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机复合板结构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5111 阅读:2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3
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公开了一种无机复合板结构,包括面层、静音垫和由无机板材构成的基材层以及注塑于基材层外周的环形的塑料体,所述的面层粘接复合在所述基材层上方,所述静音垫粘接复合在所述基材层下方,所述基材层的各个侧边均通过槽口结构与所述塑料体的环形内侧壁贴合连接,所述塑料体的外侧壁交错设有若干个卡扣和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适配。本实用新型专利技术可以使各种无机板材与塑料板材完美复合,机械连接效果好,复合板之间插接方便快捷。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无机复合板结构
本技术涉及建筑装饰
,尤其涉及一种无机复合板结构。
技术介绍
随着装饰行业的发展,越来越多的工业化装配技术被逐渐应用在装饰领域中。由于瓷砖与石材依旧是主流的饰面材料,地面工业化装配技术实现瓷砖与石材的工业化铺装技术的方式大多数是通过使用一层基层板材与瓷砖复合构成复合板,以铺装复合板。这类基层板材以塑料板、石塑板、木塑板和水泥纤维板等基材为主,其中塑料板的特点是可以通过注塑工艺实现各种特殊连接构造,而石塑板、木塑板和水泥纤维板需要附带其他连接件作为铺装时连接复合板的零件。目前这类板材也存在诸多不足之处,石塑板、木塑板和水泥纤维板等无机板材与瓷砖/石材复合之后能改善塑料板与瓷砖/石材复合之后脚感不实的问题,但是无机板材与瓷砖/石材复合之后如何实现拼接安装也是目前存在的一大难题。
技术实现思路
本技术提出一种无机复合板结构以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技术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无机复合板结构,包括面层、静音垫和由无机板材构成的基材层以及注塑于基材层外周的环形的塑料体,所述的面层粘接复合在所述基材层上方,所述静音垫粘接复合在所述基材层下方,所述基材层的各个侧边均通过槽口结构与所述塑料体的环形内侧壁贴合连接,所述塑料体的外侧壁交错设有若干个卡扣和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适配。作为优选,所述的基材层为石塑板、水泥纤维板或秸秆板,所述的面层为瓷砖或石材。作为优选,所述的静音垫为PE塑料发泡制成。改善复合板踩踏声响作为优选,所述的面层、静音垫、基材层均为矩形,基材层具有四条侧边,所述的塑料体为矩形环状。作为优选,所述槽口结构包括分别设于基材层侧边上边角和下边角的两个第一凹槽和分别设于塑料体内侧壁上边角和下边角的两个第一凸起,所述第一凹槽的中心线与所述基材层侧边的夹角为锐角,所述两个第一凸起相向朝内侧弯折,第一凸起与第一凹槽相适配并插接在第一凹槽中。作为进一步的优选,所述第一凹槽为横截面呈矩形的柱体。作为优选,所述槽口结构包括设于基材层侧边的两个第二凸起和设于塑料体内侧壁的两个第二凹槽,所述第二凸起为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的柱体,第二凸起与第二凹槽相适配并插接在第二凹槽中。作为优选,所述卡扣包括向外延伸的平板和连接于平板外边缘且向上设置的倒扣,所述卡槽的顶部向上凸起以与倒扣相适配。作为优选,所述平板的两个侧边为斜边。作为优选,所述倒扣底部与平板的连接部位倒圆角。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技术可以使各种无机板材与塑料板材完美复合,机械连接效果好,复合板之间插接方便快捷。附图说明图1为本技术无机复合板结构的一种结构示意图;图2为图1的背面结构示意图;图3为本技术无机复合板结构中塑料体的结构示意图;图4为本技术无机复合板结构一实施例中槽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5为图4中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技术无机复合板结构另一实施例中槽口结构的结构示意图;图7为图6中B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图中,1-面层,2-基材层,3-静音垫,4-塑料体,5-卡扣,6-卡槽,11-第一凹槽,12-第一凸起,21-第二凹槽,22-第二凸起,51-平板,52-倒扣。具体实施方式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进行详细描述。但这些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技术,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这些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内。在本技术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技术。在本技术和所附权利要求书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如图1至图3所示,一种无机复合板结构,一种无机复合板结构,包括面层1、静音垫3和由无机板材构成的基材层2以及注塑于基材层2外周的环形的塑料体4,其中面层1粘接复合在基材层2上方,静音垫3粘接复合在基材层2下方,基材层2的各个侧边均通过槽口结构与塑料体4的环形内侧壁贴合连接,塑料体4的外侧壁交错设有若干个卡扣5和若干个卡槽6,卡扣5与卡槽6相适配。这里,面层1为瓷砖或石材;基材层2由无机板材构成,可以为石塑板、水泥纤维板或秸秆板;静音垫3为PE塑料发泡制成,用于改善复合板踩踏声响。结合实际应用,面层1、静音垫3、基材层2均可制作为矩形,基材层2具有四条侧边,塑料体3为矩形环状。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如图4和图5所示,槽口结构可以包括分别设于基材层2侧边上边角和下边角的两个第一凹槽11和分别设于塑料体4内侧壁上边角和下边角的两个第一凸起12,第一凹槽11的中心线与基材层2侧边的夹角为锐角,两个第一凸起12相向朝内侧弯折,第一凸起12与第一凹槽11相适配并插接在第一凹槽11中。其中,第一凹槽11可以为横截面呈矩形、梯形或其他四边形的柱体。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如图6和图7所示,所述槽口结构可以包括设于基材层2侧边的两个第二凸起22和设于塑料体4内侧壁的两个第二凹槽21,第二凸起22为横截面呈直角梯形的柱体,第二凸起22与第二凹槽21相适配并插接在第二凹槽21中。以上两种特殊的槽口结构具备与塑料体4实现机械连接的效果,基材层2与塑料体4形成榫卯连接,第一凸起12和第二凸起22为榫头,第一凹槽11和第二凹槽21为卯槽,接触面积有效增加,进一步保证了基材层2与塑料体4的粘接强度,因为单靠增大接触面在实践中是无法使无机板材与塑料粘接在一起的,所以需要特殊的具备机械连接结构的槽口做辅助连接。当然,这里不限于上述的两种特殊的槽口结构,其他基于相似原理的槽口结构同样适用。本技术的一种实现方式,所述卡扣5包括向外延伸的平板51和连接于平板51外边缘且向上设置的倒扣52,卡槽6的顶部向上凸起以与倒扣52相适配。特别的,平板51的两个侧边为斜边,当复合板四周局部受力时,力会通过斜角传递给复合板自身,大大降低扣位承受的载荷,提高扣位的使用寿命;倒扣52底部与平板51的连接部位倒圆角,有利于板块插接安装。位于塑料体4相对两个侧边的卡扣5与卡槽6对应设置,从而可以交错插接,使得两块相邻复合板装配之后,板边呈相互交联的受力状态,相邻的复合板更具备整体性。本技术在基材层侧边加工特殊的槽口结构,然后与面层、静音垫粘接复合,最后将复合之后的板材放入注塑模具中通过注塑加工特殊的扣位安装结构(卡扣与卡槽),所述的槽口结构在注塑后与塑料形成紧密的机械连接效果,扣位安装结构用于复合板铺装时与其相邻复合板之间机械连接。该生产工艺采用“先复合再注塑”,与传统的“先注塑再复合”相比,能更好的保证复合板中瓷砖/石材与复合板上扣位的位置精度。本领域技术人员在考虑说明书及实践这里公开的专利技术后,将容易想到本技术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无机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静音垫和由无机板材构成的基材层以及注塑于基材层外周的环形的塑料体,所述的面层粘接复合在所述基材层上方,所述静音垫粘接复合在所述基材层下方,所述基材层的各个侧边均通过槽口结构与所述塑料体的环形内侧壁贴合连接,所述塑料体的外侧壁交错设有若干个卡扣和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适配。/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无机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包括面层、静音垫和由无机板材构成的基材层以及注塑于基材层外周的环形的塑料体,所述的面层粘接复合在所述基材层上方,所述静音垫粘接复合在所述基材层下方,所述基材层的各个侧边均通过槽口结构与所述塑料体的环形内侧壁贴合连接,所述塑料体的外侧壁交错设有若干个卡扣和若干个卡槽,所述卡扣与所述卡槽相适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基材层为石塑板、水泥纤维板或秸秆板,所述的面层为瓷砖或石材。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静音垫为PE塑料发泡制成。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面层、静音垫、基材层均为矩形,基材层具有四条侧边,所述的塑料体为矩形环状。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无机复合板结构,其特征在于,所述槽口结构包括分别设于基材层侧边上边角和下边角的两个第一凹槽和分别设于塑料体内侧壁...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丁欣欣丁泽成周东珊王文广余文钊步挺
申请(专利权)人:浙江亚厦装饰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浙江;33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