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1750 阅读:98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20
一种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属于复合纺丝设备技术领域。包括筒体;喷丝板,设在筒体腔底部,其上设喷丝板毛细喷丝孔;熔体分配板,叠置在喷丝板的上方,其上设熔体分配孔,且在熔体分配板的一侧有熔体分配板左、右集料腔;双腔过滤筒,设在筒体腔的上部,有左、右过滤腔,左过滤腔内设第一组份熔体过滤机构,右过滤腔内设第二组份熔体过滤机构;筒体盖,与筒体的顶面固定;特点:喷丝板毛细喷丝孔包括喷丝板第一、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熔体分配孔包括熔体分配板第一、第二组份熔体导引孔、第一和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筒体盖上设有第一和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确保双组份纤维的质量;降低熔体泄漏几率;降低高度而方便检护,简化结构。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
本技术属于复合纺丝设备
,具体涉及一种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
技术介绍
上面提及的双组份复合纤维的典型的例子如由分子量有着悬殊差异的高分子量聚乳酸熔体与低分子量聚乳酸熔体纺制而成的聚乳酸双组份复合纤维,对此可以参见中国专利技术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5714391A介绍的“聚乳酸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工艺”。但是,上面提及的双组份复合纤维并非局限于所述的聚乳酸双组份复合纤维,例如还可以是诸如由CN101109110A、CN101798714B以及CN104195673B提及的双组份复合纤维。以聚乳酸双组份复合纤维为例,由于其具有良好的可降解性而得以保护环境、优异的抑菌护肤性而得以适宜制作贴身服饰等等,因而普遍受到人们之青睐。但是,由于聚乳酸熔体温区很窄,在纺丝过程中很容易发生熔体降解,尤其是两种熔体如前述的高、低分子量的聚乳酸熔体,因彼此熔融温度偏差大,在由各自的纺丝箱体进入同一纺丝组件后,两种熔体接近的地方会出现两种熔体温度互相影响的情形,使纤维质量难以保证。尤其是因熔纺短纤使用的纺丝组件的过滤熔腔相对较大,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包括一筒体(1);一喷丝板(2),该喷丝板(2)设在筒体(1)的筒体腔(11)的底部,在该喷丝板(2)上开设有喷丝板毛细喷丝孔(21);一熔体分配板(3),该熔体分配板(3)叠置在所述喷丝板(2)的上方并且与喷丝板(2)固定,在该熔体分配板(3)上开设有熔体分配孔(31),该熔体分配孔(31)与所述的喷丝板毛细喷丝孔(21)相通,并且在熔体分配板(3)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和一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该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和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与所述熔体分配孔(31)相通;一双腔过滤筒(4),该双腔过滤筒(4)设置在所述筒...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包括一筒体(1);一喷丝板(2),该喷丝板(2)设在筒体(1)的筒体腔(11)的底部,在该喷丝板(2)上开设有喷丝板毛细喷丝孔(21);一熔体分配板(3),该熔体分配板(3)叠置在所述喷丝板(2)的上方并且与喷丝板(2)固定,在该熔体分配板(3)上开设有熔体分配孔(31),该熔体分配孔(31)与所述的喷丝板毛细喷丝孔(21)相通,并且在熔体分配板(3)朝向上的一侧构成有一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和一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该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和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与所述熔体分配孔(31)相通;一双腔过滤筒(4),该双腔过滤筒(4)设置在所述筒体腔(11)的上部,并且该双腔过滤筒(4)有彼此分隔的一左过滤腔(41)和一右过滤腔(42),在左过滤腔(41)内设置有一第一组份熔体过滤机构(411),而在右过滤腔(42)内设置有一第二组份熔体过滤机构(421),第一组份熔体过滤机构(411)与所述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相对应并且相通,第二组份熔体过滤机构(421)与所述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相对应并且相通;一筒体盖(5),该筒体盖(5)在对应于所述双腔过滤筒(4)的上方的位置与所述筒体(1)的顶面固定;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喷丝板毛细喷丝孔(21)包括围绕所述喷丝板(2)的四周并且自喷丝板(2)的外围向喷丝板(2)的中心方向以形成同心的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以及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的状态间隔开设的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211)以及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212),其中,所述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与所述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彼此形成一隔一的位置关系,并且两相邻的所述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上的所述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211)以及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环状分布圈上的所述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212)在开设于喷丝板(2)朝向下的一侧的喷丝板喷丝口(213)的位置汇合;所述的熔体分配孔(31)包括对应于所述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的区域开设在熔体分配板(3)上的熔体分配板第一组份熔体导引孔(311)、对应于所述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的区域开设在熔体分配板(3)上的熔体分配板第二组份熔体导引孔(312)、围绕熔体分配板(3)朝向下的一侧的四周并且自熔体分配板(3)的外围向中心方向以形成熔体分配板第一组份熔体环状分布圈以及熔体分配板第二组份熔体环状分布圈的状态开设的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3)和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4),熔体分配板第一组份熔体导引孔(311)的上部与熔体分配板左集料腔(33)相通,下部与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3)相对应并且相通,而该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3)与所述喷丝板第一组份熔体出料孔(211)相对应并且相通,熔体分配板第二组份熔体导引孔(312)的上部与熔体分配板右集料腔(34)相通,下部与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4)相对应并且相通,而该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4)与所述的喷丝板第二组份熔体出料孔(212)相对应并且相通,其中,第一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3)与第二组份熔体环形导槽(314)彼此形成一隔一的位置关系;在所述筒体盖(5)上开设有一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51)和一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52),该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51)的左端与所述第一组份熔体过滤机构(411)相通,而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51)的第一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511)位于筒体盖(5)的右侧并且与外界相通,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52)的左端与所述第二组份熔体过滤机构(421)相通,而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52)的第二组份熔体引入孔右端端口(521)位于筒体盖(5)的右侧并且同样与外界相通。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筒体(1)的底部围绕筒体(1)的四周并且朝向所述筒体腔(11)的一侧构成有一喷丝板托台(12),在该喷丝板托台(12)上设置有一喷丝板托台密封圈(121),在所述喷丝板(2)的四周边缘部位并且朝向下的一侧构成有一喷丝板支承腔(22),该喷丝板支承腔(22)隔着喷丝板托台密封圈(121)支承在喷丝板托台(12)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双组份复合纤维纺丝组件,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喷丝板(2)上并且位于喷丝板(2)的中部区域自左向右以间隔状态开设有喷丝板螺钉孔(23),而在所述熔体分配板(3)朝向下的一侧的中部区域并且在对应于喷丝板螺钉孔(23)的位置开设有熔体分配板固定螺钉孔(35),由熔体分配板固定螺钉(351)自喷丝板(2)的下方向上穿过喷丝板螺钉孔(23)并旋入熔体分配板...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樊慧斌张志刚杜祎新符敏初蔡晓华
申请(专利权)人:苏州金泉新材料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新型
国别省市:江苏;3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