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本申请涉及图像处理技术,具体涉及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
技术介绍
在医学上,多数医生根据自身的经验,对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ComputedTomography)图像中患者的病变区域或位置进行识别。考虑到针对病变区域的CT图像可能会随着拍摄或扫描时间、和/或角度的不同产生些许的差异。例如,针对同一患者的同一患病部位拍摄的静脉期CT图像和动脉期CT图像。结合多期或多角度的CT图像往往会产生更多的临床信息,可以帮助医生做出更准确的诊断。如果存在有一种能够可基于针对同一患者的同一患病部位拍摄或扫描时间不同、和/或拍摄或扫描角度不同而得到的两幅CT图像自动且准确地识别出CT图像中病变区域所处位置的方案,是必会为医生对病患的确诊提供了有效的帮助。
技术实现思路
为解决现有存在的技术问题,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设备及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本申请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是这样实现的:本申请实施例提供一种图像处理方法,所述方法包括:获得第一 ...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n获得第一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和第二CT图像,其中,第一CT图像和第二CT图像均包括待识别目标区域;第一CT图像、第二CT图像为在所述待识别目标的不同观察期而得到的图像、或是针对所述待识别目标的不同观察角度而得到的图像;/n将所述第一CT图像和第二CT图像输入至识别模型;/n由识别模型对第一CT图像和第二CT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表征为对所述待识别目标区域在第一CT图像和/或第二CT图像的位置的识别结果;/n其中,所述处理结果至少依据由所述识别模型获得的第一CT图像的第一特征图像、第二CT图像的第二特 ...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图像处理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方法包括:
获得第一电子计算机断层扫描CT图像和第二CT图像,其中,第一CT图像和第二CT图像均包括待识别目标区域;第一CT图像、第二CT图像为在所述待识别目标的不同观察期而得到的图像、或是针对所述待识别目标的不同观察角度而得到的图像;
将所述第一CT图像和第二CT图像输入至识别模型;
由识别模型对第一CT图像和第二CT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所述处理结果表征为对所述待识别目标区域在第一CT图像和/或第二CT图像的位置的识别结果;
其中,所述处理结果至少依据由所述识别模型获得的第一CT图像的第一特征图像、第二CT图像的第二特征图像、以及两个CT图像的融合特征图像而得到。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由识别模型对第一CT图像和第二CT图像进行处理,得到处理结果,包括:
获得第一CT图像的第一特征图像、及第二CT图像的第二特征图像;
基于第一特征图像和第二特征图像,获得融合特征图像;
基于第一特征图像和融合特征图像,获得第一权重参数;
基于第二特征图像和融合特征图像,获得第二权重参数;
基于第一特征图像及第一权重参数、和第二特征图像及第二权重参数,得到所述处理结果。
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特征图像和融合特征图像,获得第一权重参数;所述基于第二特征图像和融合特征图像,获得第二权重参数,包括:
将第一特征图像和融合特征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第一融合图像;
将第二特征图像和融合特征图像进行融合,得到第二融合图像;
分别将第一融合图像、第二融合图像进行至少两次卷积操作;
利用激励函数分别对第一融合图像、第二融合图像进行至少两次卷积操作的操作结果进行激励,得到第一权重参数、第二权重参数。
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获得第一CT图像的第一特征图像及第二CT图像的第二特征图像,包括:
至少对第一CT图像和第二CT图像分别进行至少两次卷积操作;每次卷积操作均得到相应CT图像的特征图;
至少分别对第一CT图像、第二CT图像进行其中一次卷积操作得到的特征图进行至少一次反卷积操作,得到所述第一特征图像、所述第二特征图像。
5.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基于第一特征图像和第二特征图像,获得融...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耀,田疆,张杨,贺志强,
申请(专利权)人:联想北京有限公司,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北京;11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