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9665 阅读:56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9
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数据写入模块、阈值补偿模块以及发光控制模块;阈值补偿模块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发光控制模块中的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或者,阈值补偿模块中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发光控制模块中的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阈值补偿模块的控制端和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同一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本发明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可以减少用于为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控制信号的栅极驱动电路的数量,有利于节约成本以及实现窄边框。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涉及显示
,尤其涉及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发光显示面板通常包括显示区和非显示区,显示区设置有多个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像素驱动电路用于驱动发光元件发光,以显示图像;非显示区设置有栅极驱动电路,用于为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控制信号,以使发光元件在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下逐行点亮。目前,对于有机发光显示面板而言,7T1C型像素驱动电路通常需要至少三个栅极驱动电路为其提供控制信号,如此,非显示区需要预留出三个栅极驱动电路的位置,不利于实现窄边框。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显示面板、驱动方法及显示装置,以减少栅极驱动电路的数量,降低成本,减小边框宽度。第一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数据写入模块、阈值补偿模块以及发光控制模块;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传输数据电压信号,使所述驱动晶体管根据数据信号端提供的数据电压信号产生驱动电流;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用于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差;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串联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和所述发光元件之间;其中,所述阈值补偿模块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中的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或者,所述阈值补偿模块中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中的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同一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第二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适用于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该方法包括:在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将所述数据电压信号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同时,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差;在发光阶段,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生成的驱动电流流入所述发光元件,以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其中,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和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由同一栅极驱动电路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控制,且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为第一电平时导通,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为第二电平时导通;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不同。第三方面,本专利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第一方面所述的显示面板。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显示面板,通过设置同一栅极驱动电路为阈值补偿模块和发光控制模块提供控制信号,使得无需单独为阈值补偿模块提供一个栅极驱动电路,即可减少用于为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控制信号的栅极驱动电路的总数,进而减小边框区的宽度,解决屏占比较低的问题,实现减少栅极驱动电路数量,降低成本,减小边框的效果。附图说明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元件图;图2是图1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时序图;图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结构示意图;图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5是图4所示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7是图6所示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8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栅极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10是图9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1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图;图1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13是图12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1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15是图14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1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时序图;图1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18是图17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1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0是图19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2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驱动时序图;图2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3是图22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24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5是图24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2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驱动时序图;图2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28是图27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29是图27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另一种电路元件图;图30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3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32是图30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33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驱动时序图;图34是图31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3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驱动时序图;图3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37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另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38是图36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39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驱动时序图;图40是图37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41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又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42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再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结构框图;图43是图41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44是图42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一种电路元件图;图45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的流程图;图46是本专利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显示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具体实施方式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专利技术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仅用于解释本专利技术,而非对本专利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专利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图1是现有技术提供的一种像素驱动电路的电路元件图。图2是图1所示的像素驱动电路的驱动时序图。参见图1,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110’、存储模块120’、数据写入模块130’、阈值补偿模块140’、第一初始化模块150’、第二初始化模块160’以及发光控制模块170’。用于为该像素驱动电路提供控制信号的栅极驱动电路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三栅极驱动电路。第一栅极驱动电路为第一初始化模块110’和阈值补偿模块140’提供控制信号,具体的,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第一初始化模块150’的控制端与前一级第一栅极驱动单元输出端SN-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数据写入模块、阈值补偿模块以及发光控制模块;/n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传输数据电压信号,使所述驱动晶体管根据数据信号端提供的数据电压信号产生驱动电流;/n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用于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差;/n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串联于第一电源信号端和所述发光元件之间;/n其中,所述阈值补偿模块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中的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或者,所述阈值补偿模块中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中的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同一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n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包括栅极驱动电路、像素驱动电路和发光元件;所述像素驱动电路包括:驱动晶体管、数据写入模块、阈值补偿模块以及发光控制模块;
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传输数据电压信号,使所述驱动晶体管根据数据信号端提供的数据电压信号产生驱动电流;
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用于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差;
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串联于第一电源信号端和所述发光元件之间;
其中,所述阈值补偿模块中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中的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或者,所述阈值补偿模块中晶体管为N型晶体管,所述发光控制模块中的晶体管为P型晶体管;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的控制端和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的控制端与同一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和第二发光控制单元;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和所述发光元件之间。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至多包括两个所述栅极驱动电路。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初始化模块,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至少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提供初始化电压信号。


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栅极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栅极驱动单元;
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二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以及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的控制端均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或者后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初始化模块,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初始化信号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前一级所述第二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当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时,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提供初始化电压信号;当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后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时,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所述初始化电压信号。


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初始化模块,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初始化信号端和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之间,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二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用于向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所述初始化电压信号。


7.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阻断模块,所述阻断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之间,且与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串联,所述阻断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阻断模块用于在数据写入阶段阻止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的第一电源电压信号传输至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


8.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栅极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栅极驱动单元;
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二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前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阻断模块、以及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的控制端均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或者后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初始化模块,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初始化信号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前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当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时,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提供初始化电压信号;当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后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时,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所述初始化电压信号。


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初始化模块,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初始化信号端和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之间,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二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用于向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所述初始化电压信号。


10.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栅极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栅极驱动单元;
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二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前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阻断模块的控制端、以及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的控制端均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或后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初始化模块,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初始化信号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前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所述初始化电压信号。


11.根据权利要求7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栅极驱动单元;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前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阻断模块、以及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或者后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的控制端、以及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均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初始化模块,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初始化信号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之间,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前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提供初始化电压信号。


12.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栅极驱动单元;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初始化模块,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初始化信号端和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之间,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二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用于向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所述初始化电压信号。


13.根据权利要求1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初始化模块,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初始化信号端和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之间,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用于向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所述初始化电压信号。


1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阈值补偿模块中的晶体管为半导体氧化物晶体管。


15.根据权利要求8、9、11、12、或13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中的晶体管为半导体氧化物晶体管。


1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存储模块,所述存储模块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之间,用于在发光阶段稳定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的电压。


17.一种显示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权利要求1-16任一项所述的显示面板。


18.一种显示面板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适用于权利要求1所述的显示面板,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用于输出栅极驱动信号,所述方法包括:
在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将所述数据电压信号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同时,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差;
在发光阶段,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生成的驱动电流流入所述发光元件,以驱动所述发光元件发光;
其中,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和所述发光控制模块由同一栅极驱动电路输出的栅极驱动信号控制,且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为第一电平时导通,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为第二电平时导通;所述第一电平和所述第二电平不同。


19.根据权利要求18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显示面板还包括第一初始化模块,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所述栅极驱动电路电连接;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至少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提供初始化电压信号;
所述方法还包括:
在初始化阶段,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至少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提供所述初始化电压信号。


20.根据权利要求19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包括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和第二发光控制单元;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第一电源信号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一端之间;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电连接于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和所述发光元件之间;
所述显示面板包括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和第二栅极驱动电路;所述第一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一栅极驱动单元,所述第二栅极驱动电路包括多个级联的第二栅极驱动单元;
所述数据写入模块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二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以及所述阈值补偿模块的控制端均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或者后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初始化信号端和所述驱动晶体管的第二端之间,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的控制端与前一级所述第二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当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时,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提供所述初始化电压信号;当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后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时,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用于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以及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所述初始化电压信号;
所述在初始化阶段,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至少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提供所述初始化电压信号包括:
在所述初始化阶段,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在前一级所述第二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同时,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在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向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提供所述初始化电压信号;
所述在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将所述数据电压信号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同时,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差包括:
在所述数据写入阶段,所述数据写入模块在本级所述第二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将所述数据电压信号写入所述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同时,所述阈值补偿模块在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驱动晶体管的控制端检测和自补偿所述驱动晶体管的阈值电压偏差;
所述在发光阶段,所述发光控制模块在所述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生成的驱动电流流入所述发光元件包括:
在所述发光阶段,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和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在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生成的驱动电流流入所述发光元件;或者;所述第一发光控制单元在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在后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控制所述驱动晶体管生成的驱动电流流入所述发光元件;
当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后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时,所述方法还包括:在所述初始化阶段,所述第一初始化模块在前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在后一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信号的控制下导通,向所述发光元件的阳极提供所述初始化电压信号。


21.根据权利要求20所述的驱动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发光控制单元的控制端与本级所述第一栅极驱动单元的输出端电连接;
所述像素驱动电路还包括第二初始化模块,所述第二初始化模块电连接于所述初始化信号端和所述发光元件的阳...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蒙蒙李杰良周星耀李玥匡立莲
申请(专利权)人:上海天马有机发光显示技术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上海;3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