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非接触式微量点样头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518 阅读:327 留言:0更新日期:2012-04-11 18:40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生物试剂微量点样头,可用于DNA合成、阵列生物芯片制造等。其是利用逆压电效应原理,使压电陶瓷片振动,将样品喷射到基片上,从而实现非接触式微量点样。在压电陶瓷元件上加工出储液槽,施加驱动脉冲后,压电陶瓷元件发生收缩,而减小了储液槽的体积,将样品定量地喷射出去。施加驱动电压的方向与压电陶瓷的极化方向垂直,压电陶瓷作厚度切变振动。点样容量可精确控制并能实现连续调节,按要求可实现微升、纳升和皮升量级的试剂点样。多个点样喷头可组成阵列点样头,阵列中每个点样头都可喷射不同种类的液滴,并可单独工作。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本专利技术是用于生物、化学试剂的非接触式微量点样装置。更详细地说,该装置是由压电驱动的点样头构成的,采用喷射方式点样,可以实现定量点样;它可以是一个单独工作的点样头,也可以是一个点样头阵列,阵列中每个点样头进样不同可喷射不同种类的溶液。
技术介绍
近年来,生物芯片得到广泛的应用,在制造微阵列生物芯片中,需要在面积不大的基片表面以一种可寻址方式进行微量、定量点样,制成DNA基因、蛋白质或细胞的微阵列,通过在其上的杂交反应或其他生物反应实现高通量平行研究分析。另外,微全分析系统近年来也发展很快,它是将样品制备、生化反应和结果检测三个步骤集成在单一器件上,且能执行特定的分析功能。它的出现不仅可使珍贵的生物样品与试剂消耗大大降低到微升、纳升级甚至皮升级,而且使分析速度大幅提高,费用成倍下降。它将改变生命科学的研究方式,革新医学诊断和治疗,极大地提高人口素质和健康水平。在微全分析系统研究应用中,常常用到能够精确供给微量试剂的点样装置。即使在国外,实现纳升和皮升量级点样仍然没有很好解决。目前国内常用的生物样品点样方法为接触式点样,它是将点样针浸渍在样品中,蘸取一定的溶液,再将针的末端接触基片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一种非接触式微量点样头,用于生物样品或其它液体样品的微量点样,其特征在于,是利用逆压电效应原理,使压电陶瓷片振动,将样品喷射到基片上,从而实现非接触式微量点样;    其包括点样头主体,进样管,驱动电压引线,喷孔板;其中:点样头主体为中空柱状,其上端封闭,其下端封有喷孔板,喷孔板上设有喷孔;点样头主体的两侧壁上接有驱动电压引线;点样头主体上部,垂直固接有进样管,进样管的自由端为进样口;进样口通过管道与待点样品溶液相连通。

【技术特征摘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崔大付许立宁
申请(专利权)人: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11[中国|北京]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