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监测平台及其应用制造技术

技术编号:25840048 阅读:4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提出了一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监测平台及其应用,属于在线医疗技术领域。所述监测平台包括患者模块、医生模块和信息处理模块,通过患者按时完成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可视化量表来辅助医生进行诊断和病程监控,并通过app、web网页或微信小程序的形式来实现信息交互。所述监测平台并不占用临床交流的时间,患者可以自行在终端完成这些评估,每次就诊时医生通过调取患者信息和分析结果,对非运动症状负担评级可实现量化,快速准确的掌握患者非运动症状的现状和进展,及时准确做出诊断。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监测平台及其应用
本专利技术属于在线医疗
,尤其涉及一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监测平台及其应用。
技术介绍
帕金森病是一种常见于中老年的神经系统变性疾病,平均发病年龄在60岁左右,主要表现为患者动作缓慢,静止时手、头或嘴不自主震颤,肌肉僵直。随着人口老龄化的来临,帕金森病患者也在快速增长,对付帕金森病,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尤为重要。非运动症状包括感觉障碍(嗅觉障碍与疼痛)、睡眠障碍、神经精神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具有发生率高、识别率低、影响生活质量、治疗困难的特点,会加重运动障碍、缩短寿命、降低生活质量,有时对病人及其家人的生活的影响要远远超越疾病本身的运动功能障碍的影响。目前对于帕金森症的诊断,临床医生更多的关注运动症状的观察与识别,而帕金森症的非运动症状在常规临床访视中却不能很好地被识别。有研究发现,帕金森症患者平均有11个非运动症状,但平均仅有5个非运动症状在病历中被记载,许多非运动症状容易被临床医生漏诊或忽视,从而延误帕金森症的诊断和治疗,给社会和患者造成不必要的损失。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针对目前帕金森病诊疗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一种可快速、精确诊疗的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监测平台及其应用。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专利技术一方面公开了一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监测平台,包括以下模块。患者模块:包括患者信息管理单元,用于患者注册个人身份信息并上传就诊信息、门诊病历、用药情况等信息;患者监测单元,用于患者完成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可视化量表评估;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接收医生出具的方案,提醒患者及时复诊、按时用药,提醒患者按时进行量表评估。医生模块:包括医生信息管理单元,用于医生注册个人身份信息;信息读取单元,用于医生调取就诊患者的基本信息、诊疗信息及非运动症状可视化量表评估结果;病程监测单元,用于医生根据患者诊疗信息和量表评估结果监测患者病程,出具治疗方案或建议。信息处理模块:包括信息收集与分析单元,用于收集医生和患者信息,并对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患者推荐最合适的医院和医生;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医患信息的统计、记录和存储。作为优选,所述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可视化量表为配合视频、图片、语音讲解的交互性量表;所述量表为非运动症状综合量表、PD自主神经功能量表、PD感觉评价量表、PD神经精神症状量表、PD睡眠量表或PD疲劳量表的一种或多种。作为优选,所述患者模块还包括在线问诊单元,用于患者在线咨询、问诊;所述医生模块还包括在线接诊单元,用于医生线上接诊患者;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包括费用结算单元,用于在线问诊的数据统计与费用结算。作为优选,所述医生模块还包括在线转诊单元,用于为需要转诊或会诊的患者调配医生资源。作为优选,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包括信息共享单元,用以实现文章推送、知识检索、公开课和病友交流。作为优选,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包括信息打印单元,用于患者自行打印可视化量表测试结果和全病程监测数据,以供就诊时使用。所述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监测平台通过app、web网页或微信小程序的形式来实现。本专利技术还公开了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监测平台在诊断和治疗帕金森病中的应用。医患双方通过患者终端和医生终端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监测平台上建立联系,进行信息交互,可用于前驱期帕金森病的自我评估和辅助诊断、进展期帕金森病的病程监测和辅助治疗以及为帕金森病的科研工作提供支持。所述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可视化量表,对于潜在的帕金森病高危人群,每3-6个月评估一次;对于帕金森病患者特别是进展期帕金森病患者,每2-4周评估一次或遵医嘱。作为优选,患者可以通过监测平台实现网上咨询与在线预约挂号、病情监测与就诊指导、前驱症状的自我评估、知识检索、公开课以及病友交流;医生可以通过监测平台实现在线问诊、在线转诊、病程管理以及辅助科研。与现有技术相比,本专利技术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1、本平台并不占用临床交流的时间,患者可以自行在终端完成这些评估,每次就诊时医生通过调取患者信息和分析结果,对非运动症状负担评级可实现量化,快速准确的掌握患者非运动症状的现状和进展,及时准确做出诊断;此外,将患者信息整合到平台中,可实现患者全病程管理。2、将非运动症状评价量表可视化,增加了平台的友好性,使帕金森病患者也可以掌握。3、本平台兼具在线诊疗功能,可以最大限度的调度资源,实现患者与医生的无缝连接,在医院外也能为患者提供病情监测与就诊指导。4、减轻科研人员负担,为临床科研提供大数据和技术支持。5、提供文章推送、知识检索、公开课、病友交流群功能,增加医患沟通方式,加强医患沟通构建和谐医患关系。附图说明图1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APP导航页示意图;图2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APP症状测试页面示意图;图3为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APP患者管理页面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将对本专利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专利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专利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专利技术保护的范围。本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监测平台,包括以下模块。患者模块:包括患者信息管理单元,用于患者注册个人身份信息并上传就诊信息、门诊病历、用药情况等信息;患者监测单元,用于患者完成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可视化量表评估;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接收医生出具的方案,提醒患者及时复诊、按时用药,提醒患者按时进行量表评估。医生模块:包括医生信息管理单元,用于医生注册个人身份信息;信息读取单元,用于医生调取就诊患者的基本信息、诊疗信息及非运动症状可视化量表评估结果;病程监测单元,用于医生根据患者诊疗信息和量表评估结果监测患者病程,出具治疗方案或建议。信息处理模块:包括信息收集与分析单元,用于收集医生和患者信息,并对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患者推荐最合适的医院和医生;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医患双方信息的统计、记录和存储。该平台使用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的评估量表,结合患者病程记录和用药情况,将数据全部整合到程序当中,实现患者全病程的病情评估,并通过统计分析,将结果反馈给医生,帮助医生及时准确诊断。此外,该平台可实现患者的全程管理,无论患者是否一直跟随同一医生治疗,都会对患者进行标准化全病程监测。所述非运动症状包括感觉障碍(嗅觉障碍与疼痛)、睡眠障碍、神经精神障碍与自主神经功能障碍等。由于该平台整合了患者的数据,医生可根据权限不同,获取相应组别患者的临床数据,利用大数据平台为临床科研服务。在一优选实施例中,所述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可视化量表为配合视频、图片、语音讲解的交互性量表。将目前现有国际通用的文字版(纸质版)帕金森病测评量表转化为配合视频、图片、语音讲解的交互性量表。如UPDRSpartI1.3抑郁状态的测评,配有视频讲解,帮助患者判断自己是否有相关症状,症状发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n患者模块:包括患者信息管理单元,用于患者注册个人身份信息并上传就诊信息、门诊病历、用药情况等信息;患者监测单元,用于患者完成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可视化量表评估;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接收医生出具的方案,提醒患者及时复诊、按时用药,提醒患者按时进行量表评估;/n医生模块:包括医生信息管理单元,用于医生注册个人身份信息;信息读取单元,用于医生调取就诊患者的基本信息、诊疗信息及非运动症状可视化量表评估结果;病程监测单元,用于医生根据患者诊疗信息和量表评估结果监测患者病程,出具治疗方案或建议;/n信息处理模块:包括信息收集与分析单元,用于收集医生和患者信息,并对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患者推荐最合适的医院和医生;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医患双方信息的统计、记录和存储。/n

【技术特征摘要】
1.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包括以下模块:
患者模块:包括患者信息管理单元,用于患者注册个人身份信息并上传就诊信息、门诊病历、用药情况等信息;患者监测单元,用于患者完成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可视化量表评估;信息显示单元,用于接收医生出具的方案,提醒患者及时复诊、按时用药,提醒患者按时进行量表评估;
医生模块:包括医生信息管理单元,用于医生注册个人身份信息;信息读取单元,用于医生调取就诊患者的基本信息、诊疗信息及非运动症状可视化量表评估结果;病程监测单元,用于医生根据患者诊疗信息和量表评估结果监测患者病程,出具治疗方案或建议;
信息处理模块:包括信息收集与分析单元,用于收集医生和患者信息,并对患者信息进行统计分析,为患者推荐最合适的医院和医生;数据存储模块,用于医患双方信息的统计、记录和存储。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帕金森病非运动症状可视化量表为配合视频、图片、语音讲解的交互性量表;
所述量表为非运动症状综合量表、PD自主神经功能量表、PD感觉评价量表、PD神经精神症状量表、PD睡眠量表或PD疲劳量表的一种或多种。


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的监测平台,其特征在于,所述患者模块还包括在线问诊单元,用于患者在线咨询、问诊;所述医生模块还包括在线接诊单元,用于医生线上接诊患者;所述信息处理模块还包括费用结算单元,用于在线问诊的数据统计与费用结算。


4.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李承潜侯炳辉谢安木杨正洁徐雨苗高凡张行健程子萌徐彤刘瞻张瑞琳陈飞龙
申请(专利权)人:青岛大学附属医院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山东;37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