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换流站阀厅防尘装置
本技术涉及电力设备维护
,具体为一种换流站阀厅防尘装置。
技术介绍
换流站中最为核心的设备换流阀位于阀厅内部,在极I、极II两侧各有一个对开门,在大门关闭时,门与门框之间有缝隙,造成密闭不严,从而导致灰尘容易进入阀厅,使换流阀设备表面积灰,降低其绝缘性能,严重影响设备安全运行。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了一种换流站阀厅防尘装置,达到换流站阀厅防尘装置结构简单、投入人员少、设备操作简便、时间花费短、安全可靠性高,提高了工作效率,并且安全可靠、易于推广的目的。为实现上述目的,本技术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换流站阀厅防尘装置,包括阀厅、防尘大门、防尘小门、大门把手、大门合页、不锈钢门框、预埋组件、小门合页和混凝土,所述阀厅的内壁与预埋组件的顶端连接,预埋组件的末端与不锈钢门框的外边焊接,不锈钢门框和防尘大门的正面均与大门合页的背部连接,防尘大门的正面与大门把手的背部连接,混凝土位于阀厅和不锈钢门框之间,防尘小门的正面与小门合页的背部连接,小门合页在远离防尘小门的一端与防尘大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换流站阀厅防尘装置,包括阀厅(1)、防尘大门(2)、防尘小门(3)、大门把手(4)、大门合页(5)、不锈钢门框(6)、预埋组件(7)、小门合页(8)和混凝土(9),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厅(1)的内壁与预埋组件(7)的顶端连接,预埋组件(7)的末端与不锈钢门框(6)的外边焊接,不锈钢门框(6)和防尘大门(2)的正面均与大门合页(5)的背部连接,防尘大门(2)的正面与大门把手(4)的背部连接,混凝土(9)位于阀厅(1)和不锈钢门框(6)之间,防尘小门(3)的正面与小门合页(8)的背部连接,小门合页(8)在远离防尘小门(3)的一端与防尘大门(2)的正面连接,预埋组件(7)位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换流站阀厅防尘装置,包括阀厅(1)、防尘大门(2)、防尘小门(3)、大门把手(4)、大门合页(5)、不锈钢门框(6)、预埋组件(7)、小门合页(8)和混凝土(9),其特征在于:所述阀厅(1)的内壁与预埋组件(7)的顶端连接,预埋组件(7)的末端与不锈钢门框(6)的外边焊接,不锈钢门框(6)和防尘大门(2)的正面均与大门合页(5)的背部连接,防尘大门(2)的正面与大门把手(4)的背部连接,混凝土(9)位于阀厅(1)和不锈钢门框(6)之间,防尘小门(3)的正面与小门合页(8)的背部连接,小门合页(8)在远离防尘小门(3)的一端与防尘大门(2)的正面连接,预埋组件(7)位于混凝土(9)的内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流站阀厅防尘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预埋组件(7)包括限位柱(701)、限位座(702)、凸块(703)、定位栓(704)和定位环(705),限位柱(701)的末端与限位座(702)的顶端连接,限位座(702)的内壁与凸块(703)的外表面...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戚菲,郭晓川,
申请(专利权)人: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湖北省电力有限公司检修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