包括可弹性变形元件的用于电加热装置的框架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45219 阅读:32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3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用于电加热装置(1)的框架(3),其包括旨在容纳加热元件(5)的至少一个壳体(7),所述壳体由形成用于加热元件的插入路径的多个纵向壁(23、25)界定,并且所述插入路径由与开口相对地延伸的后壁纵向地限定,加热元件可通过该开口插入壳体中。根据本发明专利技术,纵向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从壁突出的位移减小元件(10)。位移减小元件(10)包括朝向相对的纵向壁逐渐倾斜到壳体中的斜坡(11),所述位移减小元件(10)布置成使得其下游端(14、15)与后壁(21)相距一距离延伸。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包括可弹性变形元件的用于电加热装置的框架本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特别用于机动车辆的通风、供暖和/或空调设备。通过空气流和在热交换器中流通的发动机冷却剂之间的热交换来加热旨在加热机动车辆内部以及对玻璃表面进行除雾和除霜的空气。当发动机起动时以及在起动时间之后的一定时间段内,由发动机冷却剂传递的热能不足以确保快速有效地加热吹入车辆内部的空气。这尤其在某些类型的发动机上观察到并且在寒冷天气中表现出缺点,因为不仅不能迅速提高车辆内部的内部温度,而且还不能有效地确保除雾和除霜的功能。为了弥补这些缺点,已经提出了在被引向车辆内部的空气流中安装附加的电加热装置。这种电加热装置通常包括具有加热单元的框架,该加热单元包括多个平行的传导板,在传导板之间安装有加热电阻元件(例如正温度系数(PTC)电阻器),以及增加与穿过加热装置的空气流进行热交换的面积的辐射元件。组装这些不同的元件以形成至少一个加热元件,然后将加热单元的构成加热元件插入其中的壳体中。为此,由壁限定的壳体具有由舌片形成的弹性元件,舌片相对于其铰接的壁倾斜,以便在安装加热元件时设置在壳体和插入路径中。这些弹性舌片因此在加热元件的插入期间受到应力,因此它们施加弹性返回力,其有助于将相应的加热元件推向壳体的相对壁。这确保了加热元件在其壳体中的位移的减小,壳体必须具有比加热元件的尺寸大得多的尺寸以便允许插入加热元件。与使用这些在加热元件上施加返回力的弹性元件有关的缺点在于,当车辆行驶时,或者如果加热装置掉落时,弹性元件或多或少受到明显的振动。这些振动会在用于车辆内部的通风回路中引起噪声,并且这会给机动车辆的使用者带来麻烦。这些振动也有可能削弱或破坏弹性元件,然后加热元件不再正确地保持在其壳体中,并且这也至少会给使用者带来麻烦的噪声或导致加热元件的机械损坏。在这种情况下,本专利技术旨在提出一种已知框架的替代方案,用于附加的电加热装置,该替代方案至少同样有效和可靠。为此,本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用于电加热装置的框架,该电加热装置用于加热在机动车辆的通风、供暖和/或空调设备内部流通的空气流,所述框架包括旨在容纳至少一个加热元件的至少一个壳体,该壳体由形成用于加热元件的纵向插入路径的多个纵向壁界定。插入路径由在从开口的相对侧延伸的端壁纵向界定,可以通过该开口插入旨在位于壳体中的加热元件,插入方向从开口限定到端壁。根据本专利技术,壳体的纵向壁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从所述壁突出的位移减小元件,所述位移减小元件具有朝向相对的纵向壁相对于插入方向逐渐地朝向壳体的内部延伸的斜坡,所述位移减小元件布置成使得其下游端与端壁相距一距离延伸。因此,本专利技术提供了将加热元件保持在加热装置中的替代方案。具有斜坡的位移减小元件的存在使得可以通过补偿存在于加热元件与壳体之间的间隙而与间隙的尺寸无关地将加热元件保持在壳体中,无需太高的插入力。补偿间隙应理解为是指,位移减小元件构造为与加热元件接触。下游端与端壁相距一距离延伸的事实在该接触区域提供了柔性,从而也有可能减小要施加的插入力并避免加热元件在与位移减小元件接触时变形。结果,不会损害加热元件的性能。位移减小元件的斜坡形状使得可以在插入加热元件时在相对的纵向壁的方向上逐渐引导加热元件。该斜坡形状从位移减小元件的上游端延伸,即在插入加热元件时首先被其覆盖的那一端,其位于纵向壁的平面中。距端壁一距离的下游端可以对应于位移减小元件的顶点,即壳体中的最内点。可以规定,位移减小元件的下游面,即在端壁的方向上将该元件的顶点连接到纵向壁的面,基本垂直于纵向壁且平行于端壁。根据可以单独或组合考虑的一个或多个特征,可以提供以下:-位移减小元件位于框架的中间平面上,因此位于其延伸的壳体的中间平面上。这确保了加热元件在壳体中的位置是平衡的,而与位移减小元件的宽度无关。-纵向壁包括多个位移减小元件。以这种方式,加热元件可以在多个位置处与这种元件接触,并且其在壳体中的位置可以更加稳定。-限定壳体的纵向壁每个包括至少一个位移减小元件。-位移减小元件交替地设置在第一纵向壁和第二纵向壁上。术语“交替地”应理解为例如意味着第一纵向壁上的位移减小元件不共享位于第二纵向壁上的位移减小元件的横向轴线。偏移可以是恒定的。将理解的是,当在每个纵向壁上仅存在一个位移减小元件时,该特征也适用。-位移减小元件具有形成斜坡的倾斜表面,所述倾斜表面相对于位移减小元件所位于的纵向壁具有倾斜角。-位移减小元件具有至少一个突出脊,其布置在倾斜表面的连续部分中并形成位移减小元件的顶点,该顶点脊是位移减小元件在壳体中的最内部分。结果,该脊是位移减小元件的一部分,其在插入加热元件时总能够与加热元件接触,而与框架和加热元件的制造间隙无关。-位移减小元件的下游端具有基本平行于端壁的下游面。该下游面的一个边缘,在从其遇到的纵向壁相对的一侧,在其与形成斜坡的倾斜表面的交界处形成突出脊。-位移减小元件相对于其纵向尺寸在端壁和壳体的中央部分之间限定的区域中。可以规定,位移减小元件的下游端布置在距端壁的纵向距离为10至30毫米之间。结果,下游端距端壁足够远,以在必要时允许位移减小元件与加热元件接触的部分变形,同时在加热元件的插入行程结束时保持位移减小状况,即在加热元件最可能移位的区域中。-位移减小元件与位移减小元件所位于的纵向壁是一体的。这样的构造使得框架制造操作更容易,例如能够在相同的框架成型操作中获得位移减小元件。-位移减小元件与框架无关地制造,然后固定在该框架的纵向壁上。这样的构造使得可以由与用于框架的材料不同的材料来制造位移减小元件,并且因此可以改变材料的特性,从而例如当位移减小元件与框架接触时不损坏加热元件。-倾斜表面具有平行于位移减小元件所位于的纵向壁的水平部。这确保了在将加热元件插入壳体期间的力水平。-位移减小元件从位移减小元件所位于的纵向壁的一个边缘延伸到另一个边缘。本专利技术还涉及一种电加热装置,其包括至少一个加热元件,其特征在于,其包括如上所述的框架,其中设置有至少一个加热元件。所述至少一个加热元件可以在与位移减小元件所位于的纵向壁相对的壁的方向上被推动成与位移减小元件接触。根据说明书和附图,本专利技术的其他特征和优点将变得更加明显,其中:-图1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装置的整体透视图,其包括框架,加热元件已经插入该框架中,并且电连接接口固定至该框架的一端;-图2是根据本专利技术的电加热装置的框架的一部分的放大图,示出了装备用于形成框架的相应纵向壁的两个位移减小元件;-图3是根据实施例变型的位移减小元件的侧视图;以及-图4是类似于图2的透视图,示出了电加热装置的框架的第二实施例。首先应当注意,附图详细地阐述了本专利技术,并且当然可以在必要时用来更好地定义本专利技术。然而,应当注意,这些附图仅列出了本专利技术的一些可能的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描述中,将参考纵向轴线L、竖直轴线V和横向轴线T的定向,如由图中所示的三面体L、V、T限定。纵向轴线L对应于电加热装置的框架的延伸方向,垂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用于电加热装置(1)的框架(3),该电加热装置(1)用于加热在机动车辆的通风、供暖和/或空调设备内部流通的空气流,所述框架(3)包括旨在容纳至少一个加热元件(5)的至少一个壳体(7),该壳体(7)由形成用于加热元件的纵向插入路径的多个纵向壁(23、25)界定,所述插入路径由在从开口(50)的相对侧延伸的端壁(21)纵向界定,可以通过该开口插入旨在位于所述壳体中的加热元件(5),插入方向从所述开口(50)限定到所述端壁(21),/n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的纵向壁(23、25)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从所述壁突出的位移减小元件(10),所述位移减小元件(10)具有朝向相对的纵向壁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逐渐地朝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延伸的斜坡(11),所述位移减小元件(10)布置成使得其下游端(14、15)与所述端壁(21)相距一距离延伸。/n

【技术特征摘要】
【国外来华专利技术】20180219 FR 18513861.一种用于电加热装置(1)的框架(3),该电加热装置(1)用于加热在机动车辆的通风、供暖和/或空调设备内部流通的空气流,所述框架(3)包括旨在容纳至少一个加热元件(5)的至少一个壳体(7),该壳体(7)由形成用于加热元件的纵向插入路径的多个纵向壁(23、25)界定,所述插入路径由在从开口(50)的相对侧延伸的端壁(21)纵向界定,可以通过该开口插入旨在位于所述壳体中的加热元件(5),插入方向从所述开口(50)限定到所述端壁(21),
其特征在于,所述壳体(7)的纵向壁(23、25)中的至少一个包括从所述壁突出的位移减小元件(10),所述位移减小元件(10)具有朝向相对的纵向壁相对于所述插入方向逐渐地朝向所述壳体的内部延伸的斜坡(11),所述位移减小元件(10)布置成使得其下游端(14、15)与所述端壁(21)相距一距离延伸。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纵向壁(23、25)包括多个位移减小元件(10)。


3.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限定所述壳体(7)的纵向壁(23、25)每个包括至少一个位移减小元件(10)。


4.如前述权利要求中任一项所述的框架,其特征在于,所述位移减小元件(10)具有形成斜坡的...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F皮尔朗S卡拉斯兰P福尔古斯Y库亚佩尔R德尔库特L泰里尔
申请(专利权)人:法雷奥热系统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法国;FR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