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申请属于显示面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发光显示层、缓冲层和第一贴膜层,所述发光显示层包括若干发光像素单元;所述缓冲层包括若干高度不同的缓冲柱,若干所述缓冲柱分散设置于所述发光显示层显示面一侧;所述第一贴膜层贴合于所述缓冲柱远离所述发光显示层一侧。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提高了柔性显示面板的耐撞击和耐摔性能,有效的减小或消除外力对发光显示层的冲击,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使用寿命。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柔性显示面板
本申请涉及显示面板
,特别是涉及柔性显示面板。
技术介绍
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OrganicLightEmittingDiode,简称为OLED)显示装置具有自发光、广视角、发光效率高、功耗低、响应时间快、低温特性好等特性。有机电致发光二极管显示技术因为不需要液晶填充,可以将之做成柔性显示产品。近年来,随着显示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创新,新一代的柔性显示已经成为了当今的主流,但是随着显示器件的轻薄化和柔性化的不断发展,原始的靠玻璃盖板来保护显示面板在受到撞击时的结构已经不能满足当今的柔性显示装置,因此,柔性显示面板的保护问题亟待解决。
技术实现思路
有鉴于此,本申请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能够降低柔性显示面板受到外力的损坏的概率。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申请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该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发光显示层、缓冲层和第一贴膜层,缓冲层包括若干高度不同的缓冲柱,若干缓冲柱分散设置于发光显示层显示面一侧;第一贴膜层贴合于缓冲柱远离发光显示层一侧。通过设置缓冲层和第一贴膜层,用于补强柔性显示面板,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保护发光显示层,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耐撞击和耐摔性能;通过设置高度不同的缓冲柱使得柔性显示面板能够外力给予两次以上作用力,能够有效的减小或消除外力对发光显示层的冲击。其中,若干缓冲柱之间连接有缓冲丝,以使得缓冲柱和缓冲丝形成层叠于发光显示层的缓冲网。本申请实施通过在缓冲柱之间设置缓冲丝,能够减小柔性显示面板显示面的应力聚集的情况,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整体的柔韧性,减小单一位置受力刚性弱的问题。其中,缓冲丝设置的位置距离缓冲柱靠近所述发光显示层一端的距离为缓冲柱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通过在该位置处设定缓冲丝,可以使得缓冲丝能够将若干缓冲柱连接为一体,能够有效的将局部区域受力通过缓冲丝分散至缓冲网所在的平面,缓冲丝设置的位置距离缓冲柱靠近所述发光显示层一端的距离为缓冲柱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处,缓冲丝与发光显示层不接触,且缓冲丝与发光显示层之间形成镂空区域,有利于柔性显示屏的弯曲,使得缓冲丝具有一定的弯折空间,可以降低柔性显示面板弯折所产生的应力,柔性显示面板在弯折的过程中缓冲丝也不易与发光显示层和第一贴膜层接触,减少柔性像是面板弯折或弯曲应力。其中,发光显示层包括若干发光像素单元,缓冲柱在发光显示层上的正投影与发光像素单元不重叠。发光显示层包括像素定义层和发光像素单元,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缓冲柱不遮挡发光像素单元,不影响像素发光单元的出光,降低缓冲层对发光像素单元出光的影响。其中,包括第二贴膜层,第二贴膜层位于缓冲层与发光显示层之间。第一贴膜层、缓冲柱以及第二贴膜层压合形成复合膜。通过设置第二贴膜层可以使得缓冲柱与发光显示层之间具有一体结构的第二贴膜层,其中第二贴膜层具有粘性,作为粘结层粘附于所述发光显示层与缓冲柱之间,提高缓冲柱与发光显示层的结合强度,进而可以提高复合膜层与发光显示层的结合强度。其中,缓冲柱包括第一缓冲柱和第二缓冲柱,第一缓冲柱在发光显示层上的高度大于第二缓冲柱在发光显示层上的高度,第一缓冲柱与第二缓冲柱的高度差大于阈值,且第一缓冲柱和第二缓冲柱交错设置,其中,阈值不属于第一缓冲柱和第二缓冲柱制作的误差值。第一缓冲柱和第二缓冲柱交错设置,可以使得缓冲柱形成均匀的高度不同的结构,能够均匀的缓冲外力,改善缓冲效果。其中,缓冲柱在沿沿垂直于发光显示层显示面朝向第一贴膜层的第一方向上的柱体横截面尺寸逐渐减小。使得当有物体撞击至缓冲柱上时,由于柱体的横截面积逐渐缩小,使得物体易沿着缓冲柱表面滑落,使得物体再次受到缓冲丝和/或高度较低的缓冲柱的缓冲,减少对柔性显示装置的损害。其中,缓冲柱远离发光显示层一端的端面为弧形曲面或平面,弧形曲面朝向发光显示层一侧弯曲。弧形曲面会给予物体增加了二次缓冲的效果,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分散物体对柔性显示面板的冲击。平面结构会使得给予物体反向作用力均匀,物体与缓冲柱的接触面积较大,给予缓冲柱所造成的压强较小,使得缓冲柱形变较小。其中,第一贴膜层和第二贴膜层边缘区域贴合,以使得缓冲层密封于第一贴膜层和第二贴膜层所形成的腔体内。可以使得缓冲层避免裸露,避免有水汽或杂质等物体进入缓冲层的缓冲柱之间影响柔性显示面板的显示效果。其中,包括封装层,封装层设置于发光显示层与缓冲层之间。本申请的缓冲层和第一贴膜层设置于封装层之外,对柔性显示屏显示面形成整体保护。其中,第二贴膜层的厚度和硬度大于第一贴膜层的厚度和硬度,使得柔性显示面板的表面耐撞击或耐摔性能较高。本申请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申请的一种柔性显示面板通过设置缓冲层和第一贴膜层,用于补强柔性显示面板,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保护发光显示层,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耐撞击和耐摔性能;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其中,第一贴膜层为柔性膜层,且具有一定粘性,能够粘附于缓冲层;本申请实施例的缓冲层中的缓冲柱分散设置,使得缓冲层的设置不影响柔性显示面板的柔性,避免缓冲层为一平面层所对柔性显示面板的弯曲性能的限制。此外,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高度不同的缓冲柱,使得当柔性显示面板的发光显示层一侧受到外力撞击时,其中柱体高度较高的缓冲柱受到外力发生形变,给予与外力相反的弹性作用力分量,以减少外力的冲击,柱体较高的缓冲柱发生形变高度缩小,柱体高度较低的缓冲柱与外力接触,再次给予外力一相反方向的作用力,从而可以再次减小外力对发光显示层的冲击。缓冲层通过设置高度不同的缓冲柱,能实现梯度较小、分散外力,能够有效的减小或消除外力对发光显示层的冲击。附图说明图1是柔性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2是本申请柔性显示面板第一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3是柔性显示面板沿图2的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申请柔性显示面板第二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5是柔性显示面板沿图4的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6是本申请柔性显示面板第三实施例的爆炸结构示意图;图7是柔性显示面板沿图6的A-A’线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8是柔性显示面板一实施例的剖面结构示意图;图9是本申请缓冲层一实施例的俯视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结合本申请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申请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柔性显示面板,请参阅图1所示,该柔性显示面板包括发光显示层10、缓冲层20和第一贴膜层30,缓冲层20包括若干高度不同的缓冲柱21,若干缓冲柱21分散设置于发光显示层10显示面一侧;第一贴膜层30贴合于缓冲柱21远离发光显示层10一侧。以上为本申请实施例的核心内容,本申请实施例通过设置缓冲层20和第一贴膜层30,用于补强柔性显示面板,在受到外力冲击时保护发光显示层10,提高柔性显示面板的耐撞击和耐摔性能;且本申请实施例的柔性显示面板,其中,第一贴膜层30为柔性膜层,且具有一定粘性,能够粘附于缓冲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n发光显示层;/n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若干高度不同的缓冲柱,若干所述缓冲柱分散设置于所述发光显示层显示面一侧;/n第一贴膜层,所述第一贴膜层贴合于所述缓冲柱远离所述发光显示层一侧。/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
发光显示层;
缓冲层,所述缓冲层包括若干高度不同的缓冲柱,若干所述缓冲柱分散设置于所述发光显示层显示面一侧;
第一贴膜层,所述第一贴膜层贴合于所述缓冲柱远离所述发光显示层一侧。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若干所述高度不同的缓冲柱之间连接有缓冲丝,以使得所述缓冲柱与所述缓冲丝形成层叠于所述发光显示层的缓冲网。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缓冲丝设置的位置距离所述缓冲柱靠近所述发光显示层一端的距离为所述缓冲柱高度的三分之一至三分之二。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显示层包括若干发光像素单元,所述缓冲柱在所述发光显示层上的正投影与所述发光像素单元不重叠。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柔性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第二贴膜层,所述第二贴膜层位于所述缓冲层与所述发光显示层之间。
...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胡云祥,包金豹,冉松松,宋洋,赵丽婷,
申请(专利权)人:云谷固安科技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河北;13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