31为第一衍生隔板,32为第二衍生隔板,33为安装螺栓孔,34为第一衍生密封片,35为第二衍生密封片,4为空气预热器转子隔板。具体实施方式为了更好地理解本技术,下面结合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技术的内容,但本技术的内容不仅仅局限于下面的实施例。实施例1如图1所示,一种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包括承重框架、挡板和换热片;承重框架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框架、挡板和换热片;承重框架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均为漏空结构的箱体结构,承重框架内填充有换热片;挡板有n块,挡板设在承重框架内、将承重框架内的换热片分割为n+1部分,其中,n≥1,挡板的顶部与承重框架的顶部齐平,挡板的底部与承重框架的底部齐平。/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包括承重框架、挡板和换热片;承重框架的上顶面和下底面均为漏空结构的箱体结构,承重框架内填充有换热片;挡板有n块,挡板设在承重框架内、将承重框架内的换热片分割为n+1部分,其中,n≥1,挡板的顶部与承重框架的顶部齐平,挡板的底部与承重框架的底部齐平。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其特征在于:挡板有1~3块。


3.如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安装在空气预热器冷端的转子仓格内,挡板的宽度方向与转子的径向一致;空气预热器高效防堵蓄热元件的底部设有冷端支撑格栅,冷端支撑格栅包括衍生隔板和衍生密封片,衍生隔板的顶部与空气预热器冷端蓄热元件底部贴合,衍生隔板的底部与衍生密封片连接。


4.如权利要求3所述的安装结构,其特征在于:衍生隔板包括第一衍生隔板和第二衍生隔板;第一衍生隔板和第二衍生隔板垂直连接,且第一衍生隔板的顶部和底部分别与第二衍生隔板的顶部和底部齐平,第一衍生隔板的顶部和第二...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乔永成韦红旗徐朝辉
申请(专利权)人:大唐山西发电有限公司南京博沃科技发展有限公司四川辉胜至成电力工程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山西;1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