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杨涵专利>正文

一种无源节能环保风扇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6986 阅读:33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5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无源节能环保风扇,包括风扇本体,风扇本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风扇本体内设置有集风罩和送风管道,集风罩的进风端与进风口相连通,送风管道的末端与出风口相连通,集风罩的出风端与送风管道的前端相连通;出风口设置有水平百叶组件,水平百叶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杆,送风管道内设置有第一转轴,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风轮和第一不完全齿轮,第一不完全齿轮外套设有第一移动框架,第一移动框架内设置有上移齿条和下移齿条,第一不完全齿轮分别与上移齿条和下移齿条相啮合,第一移动框架上设置有第一推杆,第一推杆与第一转动杆通过第一连杆相连接。在本申请实施例中,可实现出风口处上下左右扫风,且扫风过程无需耗电。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无源节能环保风扇
本申请涉及风扇
,尤其涉及一种无源节能环保风扇。
技术介绍
风扇是一种驱动扇叶旋转,来达到使空气加速流通的装置,广泛应用在家庭、办公室、商店、工厂等场所。现有的风扇通常采用电力驱动产生气流,并且通过电力驱动实现扫风,目前家庭生活中,有的家庭生活中会使用到净化器,同时还会使用风扇,这就造成了不必要的能源浪费,而且净化器一般向上吹风,无法水平吹风,现亟需一种装置可通过风力实现出风,并且可以改变风向和满足扫风的需求。
技术实现思路
本申请提供一种无源节能环保风扇,以解决现有技术中可通过风力实现出风,并且可以改变风向和满足扫风的需求。本申请提供一种无源节能环保风扇,包括风扇本体,所述风扇本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扇本体内设置有集风罩和送风管道,所述集风罩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送风管道的末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集风罩的出风端与所述送风管道的前端相连通;所述出风口设置有水平百叶组件,所述水平百叶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送风管道内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风轮和第一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外套设有第一移动框架,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内设置有上移齿条和下移齿条,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分别与所述上移齿条和所述下移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上设置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杆通过第一连杆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出风口设置有竖直百叶组件,所述竖直百叶组件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送风管道内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风轮和第二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外套设有第二移动框架,所述第二移动框架内设置有左移齿条和右移齿条,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分别与所述左移齿条和所述右移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二移动框架上设置有第二推杆,所述第二推杆与所述第二转动杆通过第二连杆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水平百叶组件包括多个水平百叶,多个所述水平百叶之间通过第一联动杆相连接,所述第一联动杆两端与所述第一转动杆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竖直百叶组件包括多个竖直百叶,多个所述竖直百叶之间通过第二联动杆相连接,所述第二联动杆两端与所述第二转动杆相连接。进一步的,所述上移齿条和所述下移齿条竖直设置在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左移齿条和所述右移齿条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的两侧。进一步的,所述集风罩呈锥形结构,所述集风罩进风端的直径大于所述集风罩出风端的直径。在本申请实施例中,由于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工作时放置在净化器上,通过净化器的风力实现出风,净化器向上吹风,通过本申请可改变风向,还可实现出风口处上下左右扫风,并且扫风过程不需要耗电,节省能源。通过设置的第一转轴、第一风轮、水平百叶组件、第一不完全齿轮、第一移动框架、上移齿条和下移齿条,第一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一转轴和第一不完全齿轮转动,并且分别与上移齿条和下移齿条啮合,使得第一移动框架上下移动,实现水平百叶组件中水平百叶的上下摆动,达到上下扫风的目的;通过设置的第二转轴、第二风轮、竖直百叶组件、第二不完全齿轮、第二移动框架、左移齿条和右移齿条,第二风轮在风力的作用下带动第二转轴和第二不完全齿轮转动,并且分别与左移齿条和右移齿条啮合,使得第二移动框架左右移动,实现竖直百叶组件中竖直百叶的左右摆动,达到左右扫风的目的;由于集风罩呈锥形结构,集风罩进风端的直径大于集风罩出风端的直径,可以加强风力的大小。附图说明此处所说明的附图用来提供对本申请的进一步理解,构成本申请的一部分,本申请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申请,并不构成对本申请的不当限定。在附图中:图1为本申请的整体结构示意图;图2为本申请的侧视图;图3为本申请的工作示意图。图中:1-风扇本体;2-进风口;3-集风罩;4-送风管道;5-第一转轴;6-第一风轮;7-第二风轮;8-第二转轴;9-出风口;10-水平百叶组件;11-竖直百叶组件;12-第一联动杆;13-第一移动框架;14-第一不完全齿轮;15-上移齿条;16-下移齿条;17-第一推杆;18-第一连杆;19-第一转动杆;20-第二移动框架;21-第二不完全齿轮;22-右移齿条;23-左移齿条;24-第二推杆;25-第二连杆;26-第二转动杆;27-第二联动杆;28-净化器。具体实施方式为使本申请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具体实施例及相应的附图对本申请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是本申请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申请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申请保护的范围。以下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申请各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无源节能环保风扇,包括风扇本体1,风扇本体1上开设有进风口2和出风口9,风扇本体1内设置有集风罩3和送风管道4,集风罩3的进风端与进风口2相连通,送风管道4的末端与出风口9相连通,集风罩3的出风端与送风管道4的前端相连通,集风罩3呈锥形结构,集风罩3进风端的直径大于集风罩3出风端的直径。出风口9设置有水平百叶组件10,水平百叶组件10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杆19,送风管道4内设置有第一转轴5,第一转轴5上设置有第一风轮6和第一不完全齿轮14,第一不完全齿轮14外套设有第一移动框架13,第一移动框架13内设置有上移齿条15和下移齿条16,第一不完全齿轮14分别与上移齿条15和下移齿条16相啮合,第一移动框架13上设置有第一推杆17,第一推杆17与第一转动杆19通过第一连杆18相连接。水平百叶组件10包括多个水平百叶,多个水平百叶之间通过第一联动杆12相连接,第一联动杆12两端与第一转动杆19相连接。上移齿条15和下移齿条16竖直设置在第一不完全齿轮14的两侧。出风口9设置有竖直百叶组件11,竖直百叶组件11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杆26,送风管道4内设置有第二转轴8,第二转轴8上设置有第二风轮7和第二不完全齿轮21,第二不完全齿轮21外套设有第二移动框架20,第二移动框架20内设置有左移齿条23和右移齿条22,第二不完全齿轮21分别与左移齿条23和右移齿条22相啮合,第二移动框架20上设置有第二推杆24,第二推杆24与第二转动杆26通过第二连杆25相连接。竖直百叶组件11包括多个竖直百叶,多个竖直百叶之间通过第二联动杆27相连接,第二联动杆27两端与第二转动杆26相连接。左移齿条23和右移齿条22水平设置在第二不完全齿轮21的两侧。工作时,将风扇本体1放置在净化器28上,净化器28工作时向上吹风,风力从进风口2进入风扇本体1内并由集风罩3进行收集,由于集风罩3呈锥形结构,集风罩3进风端的直径大于集风罩3出风端的直径,可以加强风力的大小,净化器28的风力推动第一风轮6和第二风轮7。第一风轮6带动第一转轴5旋转,进而使得第一不完全齿轮14逆时针转动,当第一不完全齿轮14与第一移动框架13内的上移齿条15相啮合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源节能环保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本体,所述风扇本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扇本体内设置有集风罩和送风管道,所述集风罩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送风管道的末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集风罩的出风端与所述送风管道的前端相连通;/n所述出风口设置有水平百叶组件,所述水平百叶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送风管道内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风轮和第一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外套设有第一移动框架,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内设置有上移齿条和下移齿条,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分别与所述上移齿条和所述下移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上设置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杆通过第一连杆相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源节能环保风扇,其特征在于,包括风扇本体,所述风扇本体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风扇本体内设置有集风罩和送风管道,所述集风罩的进风端与所述进风口相连通,所述送风管道的末端与所述出风口相连通,所述集风罩的出风端与所述送风管道的前端相连通;
所述出风口设置有水平百叶组件,所述水平百叶组件上设置有第一转动杆,所述送风管道内设置有第一转轴,所述第一转轴上设置有第一风轮和第一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外套设有第一移动框架,所述第一移动框架内设置有上移齿条和下移齿条,所述第一不完全齿轮分别与所述上移齿条和所述下移齿条相啮合,所述第一移动框架上设置有第一推杆,所述第一推杆与所述第一转动杆通过第一连杆相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源节能环保风扇,其特征在于,所述出风口设置有竖直百叶组件,所述竖直百叶组件上设置有第二转动杆,所述送风管道内设置有第二转轴,所述第二转轴上设置有第二风轮和第二不完全齿轮,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外套设有第二移动框架,所述第二移动框架内设置有左移齿条和右移齿条,所述第二不完全齿轮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杨涵
申请(专利权)人:杨涵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天津;1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