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戴曙光专利>正文

一种视野开阔的左右推拉形式窗户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6321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4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提供一种视野开阔的左右推拉形式窗户,其完全打开状态下能够获得开阔的视角与透风面积,包括窗扇体,滑槽,固定板,窗扇体存在两道,滑槽为长条形的槽型结构,两道所述窗扇体均通过滚轮连接设到滑槽的下方可实现左右移动,固定板左右两侧边位置各设置有两组滑轮组,窗扇体的下侧边框的内部设置有内槽腔与外槽腔,滑轮组穿入在内槽腔内,同时固定板从外槽腔穿过,从而实现窗扇体连接在固定板上并实现相对其位置左右移动,两道窗扇体可以向左右推拉至接近完全打开,基本上实现窗户结构洞口位置完全打开,滑槽设置在上方,不影响美观。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视野开阔的左右推拉形式窗户
本技术涉及窗户结构
,尤其涉及一种视野开阔的左右推拉形式窗户。
技术介绍
窗户为一般建筑物的必要构造,用以透光通风,无论是住宅建筑,还是工业厂房等,都有必要设置窗户来保证采光与通风,窗户给人的感官大小除了受窗框本身的面积大小影响外,窗扇能够打开的窗口面积也非常重要,若窗扇能够打开的开口面积很小,也一样会给人压抑的感觉,实际就是影响了人们观察视线以及与外界充分接触的程度。现在窗户为了避免坠落危险,很多采用左右推拉的开闭形式,这样使得窗户本身能够完全打开获得的开口面积只有窗户整体的面积的一部分,如正常左右推拉的窗户,只能完全打开窗户整体的一半面积,导致人们能够获得的视野较窄,有待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视野开阔的左右推拉形式窗户,其完全打开状态下能够获得开阔的视角与透风面积。本技术采用如下方案:包括窗扇体,滑槽,固定板,所述窗扇体存在两道,其均为矩形状,与普通窗扇的结构相同,所述滑槽为长条形的槽型结构,其长度大于窗扇体宽度的四倍,所述滑槽的槽口向下,其槽口两侧的下侧边沿的内侧位置固定设置有卡边条,所述两侧位置的卡边条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窗扇体的顶端上设置有多道固定杆,所述固定杆的顶端两侧设置有转轴一,所述转轴一上套入设置有滚轮一,所述滚轮一能够绕转轴一转动,所述两侧的转轴一的外侧端之间的间距小于滑槽的内宽,但大于卡边条之间的间距,所述固定杆的外径小于卡边条之间的间距,所述转轴一与其上的滚轮一穿入设置在滑槽的内部,并且固定杆穿过在卡边条之间,从而使得窗扇体连接设置到滑槽的下方,两道所述窗扇体均通过该方式连接设到滑槽的下方,所述滚轮一底端抵靠在卡边条的上方,且滚轮一能够在卡边条的上方滚动实现相对移动,从而窗扇体连接设置在滑槽的下方并能够实现左右移动。所述固定板的长度大于窗扇体宽度的两倍,其上左右两侧边位置各设置有两组滑轮组,所述滑轮组由固定边,滚轮二,转轴二组成,其中,每组滑轮组上存在两道固定边,所述固定边的底侧固定在固定板的上侧边上,转轴二固定设置在对应的两道固定边之间,所述滚轮二套入设置在转轴二上,所述滚轮二能够绕转轴二转动,所述窗扇体的下侧边框的内部设置有内槽腔,所述内槽腔的前侧下方在窗扇体的下侧边框上还设置有外槽腔,两者均为长条槽形结构,所述外槽腔连通内槽腔与边框外部,即内槽腔与外槽腔是连通的构造,所述内槽腔的内宽大于固定边外侧面之间的间距,其内高大于滚轮二的顶端至固定板底侧之间的间距,所述外槽腔的内高大于固定板的厚度,但小于滚轮二的顶端至固定板底侧之间的间距,所述滑轮组穿入在内槽腔内,同时固定板从外槽腔穿过,所述滚轮二的顶端抵靠在内槽腔的内侧顶边,且滚轮二能够在内槽腔的内侧顶边位置滚动实现相对移动,从而实现窗扇体连接在固定板上并实现相对其位置左右移动。本技术中,滑槽固定设置到窗户结构洞口的顶侧,可以贴靠固定在吊顶位置,所述固定板固定设置到窗户结构洞口的下侧,可以嵌入固定到墙体内部,而根据上述描述,窗扇体连接设置到滑槽与固定板之间,滑槽部位,受到卡边条的限制,窗扇体的上方不能脱离滑槽,固定板部位,由于外槽腔的内高小于滚轮二的顶端至固定板底侧之间的间距,则窗扇体的下方不能脱离固定板位置,而且滚轮一与滚轮二有利于窗扇体的左右滑动,使得左右推拉变得轻松。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首先,两道窗扇体可以向左右推拉至接近完全打开,基本上实现窗户结构洞口位置完全打开,获得开阔的视角与透风面积,且保持左右推拉式窗户的优势,推拉轻松,不占用室内空间,另外,本技术中窗扇体的重力主要由滑槽部位承担,由于滑槽的长度大于窗扇体宽度的四倍,即窗扇体左右推拉至最外开的情况下,其顶部也能完全受到滑槽的限制,而滑槽设置在上方,可以嵌入吊顶内或者贴靠吊顶位置,不处在用户视野内,这样即使滑槽设置较长也不影响美观,而固定板只需要起到辅助受力作用,主要保证窗扇体移动时不晃动不偏移即可,这样固定板的长度只需要大于窗扇体宽度的两倍即可,即相当于窗户结构洞口的宽度,其设置到窗户结构洞口的下侧,没有向两侧延伸太多也不影响整体美观。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滑槽的两侧端位置设置有挡板,所述挡板将滑槽的槽口两侧端封挡,这样窗扇体将不能向两侧滑动至脱离滑槽,起到限制作用。作为另一种改进,所述窗扇体下侧边框内设置的内槽腔的两侧端位置设置有限位板,实质上,限位板与窗扇体的下侧边框属于一体的,所述限位板将内槽腔的两侧端阻隔,这样窗扇体向左右两侧推拉时,滚轮二碰触到限位板位置,窗扇体则同样无法再向外侧推拉,避免窗扇体向两侧推拉至脱离固定板的左右两侧位置,即避免滑轮组脱离内槽腔,从而起到限制作用。作为进一步改进,所述窗扇体上相互靠近的边框内侧边上设置有对应的磁石条,对应的磁石条能够相互吸引,这样在窗扇体关闭后,能够使得其内侧边框对靠更紧密。作为改进实施例,两道所述窗扇体上相互靠近的边框外侧中部位置固定设置有拨板,方便通过推动拨板对窗扇体进行推拉。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窗户完全关闭状态下立体示意图。图2为本技术窗户完全打开状态下立体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中窗扇体与滑槽及固定板处于分离状态下的立体示意图及局部放大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A-A截面示意图。图5为本技术B-B截面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C-C截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具体实施方式进行详细的说明。一种视野开阔的左右推拉形式窗户,如图1所示,包括窗扇体1,滑槽2,固定板3,所述窗扇体1存在两道,其均为矩形状,与普通窗扇的结构相同,所述滑槽2为长条形的槽型结构,其长度大于窗扇体1宽度的四倍,所述滑槽2的槽口向下,如图4中A-A截面图所示,其槽口两侧的下侧边沿的内侧位置固定设置有卡边条21,所述两侧位置的卡边条21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窗扇体1的顶端上设置有多道固定杆4,如图3及图4所示,所述固定杆4的顶端两侧设置有转轴一41,所述转轴一41上套入设置有滚轮一5,所述滚轮一5能够绕转轴一41转动,所述两侧的转轴一41的外侧端之间的间距小于滑槽2的内宽,但大于卡边条21之间的间距,所述固定杆4的外径小于卡边条21之间的间距,所述转轴一41与其上的滚轮一5穿入设置在滑槽2的内部,并且固定杆4穿过在卡边条21之间,从而使得窗扇体1连接设置到滑槽2的下方,两道所述窗扇体1均通过该方式连接设到滑槽2的下方,所述滚轮一5底端抵靠在卡边条21的上方,且滚轮一5能够在卡边条21的上方滚动实现相对移动,从而窗扇体1连接设置在滑槽2的下方并能够实现左右移动。所述固定板3的长度大于窗扇体1宽度的两倍,其上左右两侧边位置各设置有两组滑轮组6,如图3及图5中B-B截面图所示,所述滑轮组6由固定边61,滚轮二62,转轴二63组成,其中,每组滑轮组上存在两道固定边61,所述固定边61的底侧固定在固定板3的上侧边上,转轴二63固定设置在对应的两道固定边61之间,所述滚轮二62套入设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视野开阔的左右推拉形式窗户,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扇体(1),滑槽(2),固定板(3),所述窗扇体(1)存在两道,其均为矩形状,所述滑槽(2)为长条形的槽型结构,其长度大于窗扇体(1)宽度的四倍,所述滑槽(2)的槽口向下,其槽口两侧的下侧边沿的内侧位置固定设置有卡边条(21),所述两侧位置的卡边条(21)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窗扇体(1)的顶端上设置有多道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顶端两侧设置有转轴一(41),所述转轴一(41)上套入设置有滚轮一(5),所述滚轮一(5)能够绕转轴一(41)转动,所述两侧的转轴一(41)的外侧端之间的间距小于滑槽(2)的内宽,但大于卡边条(21)之间的间距,所述固定杆(4)的外径小于卡边条(21)之间的间距,所述转轴一(41)与其上的滚轮一(5)穿入设置在滑槽(2)的内部,并且固定杆(4)穿过在卡边条(21)之间;/n所述固定板(3)的长度大于窗扇体(1)宽度的两倍,其上左右两侧边位置各设置有两组滑轮组(6),所述滑轮组(6)由固定边(61),滚轮二(62),转轴二(63)组成,其中,每组滑轮组(6)上存在两道固定边(61),所述固定边(61)的底侧固定在固定板(3)的上侧边上,转轴二(63)固定设置在对应的两道固定边(61)之间,所述滚轮二(62)套入设置在转轴二(63)上,所述滚轮二(62)能够绕转轴二(63)转动,所述窗扇体(1)的下侧边框的内部设置有内槽腔(11),所述内槽腔(11)的前侧下方在窗扇体(1)的下侧边框上还设置有外槽腔(12),两者均为长条槽形结构,所述外槽腔(12)连通内槽腔(11)与边框外部,所述内槽腔(11)的内宽大于固定边(61)外侧面之间的间距,其内高大于滚轮二(62)的顶端至固定板(3)底侧之间的间距,所述外槽腔(12)的内高大于固定板(3)的厚度,但小于滚轮二(62)的顶端至固定板(3)底侧之间的间距,所述滑轮组(6)穿入在内槽腔(11)内,同时固定板(3)从外槽腔(12)穿过,所述滚轮二(62)的顶端抵靠在内槽腔(11)的内侧顶边,且滚轮二(62)能够在内槽腔(11)的内侧顶边位置滚动实现相对移动。/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视野开阔的左右推拉形式窗户,其特征在于:包括窗扇体(1),滑槽(2),固定板(3),所述窗扇体(1)存在两道,其均为矩形状,所述滑槽(2)为长条形的槽型结构,其长度大于窗扇体(1)宽度的四倍,所述滑槽(2)的槽口向下,其槽口两侧的下侧边沿的内侧位置固定设置有卡边条(21),所述两侧位置的卡边条(21)之间存在间距,所述窗扇体(1)的顶端上设置有多道固定杆(4),所述固定杆(4)的顶端两侧设置有转轴一(41),所述转轴一(41)上套入设置有滚轮一(5),所述滚轮一(5)能够绕转轴一(41)转动,所述两侧的转轴一(41)的外侧端之间的间距小于滑槽(2)的内宽,但大于卡边条(21)之间的间距,所述固定杆(4)的外径小于卡边条(21)之间的间距,所述转轴一(41)与其上的滚轮一(5)穿入设置在滑槽(2)的内部,并且固定杆(4)穿过在卡边条(21)之间;
所述固定板(3)的长度大于窗扇体(1)宽度的两倍,其上左右两侧边位置各设置有两组滑轮组(6),所述滑轮组(6)由固定边(61),滚轮二(62),转轴二(63)组成,其中,每组滑轮组(6)上存在两道固定边(61),所述固定边(61)的底侧固定在固定板(3)的上侧边上,转轴二(63)固定设置在对应的两道固定边(61)之间,所述滚轮二(62)套入设置在转轴二(63)上,所述滚轮二(62)能够绕转轴二(63)转动,所述窗扇体(1)的下侧边框的内部设置有内槽腔(11),所述内槽腔(11)的前侧下方在窗扇体(1)的下侧边框...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不公告发明人
申请(专利权)人:戴曙光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