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挠式显示装置制造方法及图纸

技术编号:25839574 阅读:34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9
一种可挠式显示装置,包括可挠面板、壳体及两个可挠支撑件。可挠面板具有弯折区。壳体配置于可挠面板且适于随着可挠面板弯折。两个可挠支撑件设置于可挠面板与壳体之间,且分别包括对应于弯折区的两个分支区及连接于两个分支区两侧且固定于壳体的两个固定区,其中两个分支区适于相对于可挠面板与壳体移动,各分支区具有间隔开的多个凸出部及位于这些凸出部之间的多个凹沟,两个分支区朝向彼此,且其中一个分支区的至少部分的这些凸出部伸入另一个分支区的至少部分的这些凹沟内。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可挠式显示装置
本专利技术是有关于一种显示装置,且特别是有关于一种可挠式显示装置。
技术介绍
随着科技进步,市面上开始发展可挠式手机等装置。为了使此类装置可以弯折,背盖可能会是两片式的设计,两片结构的交界处对应可挠面板的弯折区(折线处),以使背盖不影响面板弯折。此类的可挠面板在弯折时,可挠面板在弯折区(折线处)的背面有可能未能被背盖覆盖,这使得可挠面板在弯折区的背面不能受到保护。除此之外,由于可挠面板在弯折区的背面外露,易使落尘进入。其后展开可挠面板时,落尘可能会卡在可挠面板与背盖之间,而使可挠面板受损。
技术实现思路
本专利技术提供一种可挠式显示装置,其在可挠面板的弯折区的背面具有保护结构。本专利技术的一种可挠式显示装置,包括可挠面板、壳体及两个可挠支撑件。可挠面板具有弯折区。壳体配置于可挠面板且适于随着可挠面板弯折。两个可挠支撑件设置于可挠面板与壳体之间,且分别包括对应于弯折区的两个分支区及连接于两个分支区两侧且固定于壳体的两个固定区,其中两个分支区适于相对可挠面板与壳体移动,各分支区具有间隔开的多条凸出部及位于这些凸出部之间的多个凹沟,两个分支区朝向彼此,且其中一个分支区的至少部分的这些凸出部伸入另一个分支区的至少部分的这些凹沟内。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可挠面板弯折时,各凸出部的一末端抵接于壳体的内表面,而使凸出部弯曲。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当可挠面板弯折时,各凸出部的一末端未被壳体干涉,而使凸出部未弯折。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凸出部的长度为L毫米,可挠面板的弯折区在对折时的曲率半径为R毫米,且πR<L<πR+20毫米。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个分支区的这些凸出部中最外侧的两个凸出部的最大厚度大于其他凸出部的最大厚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个分支区的这些凸出部中最外侧的两个凸出部的最大厚度大于固定区的厚度且小于固定区与可挠面板的厚度之和。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其中一个分支区的这些凸出部中最外侧的两个凸出部的两个末端分别相连于另一个分支区的这些凸出部中最外侧的两个凸出部的两个末端。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两两相连的四个凸出部在远离两个固定区的部位的厚度大于靠近两个固定区的部位的厚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分支区的这些凸出部具有多种长度。在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上述的各分支区的这些凸出部越靠近外侧的长度越小。基于上述,本专利技术的可挠式显示装置的两个可挠支撑件设置于可挠面板与壳体之间,且分别包括对应于弯折区且朝向彼此的两个分支区。各分支区具有间隔开来的这些凸出部及位于这些凸出部之间的这些凹沟,其中一个分支区的至少部分的这些凸出部伸入另一个分支区的至少部分的这些凹沟内。当可挠式显示装置弯折时,两个可挠支撑件的两个分支区位于可挠面板的弯折区的背面,以提供支撑与保护。此外,可挠支撑件借助凸出部伸入凹槽内的凹凸设计,以使凸出部在移动或变形时能够沿着凹槽的边缘移动或变形,较不易移动到其他位置(例如弯折区以外的位置),以确保在可挠面板弯折时能够对弯折区提供良好的支撑与保护性。附图说明图1A至图1C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挠式显示装置的弯折过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D是图1A的可挠式显示装置的两个可挠支撑件的俯视示意图。图2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挠式显示装置在弯折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3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两个可挠支撑件的俯视示意图。图3B是沿着图3A的A-A’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3C是沿着图3A的B-B’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3D是应用图3A的可挠支撑件的可挠式显示装置在弯折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4A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两个可挠支撑件的俯视示意图。图4B是沿着图4A的C-C’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4C是沿着图4A的D-D’线段的剖面示意图。图4D是应用图4A的可挠支撑件的可挠式显示装置在弯折时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5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一种两个可挠支撑件的俯视示意图。附图标记列表L:长度R:曲率半径T1、T2:最大厚度T3、T4、T5、T6:厚度100、100’、100a:可挠式显示装置110:可挠面板112:弯折区120:壳体130:可挠支撑件132、132a、132b、132c:分支区133、133a、133b、133c、133d、133e:凸出部134、134a:末端135:凹沟136:固定区140、142:黏着层具体实施方式图1A至图1C是依照本专利技术的一实施例的一种可挠式显示装置的弯折过程的局部剖面示意图。图1D是图1A的可挠式显示装置的两个可挠支撑件的俯视示意图。请参阅图1A至图1D,本实施例的可挠式显示装置100包括可挠面板110、壳体120及两个可挠支撑件130。可挠面板110具有弯折区112。壳体120配置于可挠面板110的背面且适于随着可挠面板110弯折。壳体120例如是本身具有可挠性的壳体120,在其他未绘示的实施例中,壳体120也可以在对应弯折区112的部位呈现可变形的网状结构。又或者,壳体120也可以是分离的两个硬壳或两个软壳。两个可挠支撑件130设置于可挠面板110与壳体120之间。可挠支撑件130的材料可以是橡胶、硅胶、编织布或是塑料等,但不以此为限制。可挠支撑件130分别包括对应于弯折区112且朝向彼此的两个分支区132及连接于两个分支区132两侧且固定于壳体120的两个固定区136。两个固定区136例如是以黏着层140固定于壳体120。在本实施例中,两个分支区132适于相对于可挠面板110与壳体120而被移动。因此,当可挠式显示装置100弯折时,两个可挠支撑件130的两个分支区132位于可挠面板110的弯折区112的背面,以提供支撑与保护。如图1D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各分支区132具有间隔开来的多条凸出部133及位于这些凸出部133之间的多个凹沟135。其中一个分支区132的至少部分的这些凸出部133伸入另一个分支区132的至少部分的这些凹沟135内。当可挠面板110尚未弯折时,两个可挠支撑件130的这些凸出部133分别伸入对应的这些凹沟135内,而位于同一平面。如图1C所示,在本实施例中,当可挠面板110弯折时,可挠支撑件130的凸出部133的末端134抵接于壳体120的内表面,而使凸出部133弯曲。如此一来,这些凸出部133会包覆可挠面板110的弯折区112的背面,以在可挠面板110时对弯折区112的背面提供保护与支撑。当然,可挠面板110弯折时,凸出部133的弯折形式不限于此。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中,可挠支撑件130借助凸出部133伸入凹槽内的凹凸设计以使凸出部133在移动或变形时能够沿着凹槽的边缘移动或变形,较不易往图1D的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可挠式显示装置,包括:/n可挠面板,具有弯折区;/n壳体,配置于该可挠面板且适于随着该可挠面板弯折;以及/n两个可挠支撑件,设置于该可挠面板与该壳体之间,且分别包括对应于该弯折区的两个分支区及连接于所述两个分支区两侧且固定于该壳体的两个固定区,其中所述两个分支区适于相对于该可挠面板与该壳体移动,各所述分支区具有间隔开的多个凸出部及位于所述多个凸出部之间的多个凹沟,所述两个分支区朝向彼此,且其中一个该分支区的至少部分的所述多个凸出部伸入另一个该分支区的至少部分的所述多个凹沟内。/n

【技术特征摘要】
20200326 TW 109110260;20190726 US 62/878,8571.一种可挠式显示装置,包括:
可挠面板,具有弯折区;
壳体,配置于该可挠面板且适于随着该可挠面板弯折;以及
两个可挠支撑件,设置于该可挠面板与该壳体之间,且分别包括对应于该弯折区的两个分支区及连接于所述两个分支区两侧且固定于该壳体的两个固定区,其中所述两个分支区适于相对于该可挠面板与该壳体移动,各所述分支区具有间隔开的多个凸出部及位于所述多个凸出部之间的多个凹沟,所述两个分支区朝向彼此,且其中一个该分支区的至少部分的所述多个凸出部伸入另一个该分支区的至少部分的所述多个凹沟内。


2.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显示装置,其中当该可挠面板弯折时,各所述凸出部的一末端抵接于该壳体的内表面,而使该凸出部弯曲。


3.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显示装置,其中当该可挠面板弯折时,各所述凸出部的一末端未被该壳体干涉,而使该凸出部未弯折。


4.如权利要求1所述的可挠式显示装置,其中各所...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玟婷刘品妙柯聪盈
申请(专利权)人:友达光电股份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中国台湾;71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