出风导流盖、混流风机组件及空调设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7014 阅读:45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5
本公开涉及一种出风导流盖、混流风机组件及空调设备。出风导流盖外壁面为沿着出风方向渐缩的回转面,包括:在回转面的回转轴线上并沿着出风方向依序分布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将出风导流盖的外壁面设计成子午线分别为线段、圆弧和抛物线的三段式曲面,根据康达效应,使气流能够有效附着导流盖外壁面,重新配置出风速度和分布,从而获得较好的出风导流性能,并有效降低涡流噪声。在应用于混流风机时本公开实施例能够有效地改善混流风机的出风均匀性,满足换热器表面风量分布要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出风导流盖、混流风机组件及空调设备
本公开涉及风机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出风导流盖、混流风机组件及空调设备。
技术介绍
风路系统是空调器内用于促使空调器作用区域内的空气加快热交换的组成部分之一。为了提高空调设备的品质和舒适性,需要针对不同需求和机型搭配合适的风机。为满足风量和压头指标,专利技术人所知晓的一些空调设备的风路系统采用了混流风机。然而,现有的混流风机出风口处风机电机轴附近无风或风量过小,换热器表面风量分布不均。
技术实现思路
经研究发现,相关技术中空调设备中的混流风机出风存在风量分布不均的问题,严重影响空调内部换热器表面风速分布及换热性能。有鉴于此,本公开实施例提供一种出风导流盖、混流风机组件及空调设备,能够提高出风均匀性并降低涡流噪声。在本公开的一个方面,提供一种出风导流盖,其外壁面为沿着出风方向渐缩的回转面,包括:在回转面的回转轴线上并沿着出风方向依序分布的第一段、第二段和第三段;其中,第一段的子午线为线段EA;第二段的子午线为圆弧AB,第三段的子午线为抛物线BD,线段EA与圆弧AB相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出风导流盖(4),其外壁面为沿着出风方向渐缩的回转面,包括:在所述回转面的回转轴线上并沿着出风方向依序分布的第一段(41)、第二段(42)和第三段(43);/n其中,所述第一段(41)的子午线为线段EA;所述第二段(42)的子午线为圆弧AB,所述第三段(43)的子午线为抛物线BD,所述线段EA与所述圆弧AB相切,所述圆弧AB与所述抛物线BD相切,所述抛物线BD与所述回转轴线相交于D点。/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出风导流盖(4),其外壁面为沿着出风方向渐缩的回转面,包括:在所述回转面的回转轴线上并沿着出风方向依序分布的第一段(41)、第二段(42)和第三段(43);
其中,所述第一段(41)的子午线为线段EA;所述第二段(42)的子午线为圆弧AB,所述第三段(43)的子午线为抛物线BD,所述线段EA与所述圆弧AB相切,所述圆弧AB与所述抛物线BD相切,所述抛物线BD与所述回转轴线相交于D点。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导流盖(4),其中,
所述线段EA与所述回转轴线的垂直面的夹角β的大小为60°~85°。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出风导流盖(4),其中,
所述夹角β的大小为75.5°。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导流盖(4),其中,
所述线段EA的长度为20mm~45mm。


5.根据权利要求4所述的出风导流盖(4),其中,
所述线段EA的长度为30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出风导流盖(4),其中,
所述圆弧AB的圆心角α的大小为30°~60°,所述圆弧AB的半径R的大小为10mm~20mm。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出风导流盖(4),其中,
所述圆心角α的大小为48.4°,所述圆弧AB的半径R的大...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马屈杨池晓龙夏凯张碧瑶周乐
申请(专利权)人:珠海格力电器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广东;44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