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 首页 > 专利查询>吉林大学专利>正文

一种基于G-W距离的蚁群图形匹配方法组成比例

技术编号:25838639 阅读:51 留言:0更新日期:2020-10-02 14:18
本发明专利技术涉及一种基于G‑W距离的蚁群图形匹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对待匹配图形进行特征点的选取;通过特征点的采样信息数据生成G‑W距离下的H矩阵;对特征点间G‑W距离最小差异度建立二次凸优化模型,并结合蚁群提出模型的假设;规定蚁群在G‑W距离最小差异度寻优过程中的物理约束条件,使其满足一一对应匹配原则;累计蚂蚁所遍历城市节点间的距离;对G‑W距离下的二次凸优化问题寻优,求得最短路径以及该路径上的城市节点;将最短路径定义为两流形曲面间的整体差异度,利用最短路径上城市节点与特征点序列号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特征点间的匹配关系,完成图形匹配。本发明专利技术是最接近真实理论的最优解,克服了传统的数值迭代寻优对初始解的依赖性。

【技术实现步骤摘要】
一种基于G-W距离的蚁群图形匹配方法
本专利技术属于图像处理
,具体的说是一种基于G-W距离的蚁群图形匹配方法,涉及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
技术介绍
图形匹配一直都是计算机图形学、计算机视觉、机器人学等方面领域的热点问题。目前研究三维图形匹配的方法主要有骨架匹配方法、稀疏化匹配方法、数值迭代收敛匹配方法、几何距离优化匹配方法,这些方法的提出促进了图形匹配技术的应用发展,提升了图形匹配的实际应用价值。例如,使用机器人创建地图时需要多个机器人共同收集信息,最后将每个机器人收集的子地图合成为一个公共地图,这是一个庞大而复杂的工作。此过程中,需要使用路标匹配的方法实现多个地图的融合,因此一旦任何路标匹配错误会对地图的精度造成很大的影响。因此研究图形匹配具有现实意义。非刚性图形匹配,即针对发生拓扑结构改变的图形匹配,目前解决该匹配问题的方法有很多种。其中,基于几何距离优化匹配方法,采用扰动分析方法得到同一拓扑空间中流形曲面对Laplace-Beltrami特征函数的反馈值,结合变量优化和加权的方法实现图形匹配。基于几何距离优化本文档来自技高网...

【技术保护点】
1.一种基于G-W距离的蚁群图形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两个待匹配图形进行匹配,包括以下步骤:/n对待匹配图形进行特征点的选取,所述待匹配图形为3D非刚性变换图形;/n通过所述特征点的采样信息数据生成G-W距离下的H矩阵;/n对特征点间G-W距离最小差异度建立二次凸优化模型,并结合蚁群提出模型的假设;/n规定蚁群在G-W距离最小差异度寻优过程中的物理约束条件,使其满足一一对应匹配原则;/n累计蚂蚁所遍历城市节点间的距离;/n对G-W距离下的二次凸优化问题寻优,求得最短路径以及该路径上的城市节点;/n将所述最短路径定义为两流形曲面间的整体差异度,利用最短路径上城市节点与特征点序列号之间的关系...

【技术特征摘要】
1.一种基于G-W距离的蚁群图形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用于对两个待匹配图形进行匹配,包括以下步骤:
对待匹配图形进行特征点的选取,所述待匹配图形为3D非刚性变换图形;
通过所述特征点的采样信息数据生成G-W距离下的H矩阵;
对特征点间G-W距离最小差异度建立二次凸优化模型,并结合蚁群提出模型的假设;
规定蚁群在G-W距离最小差异度寻优过程中的物理约束条件,使其满足一一对应匹配原则;
累计蚂蚁所遍历城市节点间的距离;
对G-W距离下的二次凸优化问题寻优,求得最短路径以及该路径上的城市节点;
将所述最短路径定义为两流形曲面间的整体差异度,利用最短路径上城市节点与特征点序列号之间的关系,计算出特征点间的匹配关系,完成图形匹配。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W距离的蚁群图形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对待匹配图形进行特征点的选取,包括以下步骤:
在给定时刻t下,计算三角网格上待匹配图形所有顶点的HKS值;
提取满足kt(x,x)>kt(xi,xi)的特征点x放入点集A中,其中kt(x,x)是采样点x在t时刻下的HKS值,采样点xi在t时刻下的HKS值kt(xi,xi)设置为阈值;
在点集A中选出HKS值最大的点v1放入点集B中;
计算v1与其他顶点的距离,选出距离最远的顶点v2放入点集B中;
选取出满足与点集B中的点最小距离最大化的下一个特征点,即满足:



其中d是度量,集合V是三角网格下待匹配图形的所有顶点;
按照上述过程依次选出特征点,直到满足所需的采样个数,记为集合C;
将集合C中的特征点按平均测地距排于前面,集合V\C中的特征点按平均测地距排于后面,删去与其测地距小于初始间隔的特征点,按序在剩下的特征点中选取下一个特征点,并设置最终特征点的个数不小于初始特征点个数的一半。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W距离的蚁群图形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通过所述特征点的采样信息数据生成G-W距离下的H矩阵,包括以下步骤:
根据所述特征点,得到两个待匹配图形特征点的点集{Xi}、{Yi},i=1,2,3,..,m,m∈Z+,m表示两待匹配图形采样点的个数;
基于特征点测地距信息分别计算点集自身的距离矩阵(xij)m×m、(ykl)m×m,计算公式为:
xij=|Xi-Xj|,ykl=|Yk-Yl|,其中i、j、k、l=1,2,3,...,m,m∈Z+(2)其中,Xi,Xj分别为点集{Xi}中第i个采样点和第j个采样点对应的测地距值,Yk,Yl分别为点集{Yi}中第k个采样点和第l个采样点对应的测地距值,Z+表示正整数;
由流形曲面X与Y的特征点集自身的距离,使用Hij=xijI-(ykl)m×m生成H矩阵,即生成G-W距离下的含有四元关系元素的H矩阵:



其中Γ(xi,xj,yk,yl)=hijkl表示xi与yk匹配,xj与yl匹配时的差异度。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W距离的蚁群图形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特征点间G-W距离最小差异度建立二次凸优化模型,并结合蚁群提出模型的假设,具体为:
所述二次凸优化模型结合蚁群的第一假设为:G-W距离空间中城市的个数为m2,该模型寻优过程中最终遍历的城市个数为m,m等于两待匹配图形采样点的个数,且设置为回到起始点的遍历模型;
所述二次凸优化模型结合蚁群的第二假设为:定义出发节点p为H矩阵的行,即为一组序列数抵达节点q为H矩阵的列,即为一组序列数蚂蚁从城市节点p到城市节点q走的距离对应矩阵H中元素H(p,q),蚂蚁所经过的城市节点间的距离为dpq=H(p,q),即H矩阵中p行q列元素hijkl,表示xi与yk匹配,xj与yl匹配时的失真程度;
所述二次凸优化模型结合蚁群的第三假设为:统计蚂蚁经过路径的城市节点,从2m个出发城市节点与抵达城市节点中去除m个重复节点;
针对图形匹配问题,所述基于蚁群的G-W距离寻优模型为:



其中,表示两流形曲面X和Y的最小差异度,μik表示xi与yk的联合测度,μjl表示xj与yl的联合测度,p=1时的Γ(xi,xj,yk,yl)是矩阵H中的元素,U表示测度空间。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基于G-W距离的蚁群图形匹配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规定蚁群在G-W距离最小差异度寻优过程中的物理约束条件,使其满足一一对应匹配原则,包括以下步骤:
统计蚂蚁遍历过的前n个节点放入集合S1,与m2-n个未遍历的节点放入集合S2,m等于两待匹配图形采样点的个数;
寻找既在S1已访问节点中存在匹配关系...

【专利技术属性】
技术研发人员:张洁琳张露李瑛
申请(专利权)人:吉林大学
类型:发明
国别省市:吉林;22

网友询问留言 已有0条评论
  • 还没有人留言评论。发表了对其他浏览者有用的留言会获得科技券。

1